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时间足矣。

就是到现在,梁乙埋还是不甘心,没有攻下古渭城,但他心中的想法是守住西使城,反攻龛谷兰州。

他有这个想法也不怪,龛谷兰州一带驻扎了许多宋军,可他手中兵力更多,仍然有近十万兵士,不仅他手中的兵力,龛谷后方就是西夏境内,梁太后已经在征集军队,准备对龛谷两面夹攻。

难的就是自己侄子那边的军队。

因此他昨天派人前去熙州城北对梁永能下令。宋军并没有真正封死梁永能的军队,东谷一道封死了,西上一道有安乡关与巴金堡两关,也许能拿下来,可后面有一支宋朝追兵,那是找死的。但还有一条道路,渡过黄河,自凤林古关北边的山道再抵兰州西南的黄河河畔,二渡黄河,哪里有一条小道,现在宋朝还没有完全控制,就是控制了,梁永能手中还有数万兵力,可以强攻下来,再抵兰州京玉关南侧,三渡黄河,也就是京玉关守兵逃跑的那条路线,逃向凉州。

这一行梁永能牺牲会十分惨重,但是无奈的事,隔着千山万壑,两军已经不能会合了。

实际这一战明为无功而返,若不能成功反击,已算是失败。

带着这种心情,梁乙埋下令道:“撤!”

数万大军疲惫地撤向北方。

看着西夏人徐徐撤退,古渭城头上响起一片欢呼声。

窦舜卿说道:“郑公,终于熬过来了。”

“是啊,然牺牲太过惨重。”郑朗叹息一声。

原来计划不是这样的,郑朗临来西北时,曾说过蕃候计划,七月西夏大军未至之时,召开蕃候大会,那么就会收买许多蕃人羌人部族,也会有更多的军队加入。

不过章楶提出了一个纯种。

当时郑朗愣了一下,以为章楶是指汉人,犯了大汉族主义。

接着章楶说了八个字,郑朗才会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这个纯种与种族无关,而是指军队的纯种性。

过去中国一统,汉唐不能算,那是秦隋土崩,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深入人心。北魏与刘宋之战也不能算,那是僵持。能算的只有五次收复战役,成功的例子是晋伐吴、隋伐南陈、宋征南唐,失败的例子就是赤壁与淝水战役。

晋朝伐吴成功,也借用了巴蜀的力量,但是晋朝统治了许多年后,并且主力军队是来自晋朝北方,因此军队构成比较干净。隋朝也是如此,宋朝更不用说了,甚至都没有动用钱越的力量。

反面的例子就是曹操与符坚。曹操赤壁一战,军队混杂,特别是水军多是来自刚刚征服的荆州兵力,一把火一烧,败得一塌涂地。符坚的军队更乱,因此朱序在后方一喊,秦军失败了,整个军队还没有交战,大败就出现。

章楶不是评价前面五战的得失,而是指蕃候计划,蕃候计划一旦执行,第一个能迅速甄别各族对宋朝的忠诚程度,特别是大敌当前,能便于以后识别扶持对象。第二个作用就是能得到一批军队。

但章楶认为是不妥的做法,就是得到一些军队,可不能上下齐心,军队混杂,有可能还会影响到整个宋军的战斗力。

对此,郑朗不置与否,章楶说法未必是对的,与纯种无关,关健乃是整合能力,例如后来的太祖,连山东土匪都迅速的整编,由是军队迅速扩张到一百多万,由是得到天下。抛开对错不谈,这个整合能力绝对是超过了蒋祖。同样的例子还有完颜阿骨打,他起兵之初,仅有三千人,但就是这个三千人,短短时间内,歼灭辽国,扩张到中原。其实这不仅是完颜阿骨打的军事能力,同样是可怕的整合能力。这两个例子,都与章楶的纯种无关。

然而郑朗确实也感到大敌当前,举行蕃候大会,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为改革,他被许多人怦击成激进冒险,这是不对的,实际郑朗骨子里十分地保守。

若激进,这些年郑朗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事。

由是蕃候大会推迟了。

但这一推迟,导致许多战士伤亡。也不能说章楶不对,虽有大量战士伤亡,却能保障胜利,风险性下降,也向河湟展示了宋军的战斗力,有了震慑力。在这个大方针带动下,郑朗甚至将王韶计划改动,直接出兵溪歌城,而不是借溪巴温之手,联手击败鬼章。

