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闽江航道的通航能力,重新规划的马尾造船厂将以建造10000吨排量以下的中小型船舶为主,根据改造计划将把原有的两座泥船台和一座木质船台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固船台,原有的两座一千五百吨级的泥船坞改建为两座3000吨级的钢砼结构船坞,木质船台将改造成一座5000吨级的永固船台。另一方面船厂大批的设施已经老旧,需要更换。

林铄决定对马尾船厂进行改造和更新的主要设备都由国内工厂进行仿制,虽然自造设备要比从国外进口要多花三十多万元,而且对船厂改造的工期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林铄认为这笔花费还是合算。这样做第一使得国内拥有了重型机械的制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出大批的技术工人。

为了保证马尾船厂的钢铁需求,就有必要对大田和漳平等地的铁矿进行开采,这又需要修建一条铁路将福州、三明、龙岩。漳平等铁矿连接起来。

福建是多山地区,交通多有不便,修建铁路的难度不小,还好,现在大清国对于工商投资一直持鼓励姿态,由林铄出面,在福建绅商和一部分华侨的努力下,民间各界共集资800多万银元,成立福建铁路公司。

为了管理铁路资金,又特别成立了福建兴业银行。

根据勘测结果,福建铁路建造方案和路线基本和后世相吻合,铁路线路沿主要的河道依山而建,虽然路程稍远,但确实降低了施工难度。

1907年5月,福建铁路终福州至南平段和厦门至漳平段分别开始开工修建,虽然各西方列强一直在觊觎中国的铁路权益,但相互牵制,而且民间自行筹资修建铁路的呼声渐渐高涨,清政府终于批准各省开始自行筹资修建铁路。

第一章清末 二四、开拓西北

北风在呼呼地刮过,吹得身上的衣衫猎猎作响。

远处起伏的山峦还残留着一些白色,苍莽的大地上点缀着一些稀疏的树林,干枯的枝杈顽强地挺立着。与江南秀美的景色绝不相同,略带灰暗的大地给初次见到这一切的人一种广袤和苍凉的震撼。

光绪三十三年初春时节,宣化府庞家堡铁矿。

春日的阳光照在矿区旁边一大片新辟的操场,一千多号穿着栋军深蓝色军服的青壮分成八个方队在从栋军抽调而来的老兵带领下,正在紧张地操练。

“左右左、左右左!”

随着队官们的口令,经过冬季两个多月的训练,这些原本农民出身的矿工和铁路工人迈着正步,队列的行进已经有模有样,除了缺少一种肃杀的气息,的确比绿营和那些旗兵们要强了许多。那些手持军棍的老兵站在一旁,虎视耽耽地盯着队列中的这些“生瓜蛋子”们,见到有谁的动作不够标准或是出错了脚步,他们手中红黑相间的军棍不由分说,就会立刻招呼上去。

在袁世凯的保荐下,林铄已经升任全国铁路帮办,在唐绍仪手下做事,主要负责京张铁路的资金调度。

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已经修到了宣化府,林铄借着这个时机投资兴建的龙烟铁矿和宣化炼铁厂也开始动工。和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京张铁路数万民工被组织了起来,而且朝廷已经批准铁路延长至包头。

冬季铁路停工后,大部分民工都已经放假,而数千名从中挑选出来的青壮被组织起来在数个聚居点进行军事训练。

每月三两银子的例钱并且还管吃住,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为了这些银子,这些原来的农民们在咬呀忍受着老兵们的折磨。还好,难熬的日子就要过去,随着天气变暖,大家又要回到铁路或着矿山。

栋军营务总办黎承恩带着带着数名亲兵,远远地看着这支“民兵”的操练,这些人的总体表现还算让这位老行武感到比较满意。过了一会儿,他点点头对身旁陪着的郑以经说道:“少爷吩咐尽可能地动员一部分受过训练的民工随招收的难民一起去蒙古,蒙地并不安靖,科布多将军手下那些驻防卡伦的蒙兵根本指望不上,我们要有自己的武装来保护各垦区的自身安全。”

郑以经说道:“大约有一千五百多人报名愿去蒙地,毕竟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六块大洋的饷银,我只是奇怪花费那么多钱安顿难民到蒙地屯垦究竟值不值?”

黎承恩瞪了一眼郑以金,“值不值是少爷的事,你只管把事情做好就成,再胡乱说话当心我割下你的舌头!”

