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威闯江湖-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间,血尽蛇死,蛇身软绵绵地自脖子滑下,少年意犹未尽的再吸几口,“噗”的一响,一颗圆滑蛇胆亦被他吸了出来。 
  “蛇胆有明目之效,吞了吧!”他心中忖道。 
  “咕”的一声吞下肚去,这时才有功夫好好打旦里手中的怪蛇。 
  蛇虽死,双目却仍圆睁着亮如宝石,口唇上直伸着两根触须,长约三寸,已渐渐变硬;全身细长无鳞,软若鱼骨,色泽赤艳火红,只有五尺多长。 
  少年眨着眼,沈思片刻,惊道:“哎唷,妈呀!这哪里是蛇?这不是血鳗吗? 
  要命……要命……“说着,将血鳗往浅溪中一丢,立即顺着溪流向谷口掠去。 
  谷口,也就是溪流的出口,宽不只五尺,高不足一丈,溪水至此,一落十丈,洒在悬壁下方的缓坡上,缓坡上森林如海,无穷尽的延展开去,正是那片天下驰名的“林海”。 
  此时已是初冬,林海枝头早已盖满冰雪,气温也在零度以下。只见少年自瀑布上方一跃而出,掠飞如乳燕归巢,轻飘飘地跃落在冰枝之上,毫不畏寒地展开身形,又在冰枝冰帽上纵跃如飞,如履平地,片刻功夫已奔出数里,跃落在一片冰原实地! 
  那地方隐在林海深处,像是个练武场,四周林木森森,一片静寂,呼啸的北风亦难掠拂,确是一处隐密所在。 
  少年对此地甚是熟悉,一跃下地,便觉全身满泛血红,只听他“唉!唉!” 
  地叹着、喘着,像是热极。又见他在雪地兜了一圈,忽得一计似的,双手一阵乱挖,三两下便挖出一个冰坑。 
  随后见他盘膝坐在坑中,又扒些冰雪埋在四周,瞑目凝神,调息运气。片刻之后,少年周身散发阵阵热气烟雾,而笼罩在他顶门上的雾气,非但不散,且渐似有质之体,泛出了桃红色光霞! 
  而埋在身外的冰雪,不一会逐渐消融,化成清水,再过盏茶功夫,清水滚滚沸腾气化,腾空飘散,只是周遭气温太低,水气飘出数尺,又都冻成了冰珠,纷纷落回地面,堆在少年五尺之外。 
  半个时辰过去,少年盘坐之处已见水气蒸乾,石地现出,而五尺之外却已堆砌了一圈冰墙,而他身上肤色赤红,桃红色雾气缭绕,更罩住他的全身。 
  少年似乎耐不住热,暴叱一声,双掌一抵,只见面前冰墙倒塌,雪地上也被挖了个大坑。 
  他迅速地移形换位,又以冰雪埋起身体,即使不移动,他附近的冰雪也一样被他散发的热力蒸乾。 
  不过有了前次经验,他如法泡制,连换了四次坐处,那股奇异的热力绝对被他吸收消化,肤色也变成浅红色,不再像初时那般吓人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心头大石才一放下,正待起身,低头忽见那原本缩在体内只有“落花生”一般大小的“命根子”,此刻竟又长成一条“虎鞭”,不由大大吃了一惊!。 
  少年大叹一口气,暗叫“要命!”一晃身,即跃登广场边上一株巨松,随手拉过横枝上一条透明晶亮的软索,熟练的打个活结,套在“虎鞭”及阴囊根部,随即上身一仰,翻下横枝,全身平平的悬在半空中,扭腰摆荡,竟像荡“秋千” 
  一般摆个不停。 
  摆荡一阵之后,他忽觉烦燥之极,忍不住扬声长啸起来! 
  这啸声清彻悠扬,气劲四射,足以穿云裂石,远远传扬开去,直上峰顶,不仅他周遭树木受震,枝上冰雪纷纷落下,连山顶的积雪也受到这阵声波的震动,“轰隆轰隆”的崩塌下来! 
  少年本想以啸声呼唤谷中的师父前来助他练功,哪知自顺食“血鳗”胆血之后,功力突然大增,只一阵长啸,竟引起雪崩,不由得吓了一跳,口中直叫着:“糟糕!”一翻身上了横枝,解开细索,匆匆在树洞中摸出一条黑短裤套在身上,以掩住那条尚未缩退的“虎鞭”,撑身跃登枝颠,向所在的石峰窄谷扑去。 
  这次他全力施为,身形如流星赶月,在冰雪枝头,星跳丸掷的一阵疾驰,转瞬已扑登瀑布之顶,窜入谷去。 
  不多时,“隆隆”声响渐大,大片冰雪滚滚而下,将少年方才练功的地方顿时掩埋了起来! 
