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军事史-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病人。居民与士兵,强者相竞至村中觅食,留下来的,尽属老弱之辈, 

     逃亡者肩踵相接。亚述巴尼拔惧群起效尤,乃尽捕逃亡者处以酷刑,士 

     兵被捕回者,先拔舌头,再活活打死;对于逃亡的百姓,则如五十年前 

     其祖父辛那赫里布之所为,大行集体屠杀。尸积如山,久无人葬,以致 

                    ① 

     鸟兽争食。”正因为如此,亚述诸王只得不断地征服,每攻陷一城,即 

     大肆抢劫,将一切财物,悉尽刮走;每降服一国,则迫其进贡,贡金之 

     多,令人吃惊,如埃及年贡黄金180公斤、白银9吨。为了巩固战果, 

     亚述实行恐怖政策,动辄杀人十数万,毁城灭国,如亚述巴尼拔征服埃 

     兰后,使其成为荒芜之地,“让凶恶的野兽、毒蛇和爬虫到那里去自由 

     栖息”;亚述纳西帕尔二世曾得意傲慢地在其铭文中说:“我用敌人的 

     尸体堆满山谷直达顶峰;我砍掉他们的首级,用他们的人头装饰城墙; 

     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在大城门前建筑了一道墙,包上一层从反 

     叛首领身上剥下来的皮;我把一些人活着砌在墙里,把另一些人沿墙活 

                                      ② 

     活插在尖木桩上并且斩首。”这版铭文即使今人读来也会毛骨悚然。亚 

     述王不但残杀战俘,对敌国国君与贵族的处罚更为残忍,或用短枪刺进 

     其眼、用绳穿透其腮,拉着示众;或生剥其皮,尔后投入火炉;或将其 

     剁成肉块等,以便“让大家看到皇帝是多么会惩罚自己的敌人”。亚述 

     诸王的不断征服,使帝国臻于极盛。另一方面,由于横征暴敛,手段残 

     忍,又使被征服国难以诚服,“三户亡秦”之心越坚,他们随时背叛, 

     不断消耗着亚述的国力,终于使这个庞然大物由盛转衰。公元前633年, 

     亚述巴尼拔死,其后诸王缺乏才干,难守父业。这时,小亚兴起了吕底 

     亚王国,南部的迦勒底人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26年),伊朗 

     高原上出现了新兴的国家米底,新巴比伦王国与米底王国南北夹击,不 

     断进攻亚述。公元前614年,联军攻陷亚述城,两年后又引水攻克其国 



② 马斯皮奥:《逝去的帝国》,第405 页。 

③ 《亚述巴尼拔年代记》,转引自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2,第203 页。 

① 马斯皮奥:《逝去的帝国》,第422—423 页。 

② 转引自《世界著名古国王朝》(一),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第73 页。 


… Page 57…

    都尼尼微。至公元前605年,扫清亚述残余势力,这个主宰西亚近300 

     年之久的军事帝国灭亡。 

          亚述曾独霸西亚、威震北非;其兵精将猛、装备精良、兵种齐全, 

     为一世之劲旅;其攻城技术,发展相当可观;至于战略战术,更是历代 

    追求,不遗余力。故亚述之灭亡,非兵不广,非器不利,更非战不胜, 

     实乃恃强好武所致。亚述王以残暴凶悍闻名,他们不重农耕、发展经济, 

     以征服他国、掠夺外族立国,故每得一国、每掠一地,极尽压榨之能事。 

    这必然导致普遍的不满与反抗,而一旦兴兵叛离,亚述诸王便大行高压 

    之策,毁城灭国、尽图其民、斩尽杀绝。辛那赫里布一次惩罚埃兰,即 

     出现下列惨状:“34座要塞和城镇被毁,……我进行了围攻、屠杀并予 

     以占领,生俘其居民,我摧毁了它们,使之化为灰烬,熊熊火焰,直冲 

            ① 

     霄汉” ’对战俘的处罚,更是令人惊心。一味的高压、凶狠的杀戮,并 

     未能达到其目的,带给它的只不过是仇恨的加深,准备反抗,因而形成 

     恶性循环,这就决定了亚述帝国的历史必然是一部血与火的征服战争 

     史。由亚述诸王一手炮制的这个魔圈,虽使亚述一度极盛,却也树敌甚 

     众,逐渐耗尽了帝国的国力,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亚述的亡国表明, 

