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契丹出兵,而是指伐来伐去,眼下在宋朝边境边缘活动,未来必然更加深入,使两国百姓产生诸多矛盾。

派人带了一些引火物,于夜晚打开关门出了雁门关,将这些山林一把火全部烧掉。这一烧还有一个好处,站在雁门关上向北眺望,一目了然。

上书后赵祯大喜,称嘉。

辽国不知道,这把火一烧,不仅将宋境内山林烧掉,也将契丹境内山林烧掉,百姓冬天怎么办。于是移文到代州,让刘永年将纵火盗交出来。这怎么交,刘永年理直气壮地说:“贼固有罪,然在我境,何管汝事?”

辽国那边不占理,于是不再复移文。

其二就是西夏那边发生的事。

狄青撤军回来,西夏满目苍荑,民不聊生,多处暴发叛乱。宋朝官员皆认为西北暂时会平安无事,可是西北官员却反映西夏在改军制,僭拟朝廷名号。

朝廷便派张宗道以赐谅祚生辰礼物为名,出使西夏询问。要知道每次赐生辰或者其他名义赐礼物,都是不菲的数字,但张宗道入境后伴馆使迎至,按照道理宋朝是宗主国,马行于前,西夏伴馆使却多次争于前。及坐,又刻意争坐东方。宗道不满,争之。

迎者道:“主人居左,礼之常也,天使何疑?”

宗道说:“宗道与夏主比肩以事天子,夏主若亲自前来,当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按照故事,宗道居上位。”

争久不决,迎者说:“君有几个脑袋,敢如此。”

宗道大笑道:“宗道只有一个脑袋,来日已别家人,今天你想要取宗道这颗脑袋,宗道死得其所,但你们夏国敢不敢?”

@文@迎者说道:“乃译者失词,我是说无两首耳。”

@人@宗道喝斥:“译者失词,何不斩译者?”

@书@这也没办法斩的,于是让宗道坐于上首,迎者又说:“二国之欢,有如鱼水。”

@屋@宗道道:“然,天朝,水也,夏国,鱼也,水可无鱼,鱼不可无水。”

西夏迎使无言以对。

刘永年就是刘美的孙子,有文武才,还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长军事,有勇力,胆略过人。宋朝与契丹曾发生过不愉快,契丹兵士用巨石将砦门堵上,刘永年带着兵士搬巨石,他一个人就将几百斤的大石头轻易的掷出去,契丹看到他的臂力,以为神,一个个惶恐不安地退去。

其实刘李两家家人皆不错,若说恶,也就是李玮的母亲。

赵顼看完后道:“此二良臣也。”

“如此,我就不会让你看了,宋朝不乏良臣,况且朝廷也褒奖过了的。”

“那是……”

“再想一想。”

“我想到了,按照陛下与元昊的盟约,接待我使当如契丹,坐于朵殿之上,位居上首。况且我朝帮助过李谅祚击败没藏讹庞,又是带着财帛赐礼,更加要恭敬。仍西夏使争道,又争上首之座,乃是西夏少主仍有不诡之心。”

“想中了一部分。”郑朗满意地点头。

若象这样继续教下去,能教上一个三四年,这个小宋神宗以后还是很可观的,最少以后不会落得谥号神(若是皇帝得神或者武谥号那可不妙了,前者暗喻神经兮兮,宋神宗,明神宗,武是指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更不好)。

但朝中有些大臣能坐视自己教这个将来的帝储?

因此郑朗今天抛出最猛的一剂药。

“契丹也就罢了,虽然渐渐没落,他们仍抱着最强国的梦想,就让他们继续沉睡在这个美梦里,继续堕落。”

赵顼哑然失笑。

“但为什么狄青前面一死,后面西夏又不开始安份?”

“狄青死得可惜也。”

“当真朝廷离开狄青,就不能巩卫边疆安全?”

“这……”

“狄青乃是最强声音,可是我朝整体却在积弱。积贫积弱才是我朝最大的时弊。”

“郑公,我不解。”

“有何不解?”

“积弱我知道,许多士大夫安于守成,不思进取,行为内敛,军事上更是不作为。因此我朝一年用三分之二的财政,养活最庞大的军队,却受困于契丹,遭侮于西夏。这乃是积弱。但何来积贫?”

