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月5日 从神秘的脉冲星谈起 何香涛-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还自转,而且月球的自转周期很有意思,和它的公转周期一个样,所以这个月球老是一个面朝着我们地球,所以我们看这个月亮的话,老是不变,古代看的是嫦娥,现在看的还是嫦娥,老是一面冲着我们,为什么呢,就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个样,所以老是一个面冲着我们,太阳转不转呢,也在转,换句话说,天上的星星都在旋转,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它转多快呢,要求转一两秒钟就转一次,以后就发现,甚至不到一秒钟就要转一次,要求转这么快,就比较难了。

    比如说我们地球,地球现在是24小时转一周,你能不能设想我们的地球几秒钟转一周,如果我们真的要发生地球几秒钟转一周,我们老百姓都受不了的,全从地球上甩出去了,因为这么快的速度,人全都甩到地球外边了,普通的一个星星要是转这么快,这个星星也会瓦解,我们打一个比方,我们随便找一个球,让它旋转,想让它旋转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这个球呢还破不了,要求怎么样呢,一定要要求这个球非常的致密,你要转一个皮球,转的速度太快了以后,,皮球就爆炸了,如果你转一个铅球,运动员玩的那个铅球,你可以想一想,转的速度再快,它会不会瓦解,不会破裂,也就是说,你要求一个星球转的速度非常非常快,这个星球就必须非常非常致密,所以算来算去,要想这个星球转的达到几秒钟转一次,甚至不到一秒钟转一圈,这个星就非常非常致密,那么要求怎么致密呢,就是要求这个星,一定是全部由中子来组成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中子星才能如此快的旋转,瓦解不了,所以由此,1967年发现了脉冲星以后,很快就得到了物理的解释,就认为它是当年朗道预言的中子星,而这个中子星在那儿快速旋转,所以发现这个脉冲星不是别的,就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快速的旋转的中子星,我们看上去为什么就变成脉冲星了呢,这儿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中间这个就是一个中子星,然后这个中子星在那儿旋转,我们说了,所有的天体都在旋转,比如说我们的地球也在旋转,那么旋转是按照什么旋转呢,就按照它一个自转轴,我这个里边大家看一下,上下这个轴就是这个星旋转的自转轴,那么同时,除了这个星体本身旋转的自转轴以外,这个星体还有一个磁轴,我们地球也是这样,地球有个自转轴,地球还有个磁轴,我们地球上这个磁轴和地球这个自转轴在不在一起呢,也不在一起,但是对于地球来说呢,差别比较小,所以南北磁极基本上和南北极是合在一起的,所以你那个指南针,还是指的南北极,基本上也就是我们地球的自转轴的南北极,就是磁极和南北极是完全吻合的,但是对于星体来说,磁轴和自转轴不是完全吻合的,要有一个夹角,那么斜的这个,斜的这条线就是星体的磁极,既然是磁极,就在南北极有磁力线,有磁力线,一些带电的粒子就冲着磁力线就出来了,就会产生极光,地球上也会产生极光,那是因为这个星体的自转轴和这个磁轴不一样,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星体每转一周,这个光线是从哪儿出来呢,不是从自转轴出来的,而是从星球的磁极轴出来的,所以这个磁极轴上面就有两个放射的,像灯塔一样,而这个自转轴和磁轴不在一起,所以这个星球,每转一圈,如果我们人站在这个模型的下边,你就会看到有一束光向你扫了一下,下边一个图就更形象,这个图就告诉你,这个星球每转一周,它这个两极发的光,下面这个光就会扫一下,如果说有一个天文台,就放在下边这个轨道的某一点,你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这个星每转一圈,这个光呢,就到你这个天文台扫一下,天文台就接受到一点,所以休依什看到的就是这个中子星转一圈,它这个光扫一下,就像个灯塔一样,因此,我们把这个模型就叫做灯塔模型,也就是说,天上这个中子星就是有两个探照灯,一个是上面一个在