     以军事统治为基础的帝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不可能永存于世。 



① 马斯皮奥:《逝去的帝国》,第304 页。 


… Page 58…

                        六、波斯帝国的军事 



     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共同主宰西亚,但它们 

也只是昙花一现,旋即被伊朗高原东南部的波斯帝国 (公元前6—前 4 

世纪)所吞并。波斯原为米底属国,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居鲁士一世(公 

元前558—前529年)兼并米底,进而击败吕底亚,兵取两河流域,遍占 

西亚为一统,建立了帝国。至其子冈比西(公元前529—前522年)继位, 

兵伐埃及,使其版图扩及北非。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当 

政时,使帝国臻于极盛,并首次发动了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薛 

西斯(公元前486—前465年)承其父志,两次进攻希腊,却均以惨败告 

终。此后,由于宫廷内讧时有发生,以及地方势力的坐大,帝国逐渐衰 

落,仅具帝国之表,为亚历山大于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发动的东征创造 

了条件。 



                          1。波斯兵制与兵种 



     波斯兵制经历了从民兵制到募兵制的发展过程。波斯兴起之初,国 

家种族单一,所有波斯成年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当时军队称“卡拉”, 

即“人民”之意,充分体现了民军的性质。进入帝国阶段后,由于兵源 

充足,波斯国君招募了一支常备军,悉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组成,有时也 

雇佣外国军队。他们平时保卫国家安全,或驻扎于各省要塞,为波斯军 

队的骨干力量。常备军的核心是称为“不死队”的近卫军。近卫军全由 

波斯人组成,最受国王重视。在大规模用兵时,常备军显然不够,便广 

泛征集士兵,各行省皆需提供一支军队,招兵工作由军区的专门机构执 

行。 

     波斯皇帝非常重视军队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有六:(一)派驻“耳 

目,”监视军官行动;(二)禁止本省人就地驻防,避免结党营私,形 

成山头; (三)为便于管理,将全国划为五大军区,各设一名直接向皇 

帝负责的军区首长;(四)实行文武分职,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五) 

为确保军队忠于皇帝,各级军官均由波斯贵族充任,高级将领由皇亲国 

戚担当; (六)国王每年定期检阅全国军队,如人员足额、兵强马壮、 

武器齐备,则该部队各级军官皆得晋级,并获重赏;如达不到标准,不 

符合要求,则认为该将领玩忽职守,免其职务,并予以严厉惩罚。 

     波斯的军事刑罚甚为严厉。目前,尚无史料说明其军法的详情,但 

可通过它对逃避兵役者的处罚而见一斑。帝国规定,所有15—50岁的成 

年男子,均必须服兵役,逃避兵役者,无论任何理由,皆属罪大恶极。 

大流士一世远征希腊时,一位三个儿子的父亲,请求免其一子服役,结 

果三子全被斩首示众;薛西斯时,一位五个儿子的父亲,当其四子均已 

上前线,请求留最后一子撑持家务时,结果此子被分尸两半,置于军队 

必经之路的两旁。 

     军费开支主要由各行省承担。大流士一世改革规定,除波斯本部外, 

其余行省均需缴纳不同定额的贡赋。如小亚被划为两个行省,共纳白银 

900塔兰特(1塔兰特约合26公斤);巴比伦—亚述行省,缴银1000塔 

兰特;埃及行省缴银700塔兰特,纳谷物12万美狄姆诺斯(约合6240000 


… Page 59…

    公升);印度贡赋最重,须缴纳360塔兰特砂金,折合成白银,则为4680 

                                                                                ① 

    塔兰特。据希罗多德统计,各行省纳贡总数一年可达白银14560塔兰特 , 

    约合400吨。这是帝国进行战争的经济基础。 

         波斯有车兵、步兵、骑兵三兵种。车兵的装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