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很简单?

想要一万斤糖,运二十万斤甘蔗过来,甘蔗不好,只能八千斤,好蔗可以一万两千斤。甜不甜也是你所选甘蔗决定下来的。

什么大户豪强,什么地方恶霸,看不见!

给蔗就有糖,不给蔗,吕夷简家来人也不管用。

“这法子好……”高若讷喃喃道。

郑朗微微一笑道:“本地所产之蔗,也有配给方案。不知道会有多少蔗过来,但本地各户在城中多有房产,有的人家还建有仓储,今年春天我就为此事做过商议。诸位来蔗,存于他们家中,记好份量,做好标记,制糖时运到作坊中,制出糖立即装船离开。为做补偿,本地所产蔗糖,计诸户储蔗数量计算分配。”

诸人再次愕然。

这样一来,蔗糖作坊岂不连修建仓储的本钱也省下一大笔?本地各户还不好有怨言,不但得到配给,他们本身就有契股在里面。

连甘蔗的本钱也省下来,外地之蔗皆是各户运来的,不制糖便罢,一制糖马上付钱,作坊什么也没有出,糖制好了,坐等着收钱。

王昭明默想此节,哑然失笑。

诸人也没有办法,谁叫人家做独门生意呢?可仔细想了一下,确实很公平。

以蔗配糖,就不存在任何欺压的行为,要么会在另一头,产好蔗的地方无非就那么几处,不可能到巴蜀,也不可能到岭南,也就是江浙一带,看看能不能从福建挤出一部分,那边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公正。然与这边无关。

连本地的配给,也是人家做出付出,才得到的。

没有说本地仓耗,这个有,可是蔗皮厚肉粗,时间又短,千分之一损耗就不正常了,能建仓库的人家也是一个有脸面的人,犯得着为一石甘蔗做下不好的事?是一百文,还是一百五十文?不值。

一个瘦瘦的中年人问道:“那么蔗做几何?”

刚才郑朗说过,会商议糖价,但不可能甘蔗送来,白给自己加工,肯定会计蔗价,那么新的问题来临,若自己花一缗钱买来十石,到芜湖却变成了一百文钱,岂不是亏大了?

郑朗说道:“制作成本你们也看到,除正常的黑砂糖制作外,还使用了一些配料,否则缸里不会有那么多糖渣。但成本与人工基本是固定的,蔗价却会浮动,多者价跌,少者价扬。蔗价根据你们蔗价的成本,作坊里再赚取一些损耗而定。你们给的蔗价越高,出的糖价越高。反之,给的价越低,出的价也越低。作为本人,还是希望价格稍低一些,价越低越好销售。正好,你们都在,有的所在地区正是产蔗地区,也知道蔗的价格。你们商议一下蔗价,以你们所计为标准,作坊再出糖价。这个举动也做后例,每年大家协商一下,共同议价。”

让他们自己作主蔗价?

高若讷不由狐疑起来,不怕他们说一石一缗钱?

忽然醒悟,高,实在是高!

其实什么蔗价都无所谓,十文钱一石,制出五斤糖,一斤糖收十文钱成本,往上一加,变成十二文。一百文一石,往上一回,每斤一百一十文。

区别还是有的,若是蔗差,制出糖量低,作坊赚的就会少。可敢不敢那样做,捞取了作坊一些小便宜,可配给的糖,恰是你运来甘蔗制出的糖,差蔗糖少糖份也会低,蔗糖不甜卖给谁?所以明知道越是良蔗,作坊赚的越多还偏要选良蔗。

是无解之题!

诸位商人也意会过来,那个瘦中年人喃喃道:“果然是状元之才。”

不是做生意,是在谋官,否则还有我们混的?早晚一统江湖,称霸商林!

是大家的心理作祟,只知道怎样为自己捞取好处,钻空子,却忽视了一件事,议策的简单易行!

开始商议蔗价。

有人所在的地区本身就产蔗,但蔗也有好坏,来之前有人刻意调查过,差蔗一缗钱能买到十五石以上,这个不予考虑的,好蔗价都在十一二石,四明蔗只有十石,还有运费,路上的损耗,以及江湖的风险,众人竞相购买必须使价格进一步上抬,等等,最后将价格定下来,八石蔗一缗钱。

