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几个高达数丈的金刚,好不容易绕到峰的西南方向,一个个一起拜伏于地,吓得屁滚尿流,连走路都走不起来了,况且登山。

郑朗只好站起来,带着衙役与士兵,走出人群。

看到一部分的百姓被金刚这一喝,吓得跑回来,立即吩咐祖仲孺率领士兵将后山包围,将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人群驱散。四金刚不是佛祖,也是得道的神仙,按照佛家的说法,他们没有本身,但有法身,还是万千的法身,可不是寻常的人凡夫俗子所见。如今法身不喜凡夫俗子见到他们,郑朗也是在依命行事。

但究竟什么原因,天知道了。

郑朗没有回来,人群中却响起更大的喧哗,一个个迅速将这个消息传递下去,然后敬畏地看着那块巨幔,许多百姓重新伏了下去,喃喃祈祷。

马仲甫拼命挠头,又问了富弼:“那四个金刚是怎么回事?”

弄得他腿软软的,都想跪下去。

富弼不回答。

马仲甫用力的抓住富弼的手,富弼无奈,只好低声在他耳边说:“是格物学。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其他的看你有没有本事过段时间从几位相公哪里得知。”

“这算什么答案。”

富弼看着场中惊恐不安的各个和尚们,他嘻嘻一乐,很解气。

郑朗这才走回场中,继续坐于高台,看着这个和尚,答道:“我信。”

“不可能!”

“我问你,何为佛?”

“佛陀也。”

“何为佛陀?”

“释迦牟尼,也可以指大彻大司,觉行穷满的人。”

“那我为什么不相信呢?释迦牟尼放弃了王位,出家修道。当时天竺有各种各样的修行方式,可释迦牟尼认为那皆不是道,又跑到雪山苦修了六年,每天只吃一个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但过了六年还没有找出真理,于是认为这样苦修也不是办法,下山来到恒河边,牧羊女供养了他很好的乳酪。释迦牟尼接受了营养,恢复体能。然后在菩萨树下禅定六天。”

这就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郑朗说得很简洁,但引来一片大和尚善哉善哉声。

“我再问你,释迦牟尼在菩萨树下证的是什么道?”

佛教万千经律论,还有无数戒律,仅六天,释迦牟尼不可能想这么多的,如果大和尚敢说,郑朗会用嘴巴子让他落荒而逃。佛教的理论是一步步完善起来,不但释迦牟尼本人,还有后来者的努力。当时释迦牟尼悟的也只是佛教大纲。

大和尚答道:“缘起性空。”

“不对,不仅是缘起性空,还有性空缘起。”郑朗怕老百姓听不明白,折过头朗声说道:“缘起就是世间没有独存性物事,没有常住不变物事,一切皆缘合所起。”

是不是很熟悉,其他道儒里也有类似的道理,就象地球,宇宙里有多少行星,可产生高级智慧生命的巧合能有多少?不要说高级智慧生命,就是类似地球的环境重力空气,机率都低得不能再低。有这个环境,造就人类的机率同样低得不能再低。说不定那一天人类自己折腾,就将自己折腾完了,宇宙里这个高级智慧生物成了绝种。

这就是缘合。

水无常开,兵无常势,这是兵家的言论,其实就是不住性。宋朝的环境与唐朝样不样?一些官员喜欢将过去的东西当作法例来搬来用,这就是不对的。

往大里说,过去的佛教也未必适用于现在,过去的儒教也未必适用宋代,元代明代。这就是郑朗在中庸书中说的与时俱进的道理。

继续说:“因为过去的种种,才造就今天我们的果。也许我在这里一辨,已经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前面的因在改变后面的果,想要拥有后面的果,我们今天的果又成了后面的因,想有便要放下,口袋空了才能装东西,空的越多装的东西才越多。相反越满装的越少,所以说自性不空就不能有。通俗一点,握紧拳头为缘起,放下拳头为性空,道家也说过类似的言论。因此不仅是缘起性空,还有性空缘起,两句要联在一起,这才是释迦牟尼所悟的大道。大和尚,你仅说了四个字,还要修行啊。所以释迦牟尼在证道之初又说过一句话,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不但人人可以成佛,连狗也可以成为周利盘陀伽。诸位知道不知道这个周利盘陀伽的事?”

