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孙力、余小惠:都-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房,我就可以找对象了。”他甩甩手。
  “钥匙没发,房本没发,你怎么敢破门而入?”
  “早晚的事儿呗,给我爸爸分的房还能变?”
  “当然能变。这房全部分给了搬迁居民住,原分房方案已经作废了。”
  “凭什么给他们?”
  “凭国家建设的需要,凭着还有几百户居民住处没有着落。”
  “他们没着落,我还没着落呢。”
  “你现在在家里不是自己独住着一间屋吗?”
  “那太小了,才十二平方米,能结婚找对象吗?”
  “小波,你一个人住十二平方米嫌小,知不知道,我们市里还有多少群众一家三代就住在这么大的小屋里。”
  晋小波眼皮翻翻,索性靠在沙发上:“那是咱们国家太落后,看人家国外……”
  “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才需要建设,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改变这个‘落后’去为社会创造,而不是坐享其成。你说对吗?”康克俭耐心地对晋小波说。
  “那我管不着。我有条件,我就不能住十二平方米。”晋小波完全不理会康克俭的苦心。
  康克俭火了:“条件?你有什么条件?这房子就是分了也是解决你父亲的住房,不是解决你的。你要改善,凭着自己的工作到你们单位去要!”
  “向我们单位要,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现在哪个单位分房不先满足头头的需要?头头一个脑袋能住几间,还不都是给自己儿子、孙子!单位的房分给头头的儿子,我当然只好管我老子当头的东市区要房。”
  晋小波的话,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炙烤着康克俭,他心里顿时觉得火燎一样。这次分房,他本没申请,但区里由王主任主持的分房小组还是分给了他一间别人交出的房屋,这间房不同样也是为了解决他儿子将来的需要吗?他当时觉着,只要符合规定,群众没意见,就可以接受。但没想到,这种规定的本身就导致了一个社会性的恶性循环!尽管,这次为了搬迁工作,他早已把这间房交出了,然而,作为区长,对这种规定,他有着纠正、改变的责任。
  “你怎么想起昨天突然搬进来的?”
  “因为你们要让房呀,你们让给谁我不管,已经分给我家的,我得先占住,不然我家老头子一犯傻,‘风格’出去。”
  “你从哪儿听说要让房的?”
  “王占军说的,他爸告诉他的。”
  “王占军是谁?”
  “区政府办公室王主任的儿子。”
  康克俭明白了。他走到晋小波身边,拍拍小波的脑袋:“让房的决定,是你父亲为首的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昨天上午做出的决定,下午搬进来已经违反纪律了。区委这样做,是为了市政建设,也是为了改变你说的国家落后的现象。下半年,区里还要盖一批房,群众的住房,包括你的住房将来都会解决的。”
  晋小波梗着脖子不动。
  “从现在开始,一个小时,你把东西搬出去。”
  “不搬!”晋小清叫起来。
  “你敢!”康克俭脸一拉,表情严肃。
  晋小波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位对父亲一贯尊敬的区长突然翻了脸。
  “就是搬,我也没人。这些东西,我请了十几个哥们儿帮忙,我自个儿能搬吗?”
  “有人帮你,我已叫人通知派出所派民警来帮忙了。”
  “我不搬!”晋小波又吼起来。
  康克俭一拍茶几:“你敢不搬,就采取强制手段!”说罢,他扭头大步走下楼去。
  十几位民警已经由所长带领着,等候在楼下。
  康克俭吩咐所长:“你们派三四个同志挨家去说服,”然后一指楼上晋小波的房间,“其余的人先把那套房子腾出来,他敢阻挠,就采取强制手段。然后,你可以对其他仍不打算搬的住户宣布,区委书记晋波的儿子,已被强制搬出,谁想仿效就采取同样的手段。今天下午三点前,由你指挥,这几幢楼全部搬空。”
  “是。”所长回答。
  听到区长的话,一些没卸车的人,感到事情不妙,悄悄散去,接着一辆辆汽车载满家具开始向后倒去。
  办公室主任此时苦着脸走下楼来。
  “康区长,这孩子死活不搬,都是大小伙子了,骂不管用,打又打不动,您看……”
  “这么说,在规定期限内搬不出去了?”康克俭审视着王主任的脸。
  “啊?……就是……就是……难办。”王主任抱着一线希望。
  “你被撤职了。听着,从现在起,再给你一小时,如果依然照旧,我将提议党委考虑你的党籍!”