不过郑朗言传身教,保守派说仁,有的人是妇人之仁,有人是别有用心,郑朗不会妇人之仁,想要平定西北,必须付出大量牺牲,但大量的伤亡,特别是古渭城兵士伤亡了一半以上,还是让他很心痛。

太阳鲜红地升上天空,梁乙埋恶梦才刚刚开始。

从古渭城到西使城道路只有一百多里,周围是苍莽的群山崇岭,但不止是一条道路,还有许多崎岖的山道与外界沟通。

这些山道不适合大军行进,但能让小股部队开拨。自撤退起,一支支宋军从这些山道冒了出来,不停地对西夏军队进行骚扰。一旦西夏军队反扑,又迅速撤向后面的山林里,崎岖的山道不适合大部队行进,反而成了这些袭击的小股宋军最好的天然保障。

这种情形与当初的葫芦川战役很相似,虽没有那时危害性严重,却使得西夏军队步伐慢了下来,一百多里的道路,整整花了五天时间,梁乙埋才将大军带到西使城。

伤亡虽不大,却进一步地削弱了西夏兵士的士气。并且这一拖,周张二人与杨遂的军队击败梁永能后,成功会合,赶到古渭城。都知道西夏人失败了,各族首领也从郑朗口中得到一些蕃候的消息,打落水狗,不仅熙州一带的部族愿意,古渭城与秦州的各族也愿意。在他们支援下,宋军壮大到了近七万人。

郑朗亲自率领大军,徐徐来到西使城下。北面种谊又死死将汝遮谷道堵上。

这张大网终于收紧,将西夏军队包在一片很小的范围内。

从兵法上这种做法是很无理的,围三留一,宋军的做法容易让西夏人拼命,一旦军队成了哀军,逃命心切,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

但郑朗就这么做了。

因为西夏这支军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章楶说要保持纯种,西夏军队什么也不纯,这个弱点自始至终在放大。

两军于西使城下对峙,郑朗派人喊话,投降不杀。西夏人是回家心切,可是也得要命回家,以前宋朝不杀降俘政策这时就出现效果了,在四面包围中,因为宋兵的喊话,士气又进一步削减。

郑朗又让兵士指名道姓,让臧花麻投降,现在不投降,拿下西使城后,臧花麻下场必将与鬼章一家一样。

当然,这一喊未必会起作用,但能让梁乙埋对臧花麻产生疑心。

梁乙埋看到情形不妙,留下一部分兵力守护西使城,带着大部队杀向汝遮谷。但这时候许多宋军陆续从泾原路各州抵达到龛谷,章楶能抽出许多兵力防御汝遮谷一线。又提前在汝遮谷口构建了一道厚实的工事,连续攻击三天,梁乙埋都没有成功。直到这时,西夏才征集了五万大军赶赴天都山,到达龛谷最少还得好几天时间。

西使城下,郑朗给臧花麻下了最后通牒,臧花麻看到梁乙埋连汝遮谷防线都不能做到突破,心灰意冷。而且高永能将城中粮草烧掉,为了补充供给,梁乙埋从百姓手中搜刮粮食,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两边逼迫,臧花麻举城投降。

但他也知道,此时降与彼降,待遇已是两样。

郑朗带着大军入城,与臧花麻会面,也没有斥责,相反好言安慰。但是此一时非是彼一时,因为西夏人的搜刮,大量部族战士伤亡,城外许多部族向宋朝率先投降。郑朗有意地进行了扶持,以后西使城再也不是臧花麻的天下。臧花麻也知道,然而败军之将,还能提出什么条件?他唯唯诺诺的同时,嘴角露出苦瑟的笑容。

接下来郑朗又很客气的提出一个请求,让臧花麻主动将他的属下军队编入宋军中,向北挺进,与梁乙埋进行大会战。

最后郑朗问了一句:“臧花麻,你若感到为难,我不会强求。”

臧花麻又苦瑟地说道:“郑公,我同意。”

敢不同意?但献出西使城,又出兵攻击梁乙埋,以后不但手中势力削弱,而且只能与宋朝一抹黑走到底了。

郑朗动作很快,迅速将臧花麻手中的军队编入军队里,立即向北开拨。

梁乙埋得知西使城献降后,脸色巨变,并且这时候他也得到梁永能全军覆没的消息,不过他还没有想到会全军覆没。因为同时他也得到另一条消息,西夏五万大军不日赶赴到龛谷。

能逃出生天,只是注定要大败。

然而他又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军队的构成。现在梁乙埋手中的军队仍然很可观,特别是李清的部下,因为李清十分机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