大多数摇头。

郑朗说:“此人出家时,阿难不准,于是在山门外吵,佛在里面打坐听到后出来问为什么不收留他,阿难等人答曰五百年里此人与佛无缘。佛曰,你们只能看到五百年以内,却看不到以后,五百年前他是什么吗?是一条狗,在高山的吊足楼(天竺山的厕所)下吃大便,正好有人如厕,掉到它尾巴上,吓得落荒而逃,逃到一个罗汉墓前,尾巴一甩,将这个大便甩到罗汉墓前。这个罗汉墓正是我前世的墓,它用这个大便供养了我,所以与我有缘。因为是狗转世的,笨得无比,不但不会念经,佛让他念扫帚,他念了扫就忘了帚。但他拥有很大的神通,一次魔王将佛压在山下,他在后面一指,便将山推开了。连一条狗都可以成佛,况且是人。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断除无明,拂尘去垢,你我他,皆可以成佛。这样的佛,你说我相不相信?”

大和尚气苦,这样的佛不是佛陀,而是众生,人人,郑朗怎能不相信?

但百姓对郑朗所谓的相信不相信没有在意,相反,一起在询问周利盘陀伽的事迹。还有许多人感到愕然,用大便也能供养啊?

“去,连佛都没有弄明白,与我辨什么佛!”郑朗叱咤道。

空地的边角处一个妙龄女郎幽幽地问:“高郎,那个布幔后面是真有四金刚吗?”

“你也相信,这是那个小子装神弄怪的把戏!”青年人不屑地说。

“为什么它们能立在空中?”女郎问道。两人挤在东北角,离高台近,没有办法挤到西侧山峰下,只听到一些回来的百姓在纷纷传言,说四个金刚高达十丈,庄严无比的立在空中。但正面被金色布幔遮住,是看不到的。十丈夸张了,可从那晃动的影子能看出来,最少高达数丈,一块布无根无攀的也无法立在空中,况且四座高达数丈的金刚塑像。

“你还在想他。”

“高郎,为什么你不相信我,如今……”女郎看了看高台上的郑朗,又看了看人群中的一脸幸福状的江杏儿,这句话终没有说出来。我那有资格想人家,怕伤夫君的自尊心。

但心中怎能不后悔?

若当时,当时……当时她不可能想到的,就是想到,郑朗也未必能附身于彼郑朗身上。

不过两个人来到杭州,又做了一些事,却是郑朗没有想到。

青年人继续说道:“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些旁门邪道的本领,这是现在,他岁数还小,资历不足,不能挤身于两府。再过几年,他一旦挤身于两府,以他的小心眼与种种手段,我们还能不能在宋朝呆下去。”

女郎很黯然。

“西夏没有传言中那么苦,张元吴昊是一个落第的士子,我还是一个举人呢,为什么不能有所作为?”

如果郑朗有神通,听到这句话能活活将他掐死,不管怎么说,能逃到外国避难,但不能象张元吴昊那样伤害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不过你有这个本事么?

女郎没有答话,嫁鸡随鸡,可离开繁华的宋朝,投奔西夏,她心中难以丢舍。

两人声音小,没有他人听到,还以为是小两口在说悄悄话,更不会在意。倒是那一边郑朗几个妻妾有许多人关注。

江杏儿也在问:“娴儿,那个周利盘陀伽真是狗转世的吗?”

“周利盘陀伽的事我听到过一些。”

“大娘子,说来听听。”正好那个大和尚被郑朗说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退下之时,于是四儿与环儿好奇地问。

“我听到的故事与官人略有些不同,说这个大师天生很笨,他哥哥却很博学聪明,正好释迦牟尼来到舍卫国讲佛,哥哥就出家为比丘,盘陀伽被认为太笨,只好住在附近。他哥哥劝他去求阿难,阿难没有同意,全知的佛陀洞悉盘陀伽谦卑纯净的心,就在给孤独园要阿难替盘陀伽出家。阿难看他笨,教了他一个简单的偈颂,诸恶莫做,使自己免予邪恶的思想,众善奉行,莫执自我,正念、正知、正命,则能免于伤害、烦恼,这就是诸佛教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偈颂他也记不住。盘陀伽很伤心,将疑难告诉了佛陀,佛陀对他说,因为你上一世是一个过度骄傲的婆罗门学者,无情的抵毁其他学者教义,所以这一世要受缺乏智慧的痛苦。盘陀伽就问佛祖,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个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