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烈日擦肩而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面前,十二个显示器显示着飞船外部和各舱室内的所有情况。飞船航行正常以后,大家开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寻找事故点。 
    “这儿!”江涛指着其中的一个画面叫道。其余的人望过去,那是储藏室的内部情况。大家看不到洞口,只看到一面舱壁上堆积了一些食品袋。 
    “洞口在那些食品袋下面。”李志说:“它们一定是空气泄露时被吸积在洞口的。” 
    “自动监测系统内扫描结果,气阀自动关闭后,储存室气体在四分三十三秒内逸尽,估计洞口直径在两厘米左右。”江涛判读着自动监测仪提供的数据。 
    “就象是颗子弹打中了我们。”杨帆感叹道。其实,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遭遇流星,相对速度会远远超过子弹。 
    “七号显示器显示舱外有冰晶附着。”田丽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 
    “天呐!我们的水……”江涛突然惊呼了一声。他飞快地敲动按钮,检查了一下水箱的储水量。一条红线可怕地出现在显示器上。象是担心观测者不能充分了解危机程度,图表旁边附注了实际比例数字。 
    “水箱贮水只剩下百分之五了。” 
    “啊——!”田丽轻呼了一声,用手把下半段声音捂了回去。杨帆没有叫,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这意味着什么。 
    李志的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在这样小的舱室里,乘员们直接互动,恐怖气氛会一下子传播开,其结果不堪设想。虽然他没抱什么希望,但为了给自己留一些思考时间,还是命令江涛复查一遍。 
    “百分之五点零四五?”这次江涛把数字报得更准确了。多出的那点水如果换算成实际数量,大概够他们喝上半天。 
    “流星一定撞破了二号水箱和三号水箱之间的隔板,再加上刚才飞船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水才会快速泄漏,” 
    说着,江涛轻轻叹了口气。“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作为一只要远行亿万公里长程飞船,青龙号的防辐射层设计集成了七种常规方法。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飞船的设计者们又颇费苦心地把生活舱的舱壁设计成双层的,把生活用水储存在夹层里,这样可以利用水来吸收少量穿过防辐射层的高能宇宙射线。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宇航员们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来来去去接近一年的航程,又是在深不可测的太空深处飞行,多一层保护总是好的。 
    
    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负作用,那就是不论生活舱的哪一部分遭到流星的撞击,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生活用水的泄漏,为了减少这种负作用的危害,设计者们将水箱分隔成了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结果这次“头彩”中得如此之巧,以致于撞击点恰好处于二号水箱与三号水箱之间的隔板上,两个水箱里的水泄漏殆尽,而一号水箱的水他们自出发后已经使用了很大一部分。 
    
    江涛暗暗心算了一下,如果把目前飞船上所有的水都集中起来,并且停止试验用水,以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进行消耗的话,四个人也只能维持一个月。一时间这个结果令他有些透不过气来,手指在键盘上悬着,不知该敲哪一个。他想起早年读过的一部探险小说,那是一部爱伦·坡的作品:船员们因故劫持了一艘货轮在大洋上奔窜,结果粮尽水绝。一个船员提议,大家用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倒霉鬼,剩下的人靠吃他的血肉坚持到获救。结果,恰恰是提议者自己抽到了死签,于是他背过身去,让同伴们用大棒击在自己的后脑上…… 
    