郑以经收住笑脸,“是,保证这事做得让少爷满意!”

自庚子年后,满清政府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边疆危机,不得不废除关外的移民禁令,开始实行“移民实边”政策,鼓励内地失去土地的流民去关外垦殖,光绪二十八年,又宣布蒙地开禁,在绥远城设立垦务局主持蒙地的土地招垦及清丈。

林铄将目光放到了河套。

西二盟各部王公早就眼红招垦所收到的“押荒银”,林铄借所控制的旅蒙商号天义源向绥远将军联魁询问在蒙地的招垦事宜,这位正为没有银子而发愁的满州将军在收到五万两的“押荒银”后就将此事一口就应承下来。

大批的内地流民以招工的形势有组织地被安排在黄河两岸,一开始的规模并不算大,每年约有不到一万的难民被安排进入蒙地。

林铄采取的是类似后世军垦的军事化管理方式,设立五原、包头和定远营三个垦务局,分别主管各大垦区。招收的民工经造册后分发至各屯垦点,每人每月发给4元薪资,粮食和必要的生活资料由垦区统一配给,但生产资料却属于垦务局所有。

最初招收移民的工作相当困难,有时各垦务局不得不采取一些欺骗和强迫和手段,而且林铄每年要投入五、六十万银元以补贴各垦局收入的不足。但三年之后,各垦务局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许多北方穷苦的百姓也知道了蒙地这个还能让人吃上饱饭的地方。

清末各地灾害不断,能吃上一顿饱饭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都成了一种奢望。

蒙地垦区的传说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就象一座天堂。

虽然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人很难抛舍故土,但在生计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涌向蒙地,1907年春,绥西各垦区就已经招收到了近两万户流民。

联魁因招垦有功,受到朝廷的特旨褒奖。

借助屯垦,林铄控制的天义源商号渐渐控制了科布多乃至于到伊犁的商路,每年的贸易利润都会超过100万元,大有超越大盛魁成为蒙地第一商号的趋势。

这个世界由于有林铄的资金支持,京张铁路将在1908年10月就全线贯通,比另一个世界的历史提前了近一年,而且朝廷也已经批准京张铁路继续向蒙地延伸。一路向西延伸到宁夏镇,一路向北沿着称之为“张库大道”的驼路修至库伦。

詹天估亲自赶到张家口,布置蒙地铁路的勘察准备,没想到却遇到了邝荣光和曾溥、容尚谦等人。几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邝荣光和詹天佑曾一志在开平矿务局任职,两人也有数年没见,而曾溥回国后又专门去英国学习矿业,其后被林铄招揽到了汉阳铁厂,其后又主持繁昌和马鞍山等地的铁矿建设。

老友相见,不免寒喧了一阵,詹天佑好奇邝荣光等人怎么会到张垣。

原来林铄通过天义源商号参股到山西的保晋公司,准备在太原建立一家炼铁厂。此时他已经能够利用袁世凯手中的资源,这次派邝荣光带领一支地质队是为了普查晋北的矿产资源,按照林铄指定的地点,地质队果然在代县和岚县一带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铁矿带。

而容尚谦则应林铄之聘出任通海轮船公司经理,这次是为宣化铁厂的一批设备运输问题而专门考察道路情况。

詹天佑转头又问曾溥:“听说你在芜湖主持铁厂的建设,现在情况怎么样?”

曾溥摇了摇头说道:“本来巡抚恩铭对芜湖铁厂很是上心,铁厂的征地和手续都很顺利。可铁厂刚开工就遇到了恩铭被革命党刺杀身亡,新上任的巡抚朱家宝很是守旧,铁厂建设中间又费了许多周折,本来预计明年就能投产,现在看还要两、三年才能建成。”

“你们怎么又跑到山西来建铁厂,加上宣化铁厂,这林安华都建了四家铁厂,国内哪有那么多销路?”

“要不我们一直支持你修铁路,你造的铁路多了,我们才好生活。”容尚谦笑了起来,“汉阳最新新上了一套中厚板轧机,一年以后国内各船厂就能用上国产钢板了。”

“哦,可别影响了铁路上钢轧的供应,现在国内就这么一家铁厂,每年还要从洋人手上买数万吨钢材。”詹天佑说道。

邝荣光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