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谈判也就不了了之。

在段祺瑞陷入被动的时候,总统府的人却兴奋了起来,他们一致建议黎元洪乘机将老段赶下台,而黎元洪也觉得这次舆论上的胜利扬眉吐气,大快人心,从此腰杆子也可以硬起来,也不必再看老段的脸色了。

此刻的老段,也感觉到了总统府和国会的压力,他不得不后退一步,不再纠缠参战案的事情,而是重新拟定了一份内阁改组的名单,准备替换那些辞职的阁员。为了向黎元洪和国会示好,段祺瑞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亲近总统府的人入阁,以便顺利通过。

但是,黎元洪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倒段祺瑞的阁,他对这份内阁的新名单挑三拣四,一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信任,老段忍耐不住,便和黎元洪争论了起来:“内阁应由总理全权组织,通过与否是国会的事情,不是总统的职权!”

黎元洪“哼”了一声,说:“国会对你已经毫无信任,之前‘公民团’的事情又闹得不像话,现在督军团还干涉制宪,说什么要解散国会,这难道不是你总理的责任吗?”

段祺瑞听了这话,气得鼻子都歪到了一边。他站起来一拍桌子,吼道:“我不干了!”说罢,段祺瑞一跺脚,掉头便走。

有了段祺瑞的这句话,黎总统一不做、二不休,当天下午便签署命令,将内阁总理段祺瑞免职,理由是段内阁阁员长期虚悬,对国事不利,应重新选择总理并另行组阁。

黎菩萨终于发飙了,这可是他到北京以后所干过的第一件大事。

此令一出,老段的鼻子再次歪到了两指开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黎元洪竟敢真的将他免职!要知道,上次他不过出走天津,黎元洪便被吓得屁滚尿流,连连求饶;想不到这还没几天,翅膀就硬起来了!好,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不让我干,老子走!

当天晚上,段祺瑞便收拾行李,带着手下乘火车前往天津。由此,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也就以段祺瑞的去职出走而告一段落。

在临走之前,段祺瑞向各省督军发了一个通电,称:“按共和各国的责任内阁制,命令非经总理副署,不能发生效力。调换总理之命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国家因发生何等影响,祺瑞概不能负责。”

段祺瑞的意思是,黎元洪的这个免职令没有经过他的副署,不能生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临时约法》是当初孙文等人为限制袁世凯而炮制出来的一个怪胎。其中规定大总统提名内阁总理并由总理组阁,而行政事务均由责任内阁负责,大总统发布的命令也须总理副署,这个自相矛盾的规定,之前已经让袁世凯和唐绍仪发生矛盾并导致唐绍仪负气出走,这次又轮到黎、段冲突了。

黎元洪对段祺瑞的免职令发到各省后,也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震动,正在徐州开会的督军团,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蹦了起来。

这“督军团”是下台的徐树铮搞出来的,目的是联合这些手握军权的北洋军阀把黎元洪赶下台去。

“督军团”的盟主是“辫帅”张勋。张勋在民国绝对是个怪胎,清室都退位五、六年了,而这位“辫帅”依然留着象征效忠清廷的小辫子。而且他手中的安武军因也留辫子被人戏称之“辫子军”。在老袁的庇护下,张勋手中的“辫子军”扩充到了2万多人,盘据徐州,截留中央税款,犹如国中之国。

在督军团要求解散国会的要求被向大总统黎元洪拒绝后,张勋觉得时机成熟,于是便将这些军头们再次邀请到徐州,商议如何对付黎总统和国会。正在议论间,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的消息传来,这下可就炸开了锅了。

对于派系之外的黎元洪,各军头们原本是轻蔑有加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无兵无权的空头总统竟敢真的将老段免职了。

在震惊之余,这些武夫们忍不住暴跳如雷,用各种最难听的话痛骂黎元洪。这时,安徽督军倪嗣冲想到前几天在总统府被训斥的糗事,他忍不住跳起来大骂道:“黎元洪曾对我说,不经国会通过,径行对德宣战不合法……什么他妈的法!总理是责任内阁的领袖,总理说的话就是法!姓黎的不经内阁副署,就免去总理的职务,他合法吗?辛亥武昌之变,他听到枪声吓得钻到了床底,由此才走运当上的总统!现在好,他身居高位,优柔寡断不说,竟然妄自尊大,以开国元勋自居,谁他妈的来拥戴他!”

