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绘芳录 (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作者:西泠野樵-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京,又不知京里的相公那个要倒运呢!”众人谈谈笑笑,日已近午,小儒留他们吃了饭去。
  过了一日,伯青约小儒、王兰陪汉槎各处游玩,至晚方散。临别时,小儒道:“我们以此聚为度,场后再会罢。奶:们也该抱抱佛脚才是!”们青道:“临时抱佛脚的事,我是做不惯,中与不中各有命在,又何用强求,!”自是王兰终日在家检点应试物件,不能出来。小儒恐耽误了他们的工夫,竟是杜门不出。倒把伯青拘住了,只好日间与汉槎盘桓,晚间勉强将旧日的经史温习。已到七月中旬,伯青等人考过遗才,皆有了名次,专候下场,各自预备不提。
  单言祝府后园丹桂人开,伯青饭罢,同着汉槎到园中去看桂花。甫进园门,觉得阵阵香风扑鼻透脑,二人携手绕过假山,见半池碧水,无数游鱼,当中一座白石小桥,桥东数十株桂树,大可数围,开得甚为茂盛。过了桥,其香愈烈,桂丛中五间亭子,署名“秋声馆”。二人走入亭内小憩,汉槎见亭后四五株枫树,亭左两亩田大一片菊畦,皆编着红竹短篱,篱前一丛翠竹,中间一条曲径,竹外隐隐有人走动。
  伯青起身同汉槎即由菊畦边绕过,走出竹径,迎面一所屋宇题曰“嬉春阁”,两边堆砌着假山,高高下下尽是牡丹,遥想春天大放时候,如锦城一般。见服侍琼珍的秋霞同素馨的大丫头锦筝,坐在阶沿上说笑。伯青问道:“小姐在里面么?”秋霞起身答应。伯青道:“此时又不是春天,缘何在这冷淡地方游玩?”秋霞道:“小姐与江小姐下棋呢,恐秋声馆那边有人来看花,不便久坐,不如这里僻静。”锦筝要进去通报,伯青摇摇手,携着汉槎悄悄的站在窗外,听得棋子琅然。恰好糊的是绿纱,可以看到里面:见上坐素馨,对坐琼珍,两人低头凝想。
  忽听素馨道:“姐姐这一角是全丢了,你应这一着·山没用的。”琼珍道:“你说没用,我当有用的看,你不要管我,你只顾杀你的。”又下了儿着,素馨道:“呀哟!这一块棋竞被你打通了。”琼珍格格的笑道:“你才知道那一着没用的棋,不注意在那一角,却注意在这一块上。此名‘声东击西’之法。”素馨也笑了起来,用手把棋子推乱道:“算我输了,不同你下了。”伯青,汉槎齐走进屋内道:“我只道你们下恢,原来在这里磨镜子。”素馨见是伯青,立起身来。
  琼珍笑道:“哥哥猛然在人背后说话,倒被你吓了一跳。今日母亲请舅母过来闲话,我约了妹妹到这僻静地方下棋,料定没有人来,偏生哥哥同表弟找了来,反笑我们磨镜子,哥哥也不怕表妹见恼。你们到底几时来的?”伯青与汉槎一同坐下道:“你丢一角,他争一块的时候,我们早在窗外,因见你们棋兴甚浓,未敢惊动。此时不妨再对着一局,待我们观阵何如?”素馨道:“姐姐的棋胜我十倍,再来还是我榆,不如不下的为妙。”伯青道:“各事我皆明白一二,惟于此道不甚了了,倒要请教你们精于此道的,若何方能入彀,若何方能臻于精妙;既至精妙之地,可能如古人超锋入胜的手段。”
  琼珍未及回答,素馨笑道:“听表兄所言,已知于棋理膈膜并非饰词。琴棋书画诗文等类,自古有之,而今人皆远逊古人,是古人厚而今人薄。譬之于物,厚则持久,薄则易损。即如弹琴一层,古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沨沨沮移人,入于神化,可以感人之喜怒,可以动物之性情;今人不过袭得几套腔调,于百声之内得似一二声,即自命能手;而况古人谱制久失其传,今之所弹乃古人极易之谱,则此一节可知今不如古多多矣。又如书法,古诸大家各立一帜,自始至终不出范围,是以右军片纸只字皆作宝珍,若今人临池数日,即思怪异欺人,兼之漫不经心,涂鸦任意,以致有率尔操觚之诮。又如画家,古人于不求形似之处而得形似,犹之读书不求甚解而白解一般。古人于落笔之先,即思如何下笔,如何渲染,立定意见而后一气挥成。