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分之十六,在萨克森各占百分209 之二十(余票根据柏林社会党的命令予以销毁)。10月份在州的选举中,德国统一社会党得票四百六十万张,其他两党总共得票四百八十万张。但是票数的分配情况是这样的:在萨克森和萨克森一安哈尔特,他们的票数占绝大多数;在图林根勉强占百分之五十,在其他地方则低于百分之五十。在此基础上,他们接着在萨克森的九名阁员中占了五名,在萨克森… 安哈尔特的六名阁员中占了三名,在图林根的九名阁员中占了六名,在勃兰登堡的六名阁员中占了三名,在梅克伦堡的八名阁员中占了四名。五个州中,他们在四个州取得了内政部的要职。
  这些结果好象还是稳健的,但俄国人的偏爱与强制手段对这些结果伪影响程度,可以从同时在柏林进行的选举中得到说明,柏林全城的选举是在军事管制总部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由四方组成的小组视察投票情况,以便把投票人所遭受的压力减到最小程度。社会党得票九十九万张,在全城二十个行政区内领先。基督被民主联盟得票四十五万四千张,而德国统一社会党只获得四十万五千张。这次选举的结果,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无疑地使俄国人为之震动。这是他们首次在德国同比较老于世故的公众的自由意见打了一次交道(前一年11月在奥地利,他们也受到了多少相似的震动)。这充分说明,一经批评和比较,就暴露出他们是多么不得人心,他们的宣传是多么无能。对苏联军政府的影响越来越深的日丹诺夫派,被巧妙地将了一军,他们似乎对自己的失败感到莫名其妙。他们仔细研究了盟国的方法,对美国人采用的对意见进行典型调查的技巧,尤感兴趣,好象他们设想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施加影响,是因为他仍能更灵活地适应公众的情绪。很早以来,柏林市市长一直是由奥斯特洛夫斯基博士担任的。他虽然是社会民主党员,但是他的同僚却认为他对俄国人的愿望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因此他们在选举获胜后,就逼他辞职,另选恩斯特·罗伊特接替他的职位。罗伊特过去是共产党员,知其底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俄国人认为他是一个讨厌的人物。在纳粹统治时期,罗伊特一直住在土耳其,所以没有通敌之嫌,但是,他的当选送到军事管制总部去作必要的批准手续时,俄国人不予批准,此事提交盟国管制委员会后也毫无结果。西方盟国认为第一次选举完全合法,不同意再搞一次选举。为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困难局面,由罗伊特的副手路易丝·施罗德尔女士接任市长。
  与此同时,1946年夏季美占区的州一级选举中社会党人在黑森领先(虽然不是占绝对多数),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克里斯蒂安·施托克组织了一个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的联合内阁。在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赢得了绝对多数,结果其领导人汉斯·埃哈德博士就任总理,他的前任德国社会民生党的威廉·赫格纳博士仍留在内阁任副总理。在符腾堡… 巴登,选举结果不是决定性的,民主人民党的赖因霍尔德·迈尔博士继续领导着包括四名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四名社会党人和一名共产党人的政府。美国人倾向于鼓励联合,作为一种促成各党共同工作的办法,以减少削弱各个州政府力量的相互猜忌。
  在英占区于1946年9 月举行地方自治选举时,基督教民主联盟比社会民主党获得较多的选票和席位。但选举的一个特色是无党派的候选人赢得了一批席位,虽然他们所得的总票数不尽基督教民主联盟,英国官员认为这批人的当选是没有政治背景的新来者在提名委员会里所做工作深得人心的结果,但基督教民主联盟则更多地倾向于挑剔选举制度上的毛病。10月份县一级选举却呈现出不同的情景;基督教民主联盟只获得一千一百万张选票,而社会民主党获得了一千一百七十万张选票,前者赢得三千五百十八个席位,后者赢得二千五百十九个席位。共产党人赢得一百三十九个席位,中央党赢得一百九十个席位。1947年州一级选举的结果如下:选举之后,阿诺德就任北莱茵… 威斯特伐利亚州总理;欣里希·科普夫仍然在下萨克森州领导一个联合内阁:
