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间仙缘-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朱元璋原本是一个农民,和徐达非但是同乡,还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他比徐达大了三岁左右。因为十六七岁时家乡闹瘟疫,家里人全死光,他就出家在皇觉寺当了和尚,可当和尚不久,皇觉寺被元人一把大火给烧掉了,走投无路之下,正值红巾军起义反元,就参加当时在濠州起兵的红巾军郭子兴所部。

那自是当时不只是淮河一带灾祸频繁,民生凋残。在中原地区,同样是苦难深重。由于元人官府不修水利,黄河连年决口,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到处是人烟稀少,凄凉黯淡的景象。

无奈之下,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短衣草鞋,头裹红巾,手持竹竿锄头,长矛大刀,杀尽贪官污吏,攻占县城州府,开仓散粮,破牢放囚。义军都传唱着〃杀尽不平方太平〃的曲子,各地纷纷响应。

就连张士信和大哥张士诚,虽然并不属于红巾军,却也是趁着红巾军起义,这才能够借机而起,独据一方,来完成师门所托的上应天劫的事情,可以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那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后,接着回乡招揽了许多乡人,这其中有许多天下闻名的勇将,这些人中,最为有名的正是这徐达。也正是在有这些人扶持,加上朱元璋本身谋略厉害,逐渐得到郭子兴的信任,直至将干女儿马姑娘都下嫁给他,连‘元璋’这个名字,都是郭子兴给他取的。

当今天下都知道四路大部的义军之一是朱元璋部,而不知道郭子兴部,可见那朱元璋的厉害之处,定是个不可小视的人物。

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居然将手下头号心腹大将轻易派到平江义军这边来,还是来的集庆城这样的要塞之处,张士信自然要问个清楚明白了。

他甚至都在想,那细柳营对此等重大的事情毫无所觉,只怕是因为注意力都集中到正在气势汹汹而来的元人大军上去的原因了吧,亦或是其它未知道原因。

徐达见张士信并不拐弯抹角的,直接问他。想先前在雪虎相斗的时候,并不曾问他,只在此时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这才细细问他,一方面佩服张士信的容人气度,另一方面也暗赞张士信为人直白,并不是那暗中算计别人的好汉。

当然,这其实也是徐达想错了,倘若不是张士信亲眼见到,徐达众人那对付雪虎之时,表达出来的种种铁血豪气,只怕他还不知道要想些什么办法来对付徐达呢。

这自是天下义军,虽然都是号称反元人暴政,互相之间,却是免不了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地盘,摩擦生事,各处义军总还是要先为自己人考虑事情,连张士信这样的人也是不能免俗。

这朱元璋的势力原本并不和平江义军相接,只是在平江义军占领集庆以来,就互相交接,有些地方可以说是犬牙交错,故此张士信才对这种事情特别关心,也是高度的重视。

徐达自是懂得张士信的想法,他一开始直接报名之时,就存了没有隐瞒的意思,那自是他此来并无恶意,相反确实是来助阵集庆,共同反元的的原由。

他轻轻向张士信说道:“张将军,我家现今朱大帅听说元人派花花脱木耳前来夺取集庆,朱大帅说,‘大伙都是反元义军,集庆有失,自是唇亡齿寒。’故此,他命我前来相助。为怕平江义军有所误会,我只带领手下亲兵数十人,偌……”

徐达将手一指前面的人,接着说道:“就是现在在前面还能行走的那些军士,他们也是一部分,我来到集庆后,并且请命助守东城门,故此相遇张将军。”

这确是徐达本人的意思,他料定那花花脱木耳不敢从其它地方攻取集庆,这东城门这边虽然地势险峻,但毕竟背靠陆地,进可攻,退可守,相对来说对元人有利得多。

张士信先前就隐约猜到,见徐达本人口中说出,连朱元璋已经是朱大帅这咱隐密的事情也随口说出,自然明白过来。

他一把扶住徐达的肩膀,激动的拍了拍他后,大喜说道:“得徐将军这等勇将前来助阵,可谓是我集庆五十万军民的大喜,也是无数江南汉人的福气,更是那元人鞑子的末日了,只是在这里委屈将军了。”

他竟是仰天大笑起来,笑完之后,低头一看,却不见徐达,再抬头看时,却是猛然一怔。

原来那徐达被张士信一拍之下,就是一个趔趄,差点没有翻身倒在地上,向前冲了好几步远,才回头冲张士信做了个痛苦的样子,还故意苦笑说道:“张将军,你高兴归高兴,也不用如此大力的拍我吧,要知道我刚刚可是差点被那雪虎吃掉的呀?”

