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命新的知县,组成新的权力架构。

在经过一番动作很大的变革以后,威海卫的贫穷军户,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年轻军户,都很踊跃加入虎贲军。由于虎贲军暂时还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因此,这些年轻军户,就成了建设威海卫军港的主力。每天,都有超过三千名的年轻军户,在威海卫的各个工地干活,光是工钱的开支,每天就超过一百两白银。

视察完威海卫以后,张准和张慎言一起,来到了宁海州、福山、文登、成山卫、靖海卫各地视察,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宁海州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当初设置在这里的知州,已经跟着阮大铖投降鞑子了。在虎贲军到来的时候,他被逮捕,然后宣判,以叛国罪的名义被处死。随后,虎贲军选拔了新的知州。

福山县距离登州城很近,是虎贲军重点驻扎的区域。张凌云率领的虎贲军陆军品字营,就驻扎在福山。根据形势的需要,张准将品字营的兵力,从原来的两个协,增加到三个协,总兵力大约900人。福山同样根据《均田令》的相关规定,推行了土地改革。

文登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的核心区域,到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的距离都差不多,因此,这里历来都是军营驻地。如果沿海发生战事的,驻守文登的军队,可以及时赶赴支援。以前,明军在山东有三大营,分别是即墨营、登州营、文登营,每个营的编制都是4000人左右。

虎贲军占领文登以后,驻扎在这里的,乃是杨子轩率领的鼎字营。杨子轩也是虎贲军的老人了,他带领鼎字营驻扎在这里,张准是非常放心的。成山卫和靖海卫处在山东半岛的最尖端,防守任务最艰巨。在经过短暂的考虑以后,张准决定将鼎字营的人数,增加到三个协,总兵力大约900人。

当然,按照张准的意思,虎贲军海军以后要是主动出击的,被动防守的机会越来越少。两个步兵营缓慢的增加兵力,有助于训练新兵。虎贲军扩军不是没钱没粮,也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兵不训练,渣都不如。张准宁愿部队的数量少点,也要将战斗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

在文登县,张准召集一州二县三卫的负责人,对各地的内政发展,做了一些研讨。张慎言和刘航,当然参加了这个研讨会议。在会议上,张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从现在开始,各个地区都要大力发展经济。除了文登县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有很大的海洋面积。因此,我建议,大力发展捕鱼业。各个地区都要尽可能的修建一些小型的造船厂,依靠自己的能力,建造一些渔船出海捕鱼。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要,弥补肉食的不足。一方面,是为海军培养更多的后备水手。”

张准娓娓说道。

经过数天的走访,张准发现,这片地区的军户,普遍缺乏营养。由于太过贫穷,一年到头可能都吃不到一顿肉食。长时间不吃肉,就连米饭馒头都吃不饱,营养自然跟不上去,结果导致很多军户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很难满足虎贲军的录取要求。

其实,鱼类就有很多的营养。这个年代的大海,鱼类是非常丰富的。张准随便用竹子,都能刺到鱼,更不要说驾驶渔船出海捕鱼了。以前,是因为卫所的架构不合理,军户身上的枷锁太多太重,即使捕鱼回来,劳动成果也会被大量的剥夺,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去捕鱼。现在,一切的枷锁都已经被废除,正是大力发展海洋捕鱼的好时机。

大力发展捕鱼业,还可以为虎贲军海军培养大量的水手。捕鱼的人,不可能一点水性都不会。即使不会,自己也会用心的去学。主动去学的效果,显然要比被动的强迫的去学要好得多。久而久之,捕鱼户就会成为专业的水手。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渔户都是可以临时转变为海军水手的。

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捕鱼业,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家的海洋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大海的宝藏原来也是非常丰富的。在明代,除了极少数的海商之外,没有人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一般的人,除了知道大海里有鱼之外,还有些什么,真的不太清楚了。

