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好了,再誊抄到试卷上,那么主题思想表达清晰,试卷看得也清爽。虽然还有官吏誊抄,试卷不一定要求字写得有多漂亮,可必须要工整,否则小吏气恼之下,稍做篡改,又会影响成绩。等等。

以及心态。

考试前家长所做最多的事乃是鼓励,又是错误的,往往鼓励后的结果就是增加压力。相反的,不能增加压力,而是要松压,保持一颗平常心。所以有许多士子平时学问真的很好,郑朗也见得多,比如富弼,能说他学问不好吗?还有丁氏兄弟,但就是屡考不中。然而有的学子平时成绩不好,科考时却能一鸣惊人。除了碰对了试题外,就是这个心态问题。

郑朗先说两个养子,你们这个名次想殿试考中,那是不大可能。听得两个儿媳妇直皱眉头。不过郑朗话音一转,又说,但没有关系,你们已经考中了省试,以后我就能正大光明的让你们荫补。努力吧,能考好更好,考不好,中了省试,已经让我感到有面子了。

崔娴与杏儿气得拧郑朗胳膊。

其实就是松压。

郑朗这才看着李贵,说你更不错,但就是考中了状元,作为外戚,你又能如何?因此呢,殿试时不要想太多。

赵念奴也在翻眼睛。

李贵忽然说道:“郑公,若我能考好,能不能求你替我办一件事?”

李贵不知道的他真正身份,但这么多年,一直亦父亦师相处下来,心中隐隐地将郑朗当成自己父亲,也没有太拘束。

“什么事?”

“郑公,我想在殿试后迎娶狄咏家的娘子。”李贵说完,飞快地跑到郑苹与郑航身后,怕母亲揍他。

“不行。”崔娴第一个喝道。

自己女儿已经嫁给种家,郑朗的唯一亲生儿子再迎取武将女儿,这一家子与武将再也扯不清。而且郑朗与狄青亲若兄弟,狄咏之女比李贵则晚了一辈,辈份不合。虽辈份不重要,但前面才是很重要的。

郑朗略一失神。

狄青之英俊,天下闻名,其数子女个个清秀,最有名者就是狄青之子狄咏。赵顼的姐姐要嫁人,宋英宗替女儿寻找驸马,皆不如意,最后英宗问女儿要找什么样的人,他女儿指着狄咏说道,就要找象他这样的。英宗将狄咏喊到身边,看了半天,最后道:“你果然是人样子。”也就是论皮囊之好,狄咏之长相,无几男人能敌。人样子,在京城广为流传。不过这个小公主不能如愿,非是狄咏的身份不行,宋朝驸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狄咏早就成亲,都有了子女,难道堂堂的公主去狄家做小妾?郑朗也不行啊。

因此这个小公主只能黯然神伤。

那时他仅是皇宫中的一个侍卫,居然都让公主得了相思病,可见帅到什么地步,郑朗也认识,至少在相貌上,连狄青也不及。还有一件事,后来狄咏小妾生的女儿因为长得太漂亮,誉为京城第一美女子,差一点被选为皇后,可是被高滔滔拒绝。不是狄家门第不附,宋朝选皇后皆是从武将家选,至少狄家并不比向家弱。而是此女妈妈太多,狄咏小妾是她的妈妈,按照传统,狄咏正牌夫人也是她的妈妈,狄氏当然不是传闻中那个清河郡主,就是郡马也休想纳妾的。但因为是庶出的,在家中地位不大好,正好大哥家无女儿,狄咏又将此女送给大哥狄咨作为女儿,也就是狄咨夫人又成了她的妈妈,整三个妈妈,再加上是庶出女儿,太乱了。这一大家子作为外戚,后祸无穷,高滔滔不顾儿子暗恋,果然地没有将狄小娘子选到皇宫。

狄咏正牌夫人的女儿,郑朗一次未看到,但想来肯定不差的。

这时候还很小,才十四五岁,具体的郑朗也不清楚。

不知道怎么的让自己的儿子看到,暗恋上了。

赵念奴则追着李贵打,李贵在两个姐姐后面躲猫猫。

郑朗想了想,说道:“若你考得好,我就同意了。”

“官人。”

“郑公。”

几个女人一起惊诧地看着郑朗。

郑朗徐徐说道:“李贵乃是仁宗之孙,慈善会多有善名,还有我……虽姓李,若说没有忌惮那是不可能的。狄家渐渐没落,又是武将,并且还是那种无法掌多少兵权的小武将。虽娶了狄家女,制约李贵以后前程,但正是因为如此,少了忌惮,足以保障他的安全,平平安安才是真。”

司马光时常替郑朗出谋划策,郑朗不会变得腹黑,但多少受了一点儿影响,马上看出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贵跳起来,拉着郑朗胳膊肘儿,说道:“我就知道郑公对我最好了。”

郑朗有些发苦,我是你父亲,不对你好,那么谁能对你好?

