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7-黄帝内经素问-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 
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 
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 
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帝曰∶实者 
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 
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 
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 
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 
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 
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 
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 
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 
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 
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 
因四时多少高 
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 
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 
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 
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 
气乃来,是谓追之。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 
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 
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 
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 
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淬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 
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调经论∶隧(音遂)飧(音孙)燔(音烦)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属性: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 
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 
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 
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 
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 
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 
处,故命曰缪刺。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 
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邪客于手少阳之络, 
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 
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 
一,男子立已,女子有顷 
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 
已,刺外踝下三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 
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 
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 
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 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 
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 
已,刺三毛上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 
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 
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 
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 
为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 
一,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 
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 
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 
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邪客于足少阴之络, 
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缪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 
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 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 
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 
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挟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邪客于足少阳 
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治诸经刺之,所过者 
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 
已。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 
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 ,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 
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 
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