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 月24 日夜里,德国空军170 架轰炸机奉命对伦敦郊外的飞机工厂和油库投弹。十几架飞机奉命轰炸泰晤士河沿岸城镇罗切斯特和金斯顿的飞机制造厂,以及距伦敦约15 英里处的泰晤士黑文的巨型油罐储存设施。其中两架没有装无线电导航设备的飞机与前面的飞机失去了视觉联系,迷失了航向,
  他们肩并肩地径直往前飞,结果误入伦敦城的上空。突然,探照灯柱在空中扫来扫去,英国的防空火力网越来越密集。慌乱中,他们赶紧丢弃了炸弹,掉头夺路而逃。
  这几枚炸弹落到了市中心,古老的圣贾尔斯教堂被夷为平地,附近一个广场上的约翰·密尔顿塑像也从底座上被震下来了。一些住房被炸毁,炸死了若干平民。
  这一误投立即引起了英国的迅速反应。虽然这次轰炸明显是次意外事件,但是,丘吉尔倒情愿认为这是故意的。他认为,最能赢得美国的同情及援助的,莫过于伦敦变成废墟的景象了。
  丘吉尔下令,立即召开参谋部会议。第二天夜里,一道命令传到了皇家空军轰炸机指挥部:对柏林进行报复性攻击。
  夏季的夜空笼罩在蓝色月光下,机场上朦朦胧胧浮盖着一层薄雾。突然,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汉普登轰炸机大队的飞行员们穿着镶有羊皮边的飞行服.脚蹬运行靴,向各自的轰炸机奔去。
  一周前,这个大队的任务还只限于在德国上空撒传单,今天晚上,传单换成了炸弹,要真刀真枪地干了,这些小伙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机械帅和驾驶员握手,拍拍他们的肩头祝好运。机场上,地勤人员高声向飞行员道别,他们把大拇指翘起,祝他们胜利归来。这是英国人在这次大战中发明的礼节。照明灯亮了,两行黯淡的灯光照亮了跑道。第一架飞机启动了引擎,红灯闪烁着在跑道上缓缓滑行,只见它速度越来越快,飞行员拉起操纵杆,载着炸弹和6 名机组人员的轰炸机腾空而起。紧接着,第二架飞机,第三架飞机。。最后,81 架轰炸机全部升空。他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像一群雄鹰朝着纳粹法西斯统治的中心——柏林飞去。
  那天晚上,柏林上空乌云密布。从空中俯瞰地面目标,模模糊糊,若隐若现,大约只有半数的皇家空军轰炸机找到了目标。这次空袭给柏林造成的实际损失很小,但在柏林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柏林受到飞机轰炸还是第一次。德国人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英国人的炸弹竟会落到他们的头上。当这次战争开始时,戈林曾向他们保证不可能发生这种事。他还开玩笑说:“如果它们飞来了,你们就叫我农夫。”
  的确,戈林在柏林部署了里外两层高射炮和数以百计的探照灯。可是,那天晚上面对在厚厚的云层上飞临的英国轰炸机,他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只好瞎子打炮,乱轰一气。结果,一架飞机都没有打下来。
  英国人还扔下一些传单,上面写着:“希特勒发动的这场战争将继续下去,希特勒要打多久就打多久。”这的确是很好的宣传,但是炸弹的爆炸声则是更有力的宣传。它在德国人的心里播下了怀疑的种子。
  起初,德国人并不想以牙还牙玩这种针锋相对的游戏,也不想过份张扬。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命令报纸只用几行字报道空袭消息。柏林的大部分报纸都用同样的标题:“懦怯的英国袭击”。
  但是皇家空军自首次轰炸柏林后,只要天气许可,几乎每天晚上都攻击柏林。丘吉尔下令皇家空军继续袭击柏林,直到德国人做出反应。
  戈林曾夸下海口,绝不会有炸弹落在柏林头上,可现在柏林已接连遭到数次轰炸了。8 月28 日的夜间轰炸,第一次在德国的首都炸死了德国人。德国官方宣布,炸死了10 人,炸伤29 人。舆论哗然,大肆宣传英国飞行员野蛮地袭击柏林手无寸铁的妇孺。德国大部分报纸用的标题是“柏林上空的英
  国空中强盗”。
  戈林丢了脸。希特勒大为震怒,他命令戈林的轰炸机部队做好夜间空袭伦敦的准备。希特勒不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捍卫他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做出了这一极为愚蠢的决定。
  9 月4 日,就在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第4 次空袭之后,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的讲话不时被数千名听众——大部分是女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爆发出的笑声和歇斯底里的鼓掌声打断,尽管他是一个毫不幽默的人。
  他把丘吉尔描绘成是“一只神经质的老母鸡”,挖苦说:“丘吉尔先生正在显示他想出的新主意——夜间空袭。丘吉尔先生进行这些空袭,并不是因为这些空袭很有效,而是因为他的空军不能够在白天飞临德国上空。”
  接着,他提高嗓门威胁说:“现在我们要以夜袭来回答夜袭。当英国空军投下2000,3000 或者4000 公斤炸弹时,我们将在一夜间扔下15 万、20万、30 万或者40 万公斤炸弹。”
  德国妇女听众忘乎所以,狂热鼓掌。在她们恢复平静后,他又说:“我们将制止这些夜间空中强盗的行径,愿上帝帮助我们!”