下面,下面这个探照灯,正好这个星球转一圈,这个探照灯就扫我们地球一下,这个天文台就看到,这样的话呢,我们看到的脉冲信号就是灯塔扫一次的一个信号,这个星球转多快,这个灯塔扫的频率就有多快,所以这个星球如果说两秒钟转一次,那么这个探照灯就两秒钟扫一下这个天文台,所以这个天文台就看到了这个脉冲星,就看到它了,所以这个模型,灯塔模型非常圆满地解释了的的确确休依什发现这个脉冲星就是天上快速旋转的中子星,那么天上有多少这种中子星呢,非常多,很多,现在发现了有几千颗了,当然你会想到,并不是天上所有的中子星你都看得到,如果探照灯角度不合适,没扫到地球上,你就怎么样,就看不到,所以我们尽量的,就是把望远镜做得大一点,再远的中子星,只要扫到一点儿,我们就看到,哪怕信号比较弱,所以千方百计就找这种天体,因为这种天体太重要了,我说 不仅从物理上,而且从天文上都很重要,就找,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地脉冲星的一个物理模型,那么人们还会进一步问,这种中子星是怎么来的,天上的星本来都是一般的星星,怎么会有这种中子星呢,这就和恒星的历史有关系了,(和)恒星的演化史有关,我们看看,天上的星这么多,这个星星和人一样,不会是永恒的在那儿待着,像我们太阳一样,老在那儿发光,那是不可能的,发一发光以后,慢慢它那个能量消耗完了,就会向老的方向,或者说严重一点,就向死亡的方向发展,总之有它的一生。

    恒星的一生是怎么样呢,我们说一个恒星它初始的时候,是由一团气体来形成的,我们叫星云,一团气体,就收缩收缩,只要收缩到足够热,有了热核反应了,就开始发光了,就变成什么呢,就变成一个恒星了,也就是变成我们的太阳,那么恒星发光发光,发光时间长了以后,它这个燃料就烧完了,它的燃料主要用氢,等这个氢快烧完的时候,这个星星就要发生一次爆发,星星要爆发,星星爆发以后,有三种可能性,如果这个星星质量比较小,爆发以后就产生了叫做白矮星,那么这个质量呢,只要是有一个太阳左右,不超过1。4个太阳的质量,一般说爆发以后就会产生白矮星,这是一种趋向,如果这个星星的质量比较大,第二种趋向呢,就可能变成中子星,为什么变成中子星呢,就是说它爆发以后,气体都跑了,因为它是巨大的爆发,它就有一个反弹,就像有一个反弹,一反弹的话,把内部的物质往回一压缩,把里边的物质,我就说了,使劲压,就压到什么程度,把这个物质的所有的电子都给它压到原子核里去,有这么大力量,就压成什么呢,就压成中子星,这么大的反弹力在地面上不可能到,只有天上才能够形成,也就是说,只有天公的力量才能把一个星星爆炸以后,通过巨大的反弹力把它压缩成一个中子星,这就是第二种趋向,当然如果这个天体质量还大,一般说比三个太阳质量还要大,那就比中子星还严重,就形成什么呢,就形成叫黑洞了,形成黑洞,那就很遗憾了,我们再也看不见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中间那个质量的恒星,也就是说,大约从一个太阳质量到三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它演化到晚期以后,爆发一下,爆发以后呢,就产生了中子星,这样的话,这个理论就解释的很圆满,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解释了脉冲星这个现象,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而且我们还解释了,这个中子星不是凭空产生的,确确实实是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星,叫做中子星,我讲了这么多,在座的可能会问到,你说了这么半天,有没有证据,你给我找一个真正的证据,看看这个演化过程是怎么回事,这个证据对天文学家来说,太困难了,我们说,人的一生的演化很容易看到,因为人才活多长时间,也就是一百岁左右,所以人从生下来到中年,到死,很容易看到,星星就不然了,星星从生下来到死,要多少年呢,差不多要一百亿年,一个星星从诞生到死亡要一百亿年,要我告诉你这个演化历史,不要说一百亿年,一万年都很难告诉你,更何况一百亿年呢,所以这个演化历史,要给一个真实的例子,那就太困难了,所以大家就绞尽脑汁,说看看能不能找一个真正的恒星演化的这么一个例子,告诉你了,而且让你非常非常信服,左找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