    这个情节回现在他的脑海里,总共只用了一秒钟时间,旁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变化。江涛咽了一口吐沫,象是要把这个荒唐的回忆咽下去。 
    李志来到田丽身后,问。 
    “指挥部有没有回音?” 
    “已有回音,正在接收。”田丽一边回答,一边旋开影音控制键,屏幕上出现了方自然总指挥的脸庞。方自然是这次火星探测计划的负责人,从准备、出发到现在,他们没少见过方总指挥的脸,但此刻看见纷外觉得亲切。 
    “指挥中心呼叫青龙号。你们的电讯已经收到,紧急救助中心已经开始运转,专家们正在作地面模拟救险。请你们不间断地传送险情监控情况,以便专家们研究。李志,地面总指挥正在研究应急方案。加开三个信道,保持信息畅通。” 
    方总指挥一口气把话讲完,撂下话筒,定定地望着大家,喘着气。由于青龙号此时离地球已经十分遥远,光电讯号的延迟时间已经达到了三分钟之久。 
    “接通监测装置,实时传送监测情况。”李志命令田丽。 
    他们知道,远在地球的宇航局指挥中心那里,有一个青龙号的实体复制模型。专家们正根据青龙号传送过去的灾难情况数据,判断灾难结果,通过研究那个模型来拟定抢险方案。虽然实际效果有多大他们心里并没有底,但总部一得到灾难报告就立刻投入紧急救助,仍然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安慰。要知道,以青龙号飞船为中心,向外延伸成千上万公里的空间内,不仅没有人的踪迹,就连其中包含的所有原子加在一起,也塞不满某位宇航员的一个牙缝。他们是在真正无依无靠的虚空中遇险的。 
    
    第二章 
    “是否可以用化学方法自己制造水?”江涛试探着提出自己的想法,说话也没有平时的自信了。 
    “不行,”谙熟宇航技术的杨帆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设想: 
    “飞船上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而且氢氧电池的水生成速度极小。” 
    “如果我们按原计划,坚持飞到火星呢?”田丽插进来问道。 
    青龙号此次远航的目的地是火星。因为路途遥远,往返所需的燃料和生活物资很多,为了减少飞船的负荷,飞船只带了单程的燃料和生活物资,返航时所需的一切都已经提前用无人驾驶运输飞船送到了火星轨道。所以青龙号只要到达火星,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 
    “现在的水坚持不了四个月。”李志摇摇头。 
    就在这时,总部再一次回电,方总指挥的声音和图像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李志指令长,总部根据灾难程度,授权你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坚持或取消原来的飞行计划。你们大家平安回来是最重要的。” 
    “明白。”李志平静地吐出两个字,就放下了话筒。 
    由于时延效应,宇航员在和地面指挥人员讲话时习惯于多说几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全面一些。但此刻李志觉得喉头发紧,就是吐出这两个字都十分困难。指挥部的这个指令其实只是个程序,照目前的情况而言,自身难保的青龙号肯定无法完成远征火星的计划了。数年准备,数月航程,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必说,就是大家的精神状态,也已经习惯于把登陆火星当成今后整整一年中的生活目标。而这一切,十几分钟内就化为泡影。 
    
    不过李志也知道,即使飞船立刻调头返航,他们获救的希望也很渺芒。因为青龙号航行了三个月才来到这里,至少必须航行相同的时间才能回到地球。水!大自然描准了人类最薄弱的环节,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至于向其他国家的宇宙飞船求援就更不可能了。此时,不要说青龙号在距离地球这么遥远的太空中,就是在地球轨道上,以及地月之间活动的短程飞船也寥寥无几。因为今年是太阳活动峰年,太阳将会有剧烈的扰动,向太空倾泻威力极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束,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小东西对太空中所有的宇航员和航天器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各国的航天活动都被迫减少,甚至暂停。而中国宇航局之所以偏偏在这个时候实施登陆火星的计划,是因为宇航局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屏蔽各种宇宙射线的防辐射材料——U分子夹层材料。凭借这个优势,才制定了登陆火星的计划。 
    
    杨帆端坐着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身体坐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正,手也一直没有停,指头在各个按钮上匆匆忙忙地划来划去。其实这份忙碌更多地只是安慰自己,他的心几乎被恐惧凝固住了。此情此景令他想起一篇科幻小说中的情形。那篇小说名叫《冷酷的平衡》。小说里宇航员为了保证将补给品送给遇险的外星考查队,将混上飞船去探望兄长的女孩子抛入太空,使飞船内部的能源供给恢复了“冷酷的平衡”。杨帆不由自主地望了望身边的三个人,又赶快把脸转回来,生怕别人看出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