“积贫分为两点,第一个乃是朝廷积贫。”郑朗说着递来几份奏折。

又要动工了。

郑朗写奏折,要求朝廷拨款,最后一年工程,比前年去年用款要少,但因为主体工程乃是黄河,许多堤岸要用石堤代替原有土堤,实际以前黄河中下游一些高坦的地区仍没有堤埽,一旦束水冲沙,也许水位线会比原有的高,郑朗也担心以后。尽管在冲沙,仍会有河沙沉淀下来,水位线会逐渐上升。除非对整个黄河中上游水土进行保护,但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朝廷有钱帛了,索性将堤岸全部加高加厚,延长此次河工的寿命。也增加了钱帛花费。

这一年依然会用掉六七千万缗钱帛。

若是庞籍在中书,也许会急一急,但考虑郑朗这次施工很人道的,不仅优待民夫,为了减少纠纷,耕地一一补偿,还有伙食,休息时间,节假日,工棚,昂贵工具,全部让朝廷承担。另外就是一条更人道的措施。施工时间多在秋后到初春这段时间,不是瘟疫盛行的时候。但这么多人札在一起,郑朗仍然担心会有传染性疾病发生。

因此又拨款,让百姓用盐水煮洗衣被,时常泡一个盐水澡,用石灰洒于工棚里,减少跳虱与细菌生存空间。有病死在工地上的,但数年下来,居然没有一次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政绩爱民,可是用钱帛堆起来的。

爱了民,民未必拼命施工,多少有些消积怠工,人的天性,郑朗也看得淡了,不过钱帛浪费却很严重。超支的原因就在于此。

然而韩琦不依不饶,超支可以,为什么超支这么多,朝廷没有钱帛了。

郑朗将账册一起交到中书,然后写了奏折,这么大的工程,谁有本事在四年就能估算出来?即便差几千万缗钱帛,也发行了五千万缗债券,还有一千万缗欠条。足以解决超支问题。

若是朝廷财政经营良好,是没有问题的,六千万债券欠条不需要朝廷拨款,还有施工前六千多万缗积余,朝廷只需在四年内产生一亿七千几百缗积余,便不会有财政压力。

若按庞籍富弼为首相时,完全可以实行。

第六埽有水灾,灾民移于工地,灾款也归于河工。陕西用兵,狄青得到大量便宜的牲畜,多少弥补了一些财政支出。还有一些灾害,但那一年没有灾害呢?

其实不能算的,与史上相比,第一个变化就是银行,第二个变化就是平安监,第三个变化就是南方。两广开发,户数已达到一百六十多万户,实际人口也翻了一番。包括两荆,一年足以为朝廷提高近千万缗的收入。至于解决南方许多地区耕地危机就不用说了,但这个对经济来说是隐形的,看不到的。税务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朝廷从中获得利益。

仅此三项开源,一年就可以为朝廷增加五千万缗的收益。

还有呢,南方多处有叛乱,还有盐政混乱严重,经郑朗治理后,这些现象已经不再发生。也为朝廷节约了经费。

更不要说郑朗与庞籍在中书里做了许多节流之举,裁兵,备粮,削官。

但要看。

第一个问题就出在赵祯身上,赵祯不会敛财,有了钱,便想办法多赏赐官员,或者减轻百姓税务,第二个便是首相的经营能力,一个国家紧一紧,一两千万缗钱轻易地就出来了,若松一松,再为了获得名声,让下面官吏轻徭薄敛,民心有了,国家财政却会吃紧。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再拨出六七千万缗钱给郑朗用于河工。

郑朗心中早就有数,司马光、王安石与蔡襄时常通信,怎能不知道呢?因此提前一个月向朝廷要求款项。就是为了预防后手的。

韩琦又回批,你说好两亿缗钱,为什么用成三亿缗钱。不行,要么今年竣工,我只能拨给你三千万缗钱,要么拖一年竣工。

蔡襄私信里却透露财政顶多是四千万,超过了,无论朝廷怎么挤,也挤不出来。若真差了六七千万缗,未必后年能缓得过来。也就是朝廷收入在下降,休想指望一年能有三千余万积余。

郑朗得知这条消息,又写了奏折,不行,黄河不能再拖下去,今年必须竣工。我虽超支,但发行国债弥补了这部分超支。若是一年年拖下去,黄河不能入济,再发生六塔河,第六埽,商胡埽决堤之事,就是你们中书的错。

若是仅郑朗一个人,也许说话当放屁了。

关健郑朗的力量并不比韩琦差,不是首相,可影响力没有几首相能及。曾公亮于是婉言上书,朝廷还是想想办法吧。这些年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