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晓敏)


《金瓶梅》长篇小说。明兰陵笑笑生作,其生平、真实姓名不详。本书
大约作于明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年(1568~1602)。全书一百回。这部书是
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发展而来的,把原来的三回扩大为一百回,
变成以写恶霸、官僚、豪富西门庆荒淫无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这部小说暴
露了明代社会的黑暗和官商恶霸的残暴荒淫。它是我国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
活为题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故事情
节曲折;语言流畅,对后世小说创作,如《红楼梦》,深有影响。但有许多
自然主义倾向,对靡烂的生活不加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去描写,为后来的
淫秽小说开了先例。

(刘晓敏)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又号天池山人。浙江山阴(今绍
兴)人,明代著名的作家、画家、书法家。他天才超逸而科举屡试不中,性
格豪放,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壮年曾在浙江总督胡宗宪幕下当书记,
参加抗倭斗争,后胡犯罪被杀,他也潦倒终身。他与李卓吾都是晚明进步思
想的前驱,平生痛恨富豪权贵及世俗文士,境遇坎坷,终不得志。他具有多
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早年所著《南词叙录》,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南
戏的专著,保存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他的剧作的主要思想特色是愤世嫉俗,
《四声猿》是他的代表作。他是明代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作品的浪漫主义
精神大大冲击了当时戏曲创作上陈陈相因的陋习,对后来戏剧作家汤显祖有
较大影响。

(胡佩明陶锡林)


《四声猿》杂剧。徐渭作。是四部杂剧的总称。《狂鼓吏渔阳三弄》写
祢衡被曹操杀害后,阴魂不服,面对曹操的亡魂再次击鼓骂曹,历数曹操全
部罪恶的故事,实际上是借古讽今;《玉禅师翠乡一梦》本民间传说“月明
和尚度柳翠”的故事。写玉通和尚两次轮回,从僧到俗,从男到女,情节曲
折;《雌木兰代父从军》本北朝乐府《木兰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
军、建功立业的故事,但增添了嫁王郎的情节;《女状元辞凰得凤》写五代
时才女黄崇嘏女扮男装应科举、中状元,并因而得婿的故事。语言清新活泼,
流畅优美,感情饱满,机趣横生。人物性格鲜明,充满愤世疾俗的狂放精神。
作品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给后世戏剧家汤显祖以积极影响。

(申海田)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晚号若士。临
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居处曰玉茗堂。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万
历十一年(1583 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主事。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抨
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迁浙江遂昌县知县。在任期间因压抑豪强,
打击邪恶,遭到弹劾,愤而辞职,遂隐居故里,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
高攀龙、邹元标为好友。其诗、文、词、曲,造诣俱深,但其主要成就在戏
剧,所作《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
梦”。其中《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后来模仿者多,形
成了“临川派”。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影响。

(洪泽)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你《还魂记》、《还魂梦》、《牡
丹亭梦》。传奇剧本。明汤显祖的代表作,写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
共五十六出。刊本极多,今传有明万历刻本、明金陵唐氏刻本《新刻牡丹亭
还魂记》等。全剧写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聘请塾师教女丽娘读经书,丽娘感
到封建礼法的约束,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游园散闷,疲倦小睡,梦中与书
生柳梦梅相爱,醒后相思,自画小像,成疾而死,葬于梅下。三年后,果有
柳梦梅到南安养病,拾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朝夕对画呼唤,丽娘鬼魂
与柳相见,并复生与柳结为夫妇。最后以柳中状元、丽娘也得到封赠为结。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体现了晚明在资本主义萌芽
和思想革新运动浪潮的冲击下,青年一代对自由、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
歌颂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作品构思独特,情节离奇,具有浓郁的浪
漫主义色彩,语言典雅清丽,主要人物个性鲜明。成为我国戏曲史上一部浪
漫主义杰作,对后来的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

(洪泽)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明代著名散文家。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称“三袁”,创“公安派”。
十六岁即组织文学社团,为领袖。万历二十年(1592 年)进士,历任吴县令、
国学助教、吏部郎中等职。后弃官隐居,专事文学著作。与当时进步思想家
李贽有密切交往,受其影响较深。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非常不满,高举反
复古旗帜,以“扫时文之陋习”为己任,坚持文学必随时顺势,不应厚古薄
今。在创作上反对模拟、蹈袭、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并付诸创作
实践。散文、小品如游记、书信、随笔等,皆清新洒脱,游记尤为突出,如
《初至西湖记》、《满井游记》等,文笔秀逸,独具一格。此外,他还打破
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对小说、戏曲和民歌给予很高评价。

(洪泽)


《满井游记》散文。明袁宏道作。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春,作者
游满井,写成此文。王恩任《游满井记》载:旧京“安定门外五里有满井”,
“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其四周景色秀美,是当时游
春胜地。作品先写燕地的寒厉和局促一室的惆怅。然后描绘满井一带春光乍
露,万物蒙苏的景象,流露着寻梦的喜悦心情。结尾略发议论:“夫能不以
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作者以位卑职闲为幸慰,
其中隐寓着对官场、尘俗的厌恶之情。文中运用比拟状景,情新、生动。写
春波“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写春山“如倩女之靧而髻鬟之始
惊”,既构成明媚和谐的画境,又包含着隽永的抒情意味。全文语言节奏轻
快、流转。于留恋风物之外,寓寄着感慨,是一篇声情具妙、清丽可诵的山
水小品。

(洪泽)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子犹、龙子犹、顾曲散
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著名小说家。兄梦桂,为
名画家,弟梦熊,为名诗人,在当时文苑号称“吴下三冯”。崇祯三年(1630
年)五十七岁时才举贡生,做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至十一年,任福建寿宁
知县,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六十五岁离任回苏州,继续编写通俗文学。
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登位时,又出而任职,参加抗清活动,并写《中兴纪略》,
期望明王朝复兴。唐王被清兵推翻后回苏州,于顺治三年(1646 年)忧愤而
死。又一说在福州殉难。毕生从事小说、戏曲和民歌等通俗文学的搜集和整
理工作。辑有著名的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世称“三言”并改编过《新列国志》、《平妖传》等长篇小说;还编有民歌
集《桂枝儿》、《山歌》和散曲集《太霞新奏》等。又修汤显祖、李玉等传
奇剧本多种,汇编为《墨憨斋定本传奇》。创作有传奇《双雄记》。

(洪泽)


《三言》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之总称。明冯梦龙编撰。共收作品一百二十篇,包括明人拟话
本七八十篇,其余为宋元话本,亦有一部分为冯梦龙自己的作品。是我国古
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
程上由口头艺术转为书面文学的第一座丰碑。作品主要表现城市市民的思想
情趣,其中最精采、最值得注意的篇章,往往是关于青年男女爱情、婚姻题
材的作品,赞颂男女之间的真情,和对这种真情的压制、破坏乃至毁灭的揭
露和鞭笞。“三言”中不少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封建官
吏直至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昏庸与污秽;但也有不少封建的、落后的因素。“三
言”在历史上曾遭毁禁,可它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