这个思想观念的问题,只要看看台湾岛就知道了。明朝在澎湖设置有游击将军,负责管辖澎湖地区。但是,对于台湾岛,却没有什么兴趣。当时的台湾岛,又叫做东番岛,明朝完全是不理会这个宝岛的。明朝的大部分地图,都不包括这个宝岛。所以,荷兰人才会趁机钻空子,控制了台湾岛,搞得后来郑成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将台湾岛夺回来。

山东这样三面环海的区域,你要是不大力向大海要资源,要财富,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后世的山东,提出发展蓝色经济的概念,张准认为是正确的。当陆地上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只好向大海要资源,要生存空间了。

从陆地战争理论来说,山东的确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回旋的余地很小,没有太大的战略纵深。但是,如果考虑到主动出击的话,山东就是个好地方。在陆地上,山东可以北上京师,西进中原,南下长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一刀切断大运河。在海上,可以北上辽东,东进朝鲜,东南是日本,正南是台湾。用四战之地来形容山东,绝不为过。

关键是,自身一定要发展起来。

要主动进攻,不要被动的防守。

“海洋上,要大力发展捕鱼业。那么,在陆地上,要发力发展什么?我看,除了发展种植业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工矿企业。要大力发展贸易,就要积极的开挖矿产,兴办工场。我们虎贲军需要大量的矿石,铁矿、煤矿、硫磺矿、金矿、银矿,只要是矿产,我们都需要。”

“大家都知道,在登州府的中央地区,大部分都是山区。山区要种植小麦和稻谷都比较难。但是,可以种植玉米、土豆和番薯,弥补粮食产量的不足。栖霞还要发力发展苹果种植。”

张准继续娓娓说道。

控制登州府,从军事地理上来说,张准的确是占据了很大的便宜,取得了威海卫这样的良港。比较遗憾的是,登州府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崎岖不平的山地,从北面的莱山、龙山、北曲山,到中部的岠嵎山、翠屏山、百洞山,到东南边的昆嵛山,基本没有成片的平地。但是,山地有山地的好处。好处就在于矿石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

好像铁矿石、煤矿、硫磺等,都是虎贲军急需的。尤其是硫磺,是虎贲军目前最紧缺的。硝是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搜集的,硫磺却不行,偏偏黑色火药的成分里面,硫磺是不可或缺的。在百洞山的附近,刚好有一些硫磺矿,虎贲军立刻在这里兴办的矿场。

此外,在招远,虎贲军还收获一个很大的金矿。招远的金矿,是在元朝的时候开始挖掘的,当时最高的黄金产量,达到每年一万三千多两。在万历初年,贪财的万历皇帝,还专门在招远派驻了矿监,监督黄金的生产。当时的黄金产量,根据账册的显示,每年依然有九千多两。

不过,按照张准对大明朝官员和太监的了解,上报九千多两,实际的产量绝对不止这个数字。即使翻两番都是有可能的。因此,虎贲军在接管招远以后,同样接管了这里的黄金生产。虎贲军驱逐了原来的工头,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推选了新的矿头,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都大大提升。

张准看过七月份的招远黄金产量报告,大约有八百三十两左右。由于明末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黄金的价值,逐渐高涨,眼下一两的黄金,可以兑换十五两左右的白银。八百多两的黄金,就是一万两白银。

对于开销庞大的虎贲军来说,一万两白银的确不怎么显眼。不过,对于登州府的经济发展,却很有好处。因为,招远出产的黄金,张准是分文不取的,全部都划入登州府的发展资金,交给张慎言来处理。他相信以张慎言的操守,每一两的金子,都是可以用到实处的。

张准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在文登和各个地区的负责人,仔细的探讨各个区域的发展。来自四百年后的他,知道的很多经济理论,都是在场的各个地区负责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或许有些理论,大家暂时还无法理解,但是,只要照着去做,慢慢的就会明白其中的深意。

对于这一点,张慎言和刘航都是很有感觉的。张准提出的建议,在莱州府已经得到很好的落实。登州府有样学样,应该很快就发展起来。只要登州府发展起来,虎贲军的实力,就更加的强大了。

“大人,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