徐达这话一出口,大家都反应过来,不但他自己也觉得有意思,开始乐了起来,连同前面闻得动静的,正回过头看的军士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士信猛的一怔之后,也回味过来,跟着更大声的笑了起来,将刚才的烦闷一扫而光。

张士信自然开心,他原本最担心的就是集庆城这边没有大将镇守,无人抵敌那花花脱木耳,这才急急赶来。

现在听得徐达这朱元璋部的头号大将,居然亲自前来助阵,哪里还不心情畅快。

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忘记身上的伤痛疲累,越走越有劲,竟是走得快了起来,又走了一阵子后,就到了山脚之下。

他们刚到山脚,就听得前面一片脚步声起,他们正要警备之时,就听得刚刚派出报信的两名军士大声喊叫:“张将军,徐将军,我们来接应你们了。”

大伙定睛看时,果然都是东城门的兄弟们,这才放下心来,大步迎了上去,徐达也是越过众人,招呼自己的亲兵,他自是早就看到,他带来的其他亲兵都跟着来了。

大家自是相见甚欢,互相叙话,不停打量和询问同伴们的情形。

倒是张士信慢慢的冷静下来,想那个莫名其妙的年轻人,觉得心里还是不太舒服,他想了想道,轻轻冲徐达喊道:“徐将军,你过来一下,我有说和你说说。”

徐达飞快跑了过来,张士信悄悄说道:“徐将军,你再安排些人下去,在东城门一带,多搞些捉拿老虎的陷坑,如果不知道怎么弄法,可向周围的猎户请教,老虎的个头就按雪虎那种样子估计。”

他又了想想后,继续说道:“可以再通知其它城门各处,在城外可以设置陷坑的地方同样安置,如果有所发现,不论何种情形,须立即报到知府大衙来,此事关系重大,请快些安排下去,徐将军明白了么?”

张士信怕徐达不太明白,又将出来的时候遇到一个奇怪的年轻人说了一次,徐达连连点头,他自然了明白一些。他更加醒悟,清楚那雪虎再有出现的话,确实不能力敌,只能智取。

徐达的动作十分快速,亲自向部下详细说明后,安排了一些精干的人在城外设置陷坑,接着依旧挑选一些腿脚麻利的人四处报信。

张士信见他吩咐下去,心口里压着的一块大石,才觉得慢慢落了下来。他等徐达回来后,便示意大家赶快进城,跟着众军土一起,大家有说有笑就向城中走去。

大家刚刚走到城中,就有信使到得前来,说是知府大人有请张士信张将军,这自是徐达为人稳重,早早派人通知了本地知府向文才,向文才也就知道了张士信来的消息。

向文才自是急忙派人来请张士信,他自是盼望张士信早日派援军到来,却也料不到张士信能来得如此快法,而且知道了是张士信一个人亲自前来的消息。

等得徐达派手下人来告知于他,他才知道这等惊人的消息。他一惊一喜之下,接着又听得东城一带,忽然闹起虎患,心里也是莫名其妙,更加想找张士信去商量一二,看看如何处理是好。

张士信也有许多事情要和向知府商量,很自然招呼了一起从山上下来的众军丁后,又和前来迎接的军士粗粗说了一会,再冲大家摆了摆手,匆忙之中他倒记得叫上徐达,急急忙忙就冲知府衙门走去。

他自然不敢忘记徐达这员大将,这次集庆城的危难关头,能不能安全渡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要指望徐达了。他自然不肯放松,他紧紧领着徐达一同前去。

徐达也知道元人此来非同寻常,那花花脱木耳更是非同小可,这也是他愿意来集庆的根本原因,他倒不推辞,也和亲兵们说了几句,就跟着张士信走了。

张士信道路非常熟悉,他都不用徐达在前面带路,就当先而行,自然是他领着徐达在赶路了。

他也是边走边看,见城中人来人往,虽然刚才东城那边秩序有些混乱,但雪虎被制服后,那边的秩序也很快就恢复了。

他回头看了看徐达,叹了一声道:“徐将军,你看,这些百姓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