  听到这话,年轻的德国妇女跳跃起来,挺起胸脯,高喊她们赞成。
  最后,希特勒以讽刺的口吻威胁说:“在英国,人们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一直在问:‘他为什么不来?’别着急,别着急,他就来了!他就来了!”“总有一天,我们两个国家有一个会求饶,但这决不会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这时,疯狂的妇女们从狂喊乱叫转为齐声高喊“决不是!决不是!”
  1940 年夏季全盛时期,9000 万德国人民盲目地听从他们元首的召唤。他们跟着他们的领袖希特勒走向胜利的光辉之巅,以后经历了日渐昏暗的阴影,跌入自我毁灭的深渊。对于德国人民,歌德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
  政治和军事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希特勒的头脑发涨,自信1940年夏季他就能主宰欧洲的大片土地。他的目的不是征服英国,而是要“消灭一个对德作战的基地”,因而他以为,只要在英国内部搞点小颠覆,在伦敦上空进行一些狂轰滥炸,就会摧毁英国进行抵抗的意志。如果此举成功,就无需入侵英国了。
  在希特勒的一生中,这不是第一次冒险,但却是第一次输得这么惨。
  9 月7 日下午5 时30 分,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站在法国格里斯一内兹角的一个前线观察哨上,亲自指挥对伦敦的这场战役。他圆圆的脸上放着异彩,手舞足蹈,兴奋得像个等待鞭炮点燃的农村小孩。一批又一批的德国飞机呼啸着从他头顶上飞过,向着伦敦扑去。
  300 架德国轰炸机和600 架战斗机组成的先头部队掠过狭窄的英吉利海峡,穿过万里无云的天空,飞到泰晤士河上空,向瓦尔维沿兵工厂、贝克顿地区的煤气厂、发电厂、仓库,以及几英里长的码头投掷高爆炸弹和燃烧弹。这一片立即成为火海。锡佛尔镇的居民被火包围,救援人员不得不从水路把他们撤出来。
  当德国空军对伦敦急风骤雨式的轰炸铺开时,英军参谋部官员及其顾问们正在白厅开会。他们立即离开会桌跑到窗前,向外眺望。蜂涌而至的敌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冲天大火使他们确信,希特勒已经拉开了入侵英国的序幕。
  专谋部官员们立即赶到唐宁街10 号,由丘吉尔首相主持继续开会。会上决定当天晚上发布代号为“克伦威尔”的警报。这个代号表示“入侵在即”,具体含意是:
  (1)各部队进入战斗状态;(2)军方接管民用电报电话线路;(3)联络官就位。皇家海军和空军立即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英国地方司令部很少有人知道“克伦威尔”的含义,结果造成了一些混乱。由于这一天是星期六,当“克伦威尔”代号传到各级指挥所时,大多数指挥所在位的人廖廖无几。一些夜间值勤官根本不懂“克伦威尔”是什么意思;许多毫无作战经验的下级参谋人员以为这份电报是向他们通报情况,而不是采取行动。不过,大多数人理解这表明德国入侵英国开始了。
  国民警卫队虽然不是正式收电单位,但很快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他们立即行动起来。教堂的钟声响彻长空;许多地方设置了水泥柱、钉有长的尖头钉的横木等种种路障。电话接线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