于花乌则绘色绘声,于山水则分远分近,白臻具妙。今则惟事涂抹不求其似,只求其工,纵有一二名手亦落小家支派,安得如古人尺幅千里,胸有成竹之妙。若论到作诗一道,尤判今古,古重浑厚,专精魄力,今夸纤巧,惟尚词华。夸纤巧则对仗工稳而已,一览无余;重浑厚则结构出门天然,耐人寻想。如陶之恬淡,韩之磅礴,青莲之高超,杜甫之沉痛,香山之平易,小杜之风流,皆非今人所能梦见。而且古人语语率真,对景言情。今之人则不然,天涯之叹,不过百里;十日之别,动辄沾巾。未老而每语扶筇,已衰而犹言靡丽,皆由世风日下,蹈于油腔滑调之弊。又如文章词赋,其说亦然。尤不取者,今之时文不过谋科第计耳。世有一种酸腐之儒,斤斤以时文自命,不知纵具绝顶的手段,多至百年,少至数十年其格又变,前次之文即弃而不用,文名曰时,诚不谬也。惟有棋之一道,则今胜于古。何也?古人立心忠厚,以是为消遣之计,犹之长枪、大戟十目所见。今人立心刻核,正不能取,于偏取之;平不能入,于险入之;巧角胜争奇,彼一我百,世道日衰,杀伐之机日甚。在小妹管见,各事今不及古,惟棋乃古不及今。”
  伯青听了,不住的点头道:“表妹此论,言畅理明,洞切时弊。拜服,拜服!”却又暗自喜道:“表妹可谓外貌内才,一时双绝。”忽又如初见时候胡思乱想起来,坐在椅上低头不语。琼珍道:“妹妹这一席话,把哥哥说入魔了。我猜他心内多分又要学不如古人的事,又要学那胜于古人的事,一时拿不定主见。在我看,哥哥是个聪明盖世的人,单单棋理不精未免缺憾。”伯青道:“贤妹何妨收乃兄做个门生,教导棋理,断不致有忝门墙。”琼珍摇手道:“不收,不收。若论这样门生可以不用费心,我就怕教会你这徒弟是要打师傅的。”引得众人大笑。只见素馨的小丫头四儿来道:“老太太请两位小姐用点心呢。”琼珍、素馨起身回后,伯青同汉槎也回书房:
  却好小儒来答扑汉槎,二人迎请入内,淡谈说说日色偏西。伯青留住小儒小饮?又邀了工兰过来。席间言及江老夫人要另觅一所宽大住房,小儒道:“我现在住的房子也算宽大的,明年春初会试,意在携眷入都,空下这所房子,若寻人看管诸多不便。如子骞兄合式,赁买皆可,我断不汁较。”汉槎听了,大喜道:“果真小儒兄住宅让与小弟居住,不必请命家慈,是定见合式的。”王兰道:“即此一言为定。但是子骞明年方能进宅,不知令堂太夫人可愿意不愿意?”伯青道:“这却不妨,好在现有房子住着,我家的东边宅子原是空的,一时也不要,定于明年进宅就是了。”时已三鼓,小儒、王兰各作辞回家。伯青、汉槎送出他们,回转上房,把小儒房子的话,对江老夫人说了,江老夫人颇为欢喜。
  光阴迅速,这日已是八月初五日,各处士子纷纷到齐,都报名备卷,伯青等也报了名。晚间,祝公备了一席,代汉槎预贺,命伯青作陪。酒过数巡,祝公举杯向汉槎道:“贤侄满饮此杯,今科必定解元。”汉槎出席称谢,立饮而尽道:“与大哥同喜。”祝公亦命伯青饮了一杯,道:“我年半百以外,只生汝兄妹二人,继绍书香,光耀门庭,皆在汝一人身上。若论汝平时的道理,今科可望;无如汝一味不以功名为念,要学那名士风流。试问古今知名之士,有几人能从布衣得名?汝若博得一第,即为汝授室;再将汝妹许了人家,我可交代儿女首尾。”伯青唯唯听训。席散,伯青、汉槎退出。过了一日,已是初七。他表兄弟收拾入场。三场闲话,无庸交代。
  单说江老夫人见过伯青之后,大为怜爱,想道:“这孩子气宇非凡,将来必出人头地。若把素馨也了他,倒是一对好夫妻。”
  这日,正是中秋佳节,江老夫人请祝老夫人过来赏月。谈起他们今日已经三场,明早即可出场。“这两个孩子也辛苦了,外甥今年稳稳的是一名单人”。又道:“我有句不识进退的话,惜要对姑太太说,又不好启齿。料想姑太太是自家人,不嫌我冒失。你我两家既是至戚,何妨再结门新亲,意在把素馨许配外甥,未知姑太太可肯俯允?”祝老夫人道:“我屡想当面求亲,因登云没有出息,怕舅太太不行。既然舅太太先说了,我断无不肯的。若依我意见,我们非独亲上加亲,再做一个环门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