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头,或者把手上的刀放下。关键是在于转变观念,也就是转变念头。放下屠刀,
不在于屠刀的放下,而在于杀心念头的放下。放下恶的念头,树立善念;去恶向
善,才能成佛。  

  在《古尊宿语录》卷四八《佛照禅师奏对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很远很
远的过去,一个叫黑齿梵志的人,勤修法术学问,道德精进,获得五神通力,他
常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说法,听法的都是各路天神。一天,梵志讲法完毕,阎王
爷看着梵志哭泣起来。梵志很奇怪,问他出了什么事?阎罗王说:〃你命已尽,
七天后就要到地狱里来受我管辖了。我想帮你,也无能为力。听你说法,很感动,
真为你惋惜难过,因此流泪。〃梵志听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决心带着生死问
题去找佛陀。他想去见佛陀总不能两手空空,得带点礼物。可是送什么呢?想起
雪山生长着一种合欢梧桐花。这花不仅七彩纷呈,而且非常鲜艳美丽!那花生长
在雪山的悬崖下,凡人可望不可及,但他用神通,轻而易举采下两株,腾云驾雾
地赶到佛陀所居的灵山。  

  梵志见到佛陀,纳头便拜,说道:〃请佛救命!如何了脱生死?〃佛陀说:〃你
放下吧!〃黑齿梵志一听,吓了一跳,急忙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说:〃放下吧。〃
于是他又赶忙把右手中的那朵花也放下。佛陀又说:〃再放下!〃梵志说:〃实在
没有什么可放下了。〃佛陀说:〃我教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叫
你放下对花执著的念头。〃梵志听了佛陀的话,一下就开悟了。他保住了性命,
欢天喜地地走了。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什么道理来呢?放下生死的念头,不去
执著生死,当下就了脱生死。  

  禅宗常说:〃担水砍柴无非是道,身口意业皆是道场,行住坐卧无非佛事。〃
柏林禅寺提倡生活禅,目的使学佛者在生活中随时把握悟的契机,而不必非要坐
禅不可。悟在日常生活中,成佛也在日常生活中。按百丈怀海禅师的话说:〃未
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可知
从凡人入圣,由俗人成佛,其实你还是原来的你。成佛后的你〃不异旧时人〃。当
然也有变的地方,那就是你的意识,你的心境,你的精神,不但变了,而且你的
气质和本质也变化了。  

  成佛的境界,是人体的先天意识得到突发性的升华,出现认识上的飞跃!那
时,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三千世界,都与你精神的本质心的灵明觉知融为一
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知是三世诸佛与整个宇宙自然界消融在你心中,还
是你的心消融在感性世界中,你只感到二者本来是一。禅宗讲顿悟成佛,正是时
间的瞬间,突然领悟到人生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盘,二者
本来是一。这些矛盾的统一,不是逻辑性的,而是直觉感受和体悟。开悟其实就
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外界事物撞击心灵深处理性认识上的火花,使你感受到,
在这一刹那间,自己的身心似乎超越了一切时空和因果。过去、现在、未来似乎
溶在一起,不可分辨,也不用分辨,不再知道自己身心在何处(时空)和何所由
来(因果)。开悟也可以说是超越了一切物我界限,物我两忘,身心与宇宙完全
合为一体。除去一切时空、因果,〃我〃也就不存在了。证悟了〃万法缘起,自性
本空〃之理就是开悟。  

  修行就是在于一念,佛与众生的区别、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生死与涅盘的区
别、迷与悟的区别,都是在当下的这一念。所以,我们修行要从念头开始。我们
念佛的意义在哪里?你一天到晚叫阿弥陀佛干什么?有个老太婆,在家里念佛,
天天念啊,不停地念。她的孙子,在家里做作业,被老太婆叫得受不了。他就想
了一个办法,〃奶奶、奶奶〃一直叫,奶奶说:〃你叫我干什么呀?〃孙子不说话了,
又继续做作业。过一会儿,奶奶又念佛,他又叫奶奶、奶奶。。。。。。奶奶有些不耐
烦了:〃你在干什么?我在念佛!你叫我干什么呀?〃小孙子说:〃您看,我才叫
您几句,您就不耐烦了,就开始讨厌我了。您一天到晚,老是喊阿弥陀佛干什么
呀?阿弥陀佛会不会烦啊?〃  