  在石勒苏益格,赫尔曼·吕德曼领导下的社会党政府取代了施特尔策。1946年9月法占区的地方选举中,基督教民主联盟获得一百三十万张选票,社会党人获得五十六万张选票;1947年5 月的州选举中,基督被民主联盟在各处都占优势。211 当然,选举情况并不是在各个州都是可以相比的,但最后结果说明了基督教民主联盟是实力最强的政党。有一定数量的小党派和中立派游离在两个阵容之间,可能为随便哪一个营垒吸引过去。许多没资格参加选举的纳粹分子不会老是受到排斥,以后他们可能加强右翼的力量。此外,上述选举是在战败后反应初现之际举行的,在这种情况卞,右翼政党的这些支持者由于一时尚未受到这种反应的影响,也许认为隐瞒他们的真实观点是得计的。在西部,的确毫无迹象表明人们强烈希望开展什么社会革命。问题的发展有几分是这样的情况,如果时势变得并不十分有利的话,那里的大多数人会坚决要求民主。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确实认为党的名称加上民主二字远不止是随波逐流,但党的追随者也的确包括某些不太热情的民主主义者。问题的最后解决也许要由这样一批德国人来决定,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有很多人明白表示他们厌倦政治,不肯从事政治活动或参加任何一个政党。

  第十四章 宣传工具
  要想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就不得忽视人们读的和听的东西。但是,在有关德国投降的文件中只有一处提到宣传工具问题,即在1945年6 月5 日的柏林宣言中有一条,规定除由盟国代表指导背外,所有广播电台和电信设施均应停止活动。在波茨坦协定中唯一涉及该问题的是一条规定:“除了维持军事安全的需要外,允许言论、出版及宗教信仰自由”。盟国管制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年中,除了受理一个并非专管此事的管理局所提出的一项查禁纳粹书籍的禁令之外,未曾审议过这个问题,而这项禁令的提出则是无视英美当局将近一年中所实际奉行的政策的。到1946年4月下旬,政治管理局设立了一个小组委员会来处理宣传报道问题,但那时各盟国的政策已经确文,因而该委员会除了争论之外几乎是一事无成。英美两国政策的如此相似,是由于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心理作战部在德国投降前所作的共同安排,而并非迫于形势。然而这对法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俄国人则更是毫无影响。
  第一节 报刊
  212 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方案中的三个阶段已在前面叙述过了,即封闭原来的报刊、由军政府出面办报和批准德国人办报。继《法兰克福评论报》(1945年7月31日创刊)之后,到那年年底在美占区批准出版了二十三种报纸,总发行量达到三百十七万份。此后两年间又增加了二十一种报纸。这就使美占区的每个主要城市都有一份自己的报纸。柏林美管区有《每日镜报》,于9 月批准出版,由埃里克·雷格任编辑。对比之下,英国批准的速度比较缓慢一些。一方面,即使让德国报界人士在英国人的直接监督下工作得稍微长久一些,预计也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当时对于批准办报的依据还存在着争论。美国的观点是,在新闻纸张和优秀的办报人员都缺乏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地区中获准创办的报纸数目应该少一点。而且,他们只批准那些代表几种观点的集团办报,希望借此来阻止德国政治家的分裂倾向,使任何报纸都无法只拥护某一政党的政策而排斥其他。如果让读者听取几种观点,就会促进讨论。美国人赞成各报之间的竞争,于是其他报纸随后便应运而生,以1946年4 月创刊的法兰克福《最新新闻》为开端,这些报纸在许多城镇创办起来。但在英国人中占主导地位的政策却是出于这样一种信念,除非给予德国人实践的机会,否则即不可能指望他们恢复民主政治的习惯。在占领当局掌握着那么多权力的情况下,这种实践在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的主要形式就是讨论;而如果各政党没有自己的喉舌,讨论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在任何地区都按平均五人一份来规定报纸的总发行量。对任何申请办报的政党,都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