  少年在谷中飞奔,口中大叫着“师父!”却未像往常一般有人应声。 
  少年心知有异,闪电般掠进潭边另一石洞,转过一块石壁,俊目疾扫,即望见洞后云床上端坐着一名道士打扮的老人,重髻高绾,须发如雪,面目清瘦,似仍入定未醒。 
  少年剑眉微蹙,悄声蹑脚走近,闪目瞧见道人身前放着一张白纸,甚觉诧异,取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字付吾徙玉虎知悉:余中年入道,道基不纯,终难大成。 
  因见汝异材夭生,元阳纯绝,根骨秀奇,乃向汝母索来为徙,欲以大清两仪降魔玄功,及少林外家秘典洗髓易筋经,内外兼施,复助之灵药,及余苦练近甲子之功力,为道家造就一金刚不坏之地仙也。 
  故六年以还,汝日受悬阴、鞭苔之苦,亦欣见玉杵日短,精关永固,还虚有日也!然此举究非吾徙精诚之志,亦有违汝李氏人子之道,背勃命,奈何! 
  近者,余功力锐减,道行大进,静中参悟,知余寿元即尽,仙辽匪遥,而汝命另有合遇,实非余所能左右矣!故余虽甚惜功散于重成之顷,未能助汝飞升紫府,然能为人间留一奇伟丈夫,亦足慰矣! 
  柜中古籍均道家宝典,盼汝熟渎!返家探母行道,当宜多积善功,少造杀孽,则他年龙华会上,或有相见之日矣!是嘱! 
  玄阳子道成绝笔原来这少年名李,名玉虎,与这榻上老道乃是师徒。 
  他此时展读遗书,看到“寿元即尽”一句,已不由双膝跪落,星目早滚滚流下两行热泪,及儿“绝笔”两字,更是大惊失色,如遭雷击。 
  他犹存万一之想,于是伸出颤抖的右手,去探他师父的鼻息及脉门,证实果如所言,师父已经“仙逝”,忍不住悲悲切切大喊一声“师父……”后嚎啕大哭起来,而胸中一股激动,脑中“轰”的一响,突然俯伏地上,昏绝过去。 
  按说以这少年李玉虎的修为,遽经丧师之痛,悲伤难抑,尚不至于晕厥,只不过今晨机缘巧合,他趁着其师尚未起身之顷,一时兴起顽皮之心,忘却告诫,不仅入潭玩水,更潜入水底,因而触怒了一条在潭底潜修的“千年血鳗”。那血鳗秉地热生成,性属纯阳,存活在热水潭底,皮质坚巩,刀剑难伤;加以生长环境艰困,百年才能长大半尺,如今这五尺多长的血鳗,最少也有上千年。 
  它居处一时遭侵,以为是口中美味,立即暴起发难,一口咬住李玉虎的胸口,想吸吮他的鲜血为食。熟料李玉虎身世奇特,也是秉纯阳之体,并经他师父玄阳子授以“太清两仪降魔玄功”,辅之佛门“洗髓易筋经神功”,日日悬阴鞭身,早是一身铜筋铁骨了! 
  血鳗一时性发,咬住玉虎胸肌,却不料偷鸡不着,反被李玉虎“以牙还牙”,咬破血鳗唯一致命的七寸要害,吞食了它的血、胆。 
  若是换了别人,一时吞下这么多“至阳、至热”的精英,必然内火焚身,早已化成一堆焦炭;但偏偏李玉虎所习的“太清两仪降魔玄功”,乃是道教仙人吕洞宾所创的秘艺,功夫练到火候,可神分阴、阳。“阳神”主外,管理一切动静一言行,“阴神”主内,管理一切内息衍化运行,端的神妙之极。 
  如在平时,李玉虎认出“血鳗”之后,凝神结合阴阳,全力运功,到了一定时候,不仅可将过热的阳气排出体外,而且可把血鳗之精华尽数吸收,使功力增加数倍;只可惜调息时间不够,又心念师父已过了督导他练功的时辰而迟迟未至,乃急于回谷探视,才使那至热之气,尚有小半未曾消化排除。 
  此时骤然发生这等意外变故,悲恸积激心神,致阴神也一时失去控制,导致热毒趁隙入脑,将他击昏倒地。 
  就在此时,洞外突然传进一阵娇声,道:“有人在吗?”片刻之后,一位貌美如花、颜容似玉的少女已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少女年约十六、七岁,黛眉、杏眼、瑶鼻、菱唇,体态小巧玲珑,头戴红凤帽,身着一套火红劲装,背插宝剑,腰挂锦囊,左臂弯还披着一件火狐皮的披风。 
  她灵活的杏眼一抹,瞧见洞中情景,惊“咦”地扬声道:“大师姊、二师姊,这里有人……“话声未落,风声飒飒,少女身畔已多出两人。 
  右边一个年纪较长,大约是大师姊,着一身银灰劲装,同色风帽、披风,右手提着一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