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党。1928 年旅居日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
金文。抗战爆发后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
年皖南事变后,他创作历史剧,如《屈原》等,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揭露
民族败类的卖国投降政策。抗战胜利后,坚持参与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
动,有力的配合了人民解放事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
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
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曾任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一生著作丰
富,文学创作计有诗集16 部,剧本20 个、散文12 卷、小说37 篇。

(邢均荣)


《女神》诗集。郭沫若著。1921 年8 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
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集中所收诗歌,包括序诗在内共57 题。
诗集按题材、体裁、情调、风格不同分3 辑。这些作品,有的表现了诗人对
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的表现了诗人由现实生活所引起的焦躁;有的是对丑恶
现实的诅咒,有的则是对于自然的吟唱。最有影响的是第2 辑,收诗30 首,
其中的《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匪
徒颂》、《巨炮的教训》等是《女神》的精华和灵魂。这些作品有一股强大
的精神力量,突出地显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思想内容上,热情地歌
颂“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激进的革
命民主主义思想,同时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在艺术上,彻底摆脱了旧体格的
束缚,以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显示了大胆,独创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
集中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开创了一代诗风,为我国
新诗的发展打下了第一块坚实的奠基石。

(邢均荣)


《屈原》郭沫若于1942 年1 月写的历史剧。剧本以坚持联合抗秦路线
的屈原与郑袖、靳尚等主张投降秦国的卖国路线的激烈斗争来影射现实。楚
国三阊大夫屈原因主张对内革新政治,对外联合抗秦,得到楚怀王的信任,
后来秦国说客张仪来楚,以南后为首的卖国派与张仪勾结,以“淫乱宫廷”
罪加害屈原。怀王撤了屈原的职,将他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并废弃齐楚盟约,
依附强秦。屈原满腔忧愤,呼唤雷电化作无形的长剑,劈开比铁还坚固的黑
暗。此时,他的学生宋玉已投靠南后,侍女婵娟与宫廷卫士去解救屈原。婵
娟误饮郑袖派入送去谋害屈原的毒酒,用生命保护了屈原。卫兵放火烧了太
一庙,和屈原一同向汉北走去。全剧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愤怒谴责
了迫害进步人士,出卖祖国人民的投降主义行径,借历史讽喻现实,有重大
的政治意义。《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邢均荣)


《蔡文姬》五幕历史剧。郭沫若著。1958 年发表。作者第一次提出历
史剧可以虚构理论的一次重要艺术实践。蔡文姬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但不是
风流飘逸的贵夫人。她富有政治远见,又有爱国志士的抱负。在“归汉”的
“去”与“留”的矛盾冲突中,以报国大义为重,历尽艰难险阻回到邺下,
遇到珍惜人才的曹丞相,她如鱼得水、为汉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蔡》
剧不仅塑造了爱国诗人蔡文姬的典型形象,而巨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曹
操形象。第一次在舞台上为曹操翻案,将千百年来“乱世奸雄”的曹操写成
一个具有平民风度的贤明丞相,一个文治武功的英雄,恢复了曹操的历史真
面目。这一戏曲形象中的大突破,开拓了历史剧创作的新领域,表现了作者
惊人的胆识和超人的历史见的。褒扬了曹操统一北方,广罗人才,广开言路,
发展民族文化的贡献。反映了作者希望有更多的象蔡文姬这样聪明有才智的
人才出现,尤其希望有更多的象曹操这样重视人才会使用人才的政治家出
现。这一创新的主题,突破长期的传统观念,使传统“文姬归汉”的故事闪
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富有更强的生命力。

(邢均荣)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龙溪,
生于台湾。现代作家。1912 年任教福建省立第二师范。次年,赴缅甸仰光任
侨校教员。1917 年,赴北京入燕京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与
郑振铎等创办“文学研究会”,开始创作短篇小说,成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
重要作家。1922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同年,留学美国、英国,研
究宗教史。1925 年归国。途中赴印度研究佛学及梵文。1927 年回国后,任教
于燕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及人类学。1935 年,因
与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意见不合离去,赴香港大学任中文学院教授。同时
致力于社会文化活动,任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新文字学会
理事及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委员等职。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
日救亡运动,主持文艺界抗战协会香港分会。早期作品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但也流露出较严重的宿命论和虚无主义思想;后期作品则有更多的爱国主义
和现实主义精神。著有散文集《空山灵雨》、《落花生》。短篇小说集《缀
网劳蛛》、《危巢坠简》、《解放者》等。建国后出版有《许地山选集》。

(王军)


《落花生》散文。许地山著。发表于1922 年8 月,收入散文集《空山
灵雨》。它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件小事,兄妹几人利用屋后空地种了花
生并有了收获,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一起庆贺丰收。父亲借物喻人,希望自己
的孩子应象落花生那样具有质朴无华、不引人注目,但有益于人的优秀品质。
强调“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提倡积极进取而又平民化的精
神。《落花生》是作者最著名、最有积极意义而影响也最大的一篇散文,它
所提倡的,正是作者的自我性格写照。作品朴素无华,文字洗炼流畅而富于
理趣,情感真挚深切,极易与普通人心心相印,引起共鸣。显示出作者积极、
踏实的处世态度和朴素恬淡的艺术个性。

(王军)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许地山著于1922 年。描写一个华侨妇女尚洁
的半生经历与其处世哲学。尚洁是一个不幸而坚强、悲苦而达观的妇女形象。
她本是个童养媳,因要靠人帮助逃出婆家,不得不与之结为夫妇。但婚后却
过着一种没有爱情并受人毁谤的生活;一次,她处于怜悯,为跌伤的窃贼包
扎伤口,遭到丈夫疑忌而被刺伤并被逼出家门,剥夺了财产和孩子。经历了
三年多的孤寂、劳苦,备受内心折磨的她毫无怨言,并表示理解丈夫的要求,
又但然回到丈夫身边。她以“宗教的精神”对待一切,认为“我象蜘蛛,命
运就是我的网”。这使她性格坚韧,充满生活的勇气。她又认为“所有的网
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成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小说以闽粤何马来半
岛西部为背景,描绘了那里明媚的景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充满南国情调。
作品借女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宣扬了一种宿命论与积极人世态度相混合的人
生哲学。

(王军)


《春桃》短篇小说。许地山著。发表于1934 年《文学》第三卷。主人
公春桃在战乱中从农村流落到北平,靠拾废纸破烂为生。后来,与难友刘向
高同居,二人如同“一对小家雀”艰难地生活。几年后,春桃在街头上发现
了双腿残废沦为乞丐的丈夫李茂,便毅然将他接回家中,在经过一系列矛盾
之后,三人终于由男朋友刘向高做了“户主”,她与李茂同归夫妻。三人互
相爱护、互相尊重,从此一起生活。作者以平实恬淡的叙述笔调刻画了春桃
善良、坚强敢于蔑视世俗礼法的爽朗、直率的性格;热情赞美春桃乐观处世
的态度及劳动人民在危难中相互同情的优秀品质。主题积极,题材新颖,情
节曲折,语言洒脱俏丽。

(王军)


了西林(1893~1974)原名了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现代戏剧家。
1913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