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五代南唐词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在皇位十
五年,875 年南唐被宋灭掉,李煜被俘,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工诗文,
善书画,通音律,尤工词。其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可分为前后期。前期多写
宫廷声色之乐,风格靡丽;后期因由帝王沦落成囚,多亡国之痛、伤今忆昔
之作,代表作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等。其词突破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将词的境界向前拓宽了一步,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云)。

(周焕义)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作。约成于作者
被俘后的第三年(978)。词描了江山易色、人楼凄寒的囚徒生涯,抒发了一
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愁。前半部分责怨春花秋月之美景“何时了”,表达了
作者满怀的哀怨和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叹。后半部分写江山依旧,人事却已非,
只留下无尽的哀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哀愁的
无休无尽,使全词有不尽之意。词用白描手法、浅近的语言,把作者痛苦的
内心写得低回婉转,感人至深,是宋代词艺达到新高度的重要标志之作。“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周焕义)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作。写于汴京囚居中。
忆旧感怀之作。上片写春暮苦雨,惊破梦中旧欢;五更衾寒,倍感身世凄凉。
下片写不敢独自凭栏远眺,旧欢如流水落红,再难追回,今昔相比如天上人
间之别。词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无限深沉的哀愁。本词语言凝炼,
含蕴丰富,同情凄婉。“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或写人生感慨,或写时光流逝,向来被传为佳句。

(周焕义)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五代南店后主李煜作。又名《乌夜啼》、
《秋夜月》、《上西楼》。写作时代难以确定。从词情上看,似是亡国后的
作品。词写作者清秋深夜孤寂悲伤的愁绪。上片写无言登楼,见新月照寂寞
梧桐,内心更添凄凉。下片用形象的比喻,具体描述了悲愁的滋味。“剪不
断,理还乱”,将那种难以名状而又无法排解的无形愁绪,描述的贴切而又
传神。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哀愁不尽,含蕴无穷,被宋人
黄开称为词中“最凄惋”之作。

(周焕义)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
书·文苑·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
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认为指四人诗歌而言。
他们的诗文虽然还残留齐、梁以来的绮丽风气,但题材广泛、风格清峻,都
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竟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
王重描写个人生活及抒发政治感慨;杨以边塞诗取胜;卢诗文多愁苦之音,
揭露统治阶级生活的黑暗;骆诗多悲愤之作,善长骈文。陆时雍《诗镜总论》
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
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已初步扭转了文学风气,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
时期的杰出代表。

(刘旭)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八位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
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家之名最早见于明初朱右选韩
柳等人文章的《八先生文集》。明中唐顺之纂《文编》,唐宋文亦仅取八家。
稍后茅坤选辑八人之作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元时期,八大家之名尚
未定型,当时人们对其文也褒贬不一。自明以后,治古文的大都以八家为宗。
韩柳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道合一,文质并重。艺术风格上,韩雄大而
柳精悍。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后,王安石、曾巩、苏氏父
子,积极参与、推动。形成一种仿秦汉之作而又有创新的创作方法。其诗文
在旧时流行颇广,对后世诗文创作也有较大影响。

(刘旭)


《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清代孙诛编选。孙诛,字临西,号蘅塘退士,
江苏无锡人。《唐诗三百首》共6 卷,或作8 卷。选诗310 首,后四藤吟社
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按五、七言古近合体编排。用以为家塾课
本。编者吸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
择其尤要者”,“录成一编”,“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自序》)。
因此在唐诗选本中影响较大。所选77 人中,有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
杜牧等大家之作,也有不少王、僧、歌女、无名氏等小家之作。全书选材范
围,以描写生活琐事,抒发个人情怀为主。此书刻本较多,较早见陈婉俊注、
四藤吟社本,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百首评析》,金性尧有《唐诗三百首新
注》等。

(刘旭)


《唐诗大系》唐诗选集。闻一多编选。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本名
家骅,湖北浠水人。此书不分卷。共选260 余人,1390 多首诗。按作者出生
年代先后编排。所选诗突出了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白居易、
杜牧、李商隐等人诗作。所选诗人、诗作都较具有代表性,基本反映出唐诗
创作风貌,艺术上能代表各家特色。是新时期编选的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
作者对唐诗做过长时间研究,并留下许多宝贵遗产。《唐诗大系》收入《闻
一多全集》辛集《诗选与校笺》中。1948 年开明书店出版。1956 年北京古籍
出版社刊印《诗选与校笺》单行本。

(刘旭)


《全唐诗》唐诗总集。清康熙四十四(1705)年三月至四十五(1706)
年十月,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钠、潘从律、汪士纮、徐树本、车鼎晋、
汪绎、查嗣瑮、俞梅10 人奉敕编校。此书共900 卷。目录12 卷。共计收入
唐、五代诗48900 余首,附有唐、五代词,作者2200 余人。以明胡震亨《唐
音统签》、清初季振宜《唐诗》两书为底本增订而成。包罗了唐、五代诗歌。
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本书编排先是帝王后妃之作,其次是乐府、乐
章,再后是历朝作者,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怪、
梦、判、歌等。基本按时代先后编排,并有小传,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及篇
章互见等情况,为研究唐诗提供了重要依据。今以1960 年中华书局以扬州诗
局本为据的排印本为佳。

(刘旭)


《全五代诗》五代十国诗歌总集。清代李调元编选。李调元,字羹堂、
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此书编成于乾隆
四十年(1775)至四十三年(1778)。原作90 卷。后补为100 卷。按国别编
排。计梁8 卷、唐2 卷、晋2 卷、汉2 卷、周3 卷、吴6 卷、南唐16 卷、前
蜀17 卷、后蜀4 卷、南汉1 卷、楚4 卷、吴越9 卷、闽13 卷、荆南12 卷、
北汉1 卷。部分作家有小传,并附有少量笺注。关于此书编排,《凡例》称:
“五代诗向无全本,今取昔人所附之唐末、宋初之间者,以成此书。”《全
五代诗》广采300 余种书籍中的资料,内容全面,是五代诗仅有的较好的辑
本。有乾隆《函海》本,道光、光绪《函海》本,《丛书集成》本。

(刘旭)


《全唐文》唐五代文总集。清董诰等编,修成于嘉庆十九年(1814),
收唐五代作家3000 余人,文18400 余篇,共1000 卷。以清廷内府所藏钞本
《唐文》160 册为底本,并采辑《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史子杂家等书及金石碑板而成。《全唐文》
在体例上以文从人,各家名下再按照《文苑英华》的文体分类编排。其总编
次为“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
其十国主附五代后;至于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每人之下均
附有简明的作者小传,略叙里居、科第及历官始末。次序按时代先后排列,
已登第者以登第之年为主,未登第及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