  王主任一下脸变得煞白:“怎么?”瞬间,他醒过味来,血涌上脸,涨成酱紫色,“你真敢撤我,我就去市里告你,你太独断专行了!……”
  康克俭走到自己汽车前,回过头:“你可以去告,因为你是公民,但你已经不是区政府办公室的主任了,从现在起,你无权再过问区政府的工作。”
  康克俭的车开走了。
  被免职的主任仍狼狈地呆站着,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二

  普店街的拆迁,是道路改造工程拆迁任务中最大的一项。它意味着这片几乎与这座城市一起诞生的,拥有三千多户的居民区从此在这座城市的版图内消失。取代它的将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立体交叉桥和环桥耸立的新型商业区。
  规划设计者们充分表现了自己惊人的雄心和宏大的气魄。
  而这里的居民呢?
  普店街的居民在希望中等待着搬迁动员令的下达。人们要求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远远大于对这个居住了几十年,甚至几辈子的地方的留恋。两个星期以来,各家报纸和电台、电视台集中宣传改造市里交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居民们意识到,市里交通改造和自己居住条件的改善指日可待。但对区里明文规定,此次搬迁是市政建设需要,一律按原住房间数、米数分配,又感到不满足。从“三级跳坑”式的低矮住房搬到整齐舒适的高楼单元,对普店街居民是件喜事;搬一次家不增加房间,对被缺房困扰多年的居民们又是件憾事。于是,在街里动员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寸土必争,强调困难,提出要求。
  大礼堂里,康克俭把区里对搬迁工作的安排、政策,实打实地告诉大家。人们听到为了解决普店街的搬迁,区委区政府把新盖的干部宿舍楼全部让出来的决定,深深被感动了。一位老工人当即上台表态:
  “老少爷们,政府修道,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们?咱说心里话,住这蛤蟆坑里,这罪谁都受够了。过去,咱看着对过的大楼就眼馋,有气,如今政府扒了这块地,给咱楼房住,这就是想着咱。谁要是出难题,就是昧良心,不知好歹,跟自个儿过不去。一家多一间,上千户该多多少?如今区长连自个的房子都让出来了,哪朝哪代,听说过当官的为老百姓让房的?不能光让政府想着咱们,咱们也该为政府想想。我现在明白了过去提的要求,不算数,新房给大给小,全听政府的。只要市里建设搞好了,就不愁以后没房住!……”
  有人给大爷的话鼓了掌。杨元珍在台下站起身,冲大伙说:“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咱们普店街坊的心气,也是盼着市里建设搞好,大河没水小河干,市里搞好了,将来什么好日子没有哇?咱们心齐,让市里领导瞅瞅,咱普店街的街坊们全是好样的。”
  她的话立即得到反响,又有几户人站起来表了态。搬迁,像股大潮流,千家万户都涌向大潮而来了。
  康克俭被这大潮感动了。
  多么通情达理的群众。
  他走到麦克风前:“大爷大娘,兄弟姐妹,同志们,大家住房困难这是事实,但这次,我们只能改善条件,增加不了面积。我们要一步步来。修筑二环线,是市政建设的大局,大家要服从这个大局。只要交通解决了,市政建设包括住宅建设会很快发展起来的。我这个区长是区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我向你们保证,普店街居民住房紧张问题,两年内一定得到解决。两年后的今天,哪一家还有老少三代同居一室的,就拿着我今天的保证,去区人大常委会罢我的官。”他把手中一个纸条扬了扬,“有人刚才递了个条子,反映市搬迁指挥部的领导同志借搬迁、利用职权改善住房条件。这件事,我将向上级部门反映,可以调查。但我告诉大家,这类事情是不会发生的。现在,市委、市政府已经全部冻结了市机关的新盖宿舍楼分配。无论哪一级领导,只要住在拆迁区内,就都要与群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