  我们念佛是不是在老喊着佛啊?老喊他干什么?念佛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训练
我们散乱的心态,把自己的念头放在这一念上。通过这句佛号把妄想、烦恼、执
著的事情丢掉,然后使自己清净的心能和阿弥陀佛相应,训练自己的定力,开发
智慧,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往生西方,不是老叫阿弥陀佛。社会上有很多人,
对念佛的意义不明白,对念佛不理解:你们这些学佛的人老是叫着阿弥陀佛的名
字干什么呀?他不懂得念佛是为了达到内心的清净。

    在修学佛法里有六念法门:  

  1.念佛,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念十方三世一切佛。
念佛的意义主要是念佛的道德、慈悲。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仰慕佛的道德、慈
悲、智慧。。。。。。,通过对佛陀的恭敬,从中得到灵魂和智慧上的升华。老想着佛
干什么?主要是向佛看齐,向佛学习,这样就会净化我们的人生。  

  2.念法,通过学习经教之后,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3.念僧,念僧不是叫你们三天两头来看看柏林寺这两天有没有作佛事,给
师父搞些好吃的东西。念僧的目的在于亲近善知识,修学佛法。如果你不学佛法,
只懂得给师父买些好吃的东西,师父也很高兴,不过对你们修学上没有多少好处,
最多为自己种点福田。但亲近善知识的意义,不在这里。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学
习佛法,树立正知正见,这才是最重要的。  

  4.念戒,就是学戒、持戒、想着戒。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要明白事理。哪
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要有是非观念,要有分别心。有的人说,哎呀!
我们学佛法,不能有分别嘛。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学佛如果善恶不分,是非
不辨,自己掉进深渊里,还搞不清楚,那就太可怕了。学习佛法不仅要有分别心,
而且要有大是大非、大荣大辱、大得大失的心。学佛法要知哪些是真理?哪些是
错误?哪些是正道?哪些是邪魔外道?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是非不辨、善恶不分,
听了禅宗的两个公案,似是而非,一天到晚把不要分别挂在嘴上,这种人是最危
险、最糟糕的。自己走到邪路上去,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在深渊里,还叫别人
不要分别,跟着他跑,那是罪过!念戒要我们时刻注意,哪一些事应做,哪一些
事不应做。  

  5.念施,是布施,种福田。福田有恩田、净田、悲田三种。种福田不仅针
对三宝,还包括自己父母,有恩、无恩于我们的一切众生;还有那些贫穷、有困
难的人,我们应该以一种慈悲心去布施供养他们。所以,学佛的人,不仅仅是对
师父、三宝好。《普贤行愿品》的核心以众生为主。〃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即是
随顺供养诸佛,使众生欢喜者,则令如来欢喜〃。若能承事众生,即是承事如来;
尊重众生,就是尊重如来;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让众生欢喜,就是让如来欢
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有平等心,不起分别心,供养师父和供养众生一样,
寺庙是大家种福田的地方。比如盖庙、塑佛像,在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必
要为寺庙出一些钱,庙盖好后,为大众提供修学佛法的条件和环境。当然,盖庙
的意义,还是为社会和众生服务。寺庙脱离社会、脱离众生,寺庙存在的意义就
不大了。这是念施。  

  6.念天,念天不是叫你想着天上的福报那么好,哪一天自己能升到天上去,
跟天人享福报去,不是这样的。念天是说,要想到天上的人,他们能升天的原因,
是种下了福,通过念天,我们要修五戒十善,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为自己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盘,我皆往诣而亲近。】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