一家人笑笑闹闹,席间都在拿李贵开玩笑,因此殿试前夕,气氛很是放松的。

殿试开始。

御集英殿唱榜,一共录取进士、明经诸科及第、出身、同出身、同学究出身四百八十七人。

裁减官员,科举名额同样压得很低。

状元是余中。

但接下来的名单让人颇感意外,非是郑濡与郑晏,两人考得很不错,虽几乎排到末尾了,可都获得了同进士出身。这个虽不及进士荣耀,但两个孩子才气不足,这一辈子估计都难中进士了。是另外一个人,李贵,居然考中第五名。有几个老臣对赵祯还有感情的,例如富弼,听到唱名,老眼中出现几滴泪花,喃喃道:“仁宗有后矣。”

郑朗却怀疑地看着赵顼,李贵中进士不是太难,但是这个名次,难道是赵顼弄了手脚?

一家三人全部中榜,全家人喜笑颜开。

随后郑家代李贵向狄家求亲,狄家应允,但不能马上成亲,因为还有三个小姑姑未嫁人。先是鲁国公主嫁人,嫁给了钱家的钱景臻。对这个小姑娘郑朗教导也很严厉的。她是宋朝有名的长寿公主,平安公主,可能因为母亲周氏比较市侩,没有教导好。金人南下时听到她是仁宗的女儿,马上释放。南宋建立,钱家在杭州一带有许多产业,因此钱家多次捐出财产给朝廷当军费。赵构对钱家与鲁国公主同样十分尊重。可是鲁国公主欲壑难填,上书道,妾虽近于饥窘,不敢妄所干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疠之余,得一望清光,虽死不恨。我家穷啊,饿肚子。天知道她家有多穷。因此皇上,你得再加点封赏吧。

但赵构居然答应了,每次给她儿子钱忱加官进爵,总是对外臣说:“这是特例,别人不要想(上以忱为沪川节度使,仍诏戚里不得援例)”

加到最后,使钱忱的头衔变成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这些官职,就是现在郑朗想求都未必能求到的。

老太太仍然不能满足,八十多岁了,仍柱着拐杖进宫替儿子求赏,将赵构逼得喊她老祖宗,老祖宗,该知足了,就放过朕吧。

如今再加上那个作监契股,钱家的势力,小鲁国一生肯定是无忧了。下嫁那天,赵念奴捧着自己父亲灵牌,放声大哭。高滔滔与赵顼唏嘘不己,与郑朗身份不能曝光,这些年带儿拖女的,赵念奴实际过得很苦。还有两个小公主因未到及笄之年,未能出嫁,可两个小公主找的夫婿也不差,永寿公主订的亲事乃是曹家的曹诗,宝寿公主订的亲事乃是郭家的郭献卿。郭家的力量也不可小视。三个公主所选的对象非是将门,就是功勋之后,并且还是三大权贵家族最嫡系的子弟。

这与作监没有多大关系了,三大家族那一家皆不会缺钱用,只要宋朝一天不倒,三大家不出不孝子弟,钱只能会越来越多。因此郑朗侍讲时,对屏风后高滔滔说了一句:“谢过太后。”

高滔滔有心了。

可以说在整个宋朝未婚排行榜上,这三个子弟足足能进入前五十名,不要说迎娶仁宗三个失势的女儿,就是迎娶嫡亲公主,也是绰绰有余。

四个孩子亲事一订,无论是赵念奴,或者是郑朗一家,都长松了一口气。

郑朗开始筹备夏粮。

但此次不同,拨出三百万缗钱,让东南发运使薛向于丹水中游建设粮仓储藏。

赵顼感到不解。

郑朗做了解释,不解释灾害,而是说军事。

丹水道十分重要,仍因为隔着莽苍的商山山脉,道路隔绝,武则天时曾经修葺过,不是很成功。后来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又修葺了丹水道,正是因为有此道的存在,东南漕运源源不断而来,虽成本高昂,但因为得到江南的供给,唐朝终于击败了安禄山与史思明。欧阳修也曾建议从此道将漕运发向关中,但被仁宗拒绝。

因为时隔多年,道路废芜,当年财政也紧迫,除非重新修葺道路,否则运输成本太高。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