众督军大乐,拍着桌子跺着脚的连声叫好。

兴奋之下,倪嗣冲得意洋洋的道:“我现在就回去,马上宣布独立,大伙也都这么办!看他怎么收场!”

张勋听后正中下怀,于是趁热打铁的道:“老倪说得好,要是不给黎元洪一点颜色看看,他也太不把我们北洋系放在眼里了!咱们不但要宣布独立,而且还要出兵北伐,把黎元洪赶下台!”

顿了一下,张勋又说:“民国这样搞是没有希望了,我看哪,还不如前朝呢!”

说完,张勋便拿眼睛瞟会上的各位督军及代表。按之前的情况,张勋的复辟调调一向没有太大的市场,但这次,也许是黎元洪的免职令让这些武夫们暂时失去了理智,这些人听后也连连说对,大发“今不如昔”的故国之感慨。

会后,张勋又偷偷的问段祺瑞派来的代表徐树铮,问他对复辟有何看法。小徐听后,不假思索的说了八个字:“只求倒黎,不计手段!”

徐树铮是段祺瑞的“小扇子军机”,一向为老段所信任,既然他说没有问题,老张这下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了……看来,大家对前朝还是很有感情的嘛!

第三章西伯利亚 四、大计划

“轰!轰!……”

阿尔泰山东南段之间的卡增达坂,沿着当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翻越阿尔泰山所修筑的古栈道,正在修建中的绥新公路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随着数十声爆炸之声,山体之间炸裂开来,巨大的岩石从山谷一侧向下滚落,在谷底发出巨大的而沉闷的震动声。

邵善阊站在水准仪前,却在测量着另一条与公路并行的线路。

“邵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刘敬元走了过来,拿起地下的水壸,先咕咚咕咚灌了一气凉水。六月的阿尔泰山早晚时冷得要穿大衣,中午时又晒得人汗水直流。

“修公路问题不大,但铁路我认为还是从马鬃山直接通往古城,这样在戈壁上修筑路基,避免了在阿尔泰山中的施工难度。”邵善阊说道,这个年代,柏油或是水泥路面还仅限于城市街道,公路依然还是原始的土石道路,只不过是加高和加固了路基而已。但铁路如果穿过阿尔泰山,其施工难度增加了十倍都不止。

新疆的铁路计划始于清末,邵善阊在1909年起奉邮传部之命对西北铁路进行过一次总体的勘测和设计,不过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财政状况,绥新铁路计划一直都在纸面上,根本无力付诸实施。

林铄在民国二年稳定了西蒙局势后,就提出对绥新铁路进行重新勘测,在修筑归科公路的同时,蒙新铁路也同时开工。不过,由于欧战开始后钢材的价格暴涨,整条线路都没有进行铺轨,但路基的施工一直在与归科公路一直在同时进行。

林铄此时赶到了科布多,要求修建一条通往额尔齐斯河码头的简易公路,其后返回了绥远城,然后召集北方的中华复兴党高级将领到绥远召开军事会议。

“这个计划是谁制定的?根据是什么?难道就凭这些分析和推测?”林建藩和孔庚、张维城等人在看到由林镕制定的对俄作战计划后,显得十分惊骇。

“是我、林参谋长、李之梁、张策原和沈刚五个人制定的,在座的各位请时刻牢记,这个计划到死都为止都不能对任何人吐露半个字,这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就仅限于今天参加会议的十个人知道。”林铄面色严肃地看着大家,“整个计划是通过大量的情报,通过对俄国时局进行的分析而得出来的,制定这个计划的目地,是为了给我们整个民族据此能够谋取最大的利益。当然,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

“虽然这份计划中对俄国发生二月政变的推断是正确的,但是俄国国内并没有出现报告中所说的混乱局面,难道真的会出现象报告里提到的内战吗?”

“大家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会长期并存吗?除非有一方妥协,自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但现在还看不到双方有任何妥协的迹象。我们实际上在1916年已经开始在执行这份计划,现在也与俄国临时政府基本达成协议,在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