好蔗肯定还是要亏一点的,但在大家哄抬之下,差蔗不敢用,必然会用次一点的蔗代替,更不可能全是四明蔗,也没有那么多产量。这也是一个比较公平的蔗价。

郑朗笑了笑,才将所有契股户带进作坊,有蔗价就要议售价。

好一会儿郑朗出来,道:“我们商议了一下,蔗糖可以分为雪糖、晶白、白、浅黄、中黄、深黄、浅褐、深褐八种,但考虑到细分,必然会产生纠纷,所以售价只分为三种,白、黄、褐,至于比例,虽然太平州不是产蔗良地,然而从种植时,就使用了大量饼肥,蔗种也是从四明运过来的,它的产量、甜度、出糖量比四明蔗不亚多少。”

说着一拍手,衙役又拿出来一根根甘蔗,让诸人看了看它的长度与粗度,用蔗刀削去表皮,递到大家手中,让大家尝。

这样做,会让诸人更能明白。

继续说道:“大约的出糖比不足百分之五点五,考虑到各位所提供的蔗种会有良莠不齐情况发生,本官将它定为百分之五计算。雪糖与晶白糖大约占去三成五,蔗好比重会更大,蔗差比例会更小。”

比较透明化,但利润最大的正是这两种蔗糖。

“白糖会占到两成半,黄糖大约占到两成半,褐糖一成左右。按各位提供蔗源供糖,制好后会按八个等份逐一交付,但计价时只计三个等分价格,白糖每斤四十五文,黄糖三十文,褐糖十五文。”

在里面经过反复计算,不能按照当地的甘蔗计算,标准要求过高,稍降一些档次,蔗源一缗钱八石,原始的糖价每斤在二十文,还有上层糖渣将会酿酒,这个与诸商户无关,以每石两百文交给朝廷,下层糖渣再搭配免费的蔗渣以每石二十文钱售给农民做肥料,基本能保住税务,劳力以及其他成本大约还需要三文钱。每斤蔗糖出来,大约有十二文利润。

已经很可观,仅当地就能带来二十多万缗钱收益,况且还有各地涌来的甘蔗,涌来的越多,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也可以加高价格,毕竟独此一家。

但让郑朗否决,出价低,售价就会低,销量才会可观,就是这样,一等的雪白糖最少能让商人售出一百文,在太平州能买下两斗米,两斤杭州茶,十斤猪肉,或者六七十个实惠无比的大包子,两人在小酒馆里大吃一顿,一件象样的新衣服,还是丝绸的衣料。

利润真相也会早晚传出,其他商人不服。这不是朝廷,就是朝廷专营,也不敢将纯利润加到百分之百以上。

至少现在诸位商人比较折服,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短时间黑砂糖就产生了变化,一定用了一些配料,在他们心中作坊的利润还下降了一些,大约每斤在七八文左右。

肯定要赚的,这种利润已经很低。就是再加十文钱,他们敢说不字?

又有一个中年人说道:“后一种糖价呢?”

也是他们关心的,不知会有多少价,有了它,可以对糖霜直接产生冲击。

糖霜多重哪,好的糖霜每斤以缗计算。

郑朗再次一笑,道:“那种糖我叫它冰糖。”

诸人想一想它的样子,琢磨一下,纷纷道:“好名字。”

“它会让诸人有些舍不得,想要制作它,必须用雪糖与晶白糖制作,还要经过再次过滤,混入蛋清,也就是刚才你们看到的,速度慢,效率低,只是不需要多长时间,仅是天冷之夜一夜之功。但考虑到雪糖的成本,鸡子的成本也不计较了。”

大家一起笑起来。

鸡子贵,又只摘取其中的蛋清,更贵。但这种糖接近每斤百文,鸡子实在不算什么。

“每斤冰糖要四到五两鸡子,诸位,太平州没有这么多鸡子,想制作,也要诸位从各地带来,但经过挥发后仅会存有半两左右的比例,它的售价每斤九十文。或者换另外一种方法,以自己所产蔗糖取前两等白糖制作,一斤三两的上等雪糖与半斤鸡子,与十文钱的成本税务,换一斤冰糖。”因为速度慢,无论那一种换法,每斤都有二十多文的利润。

但相比糖霜可怕的价格,这种冰糖的价格与利润可以忽略不计。

对遂宁等地糖户冲击也是必然的,先进的生产力早迟要代替落后的生产力。

但技术传出,遂宁因为蔗好,也会后来居上,超超芜湖,成为新的蔗糖基地。

大家轰然叫好。

无论那一种糖的价格,都让他们太满意了。

郑朗又说道:“天色不早,大家先休息一夜,明天冰糖会做好一部分,虽不及两月后的甜,但诸位可以带一些慰劳家人。”

“喏。”其实都很急,想回去收购甘蔗,但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