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迎了过去。

狄青简单的将经过说了一遍。

王信与邵元节先后到达桥子谷。但两部仅能抽出不到五百名骑兵,还是凑出来的,即便是援助两城的士兵也不足一千人。

留给郑朗的时间不多,留给王信的时间也不多,听到斥候禀报后,王信做了一个决定,将军队一分为二,邵元节守在桥子谷南,他守在桥子谷北。两支军队分好,埋伏于山林间,野利旺荣逃军也就到了。

这一路逃得很是辛苦,狄青与苏克青率领着骑兵一直紧咬不放,逃到桥子谷时,仅剩下一千余军队。

忽然邵元节率领骑兵杀出,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野利旺荣的手下全部乱了,有的失去方向,四下胡乱逃跑。

野利旺荣身先士卒,勉强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谷北。

王信率军拦住去路。

拦也有拦的学问,从尾部拦,阻力最小,因为前方有生机,所以敌人不是反抗,而会选择逃跑,兵书中围三留一也就是这个道理。从中间拦,反抗会增加,但前方敌军继续逃跑,后方没有援助,会投降会反抗。从前方拦,能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可是失去了生机,反抗力度也最强。

邵元节正是从中后率领军队切进来的。

王信本来是想从中前部切进去,然后看到敌人情形,索性也赌了一把,于正前方将敌军截住。

一番惨战后,野利旺荣仅能率领五六百名士兵杀出重围。

此时官职最大的不是狄青,而是王信,王信接过指挥权,让邵元节与狄青搜捕四散的逃军,他与苏克青率军继续追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想给郑朗属下更多的立功机会。

一直追杀到芦关,前面离西夏控制境内不远,王信才停下脚步。

但野利旺荣身边只有两百来人,被杀惨了。其实不止的,有部分逃散的西夏军队若能躲过宋军重重搜捕,依然能逃回去。不过不会多,周围还有一些村寨百姓,既然留下来,都是不愿意投降元昊的羌户蕃户,这些蕃子十分凶悍,遇到大军无可奈何,象这些逃散的零碎士兵,又有家仇血恨,必然协助宋朝进行第二次击杀。

总之,此次野利旺荣最少会丢失三千人马,并且前后截获了近两千匹战马,其中一大半战马没有受到重伤,养一养,依然可以上战场。

唯独遗憾的没有捉住野利旺荣,不然最少能向元昊换回刘平与石元孙。

也算不错了,此人交给种师衡吧。

郑朗为他们洗尘,又写了第四封奏折。

延州官员失职,暂时没有过问,但三川口经过详细的进行了描述。

刘平虽被捉,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郑朗刻意将他若投降,会有什么后果,叙述了一遍,不然朝堂中诸多大佬不懂。

然后写了一些其他的事。

首先是乡兵,陛下不要怪我违反制度,鄜延路与西夏边境长达八九百里,但是总共能调动的兵力只有一万来人,这次西夏派了三千五百名士兵过来,如果派了三四万人过来,根本无法守得住。

朝廷援兵久久不到,我只能不顾制度,开仓拿着钱帛武器,在当地武装一万名蕃子,做为乡兵,拱卫鄜延路安全。

奏折很快到了京城,赵祯看到郑朗描述士兵跪下五龙川滩头痛哭失声之时,赵祯在中书省也哭了。

诸位宰相默不作声,郑朗虽立了功,但远不及刘平惨烈,想一想,一千几百名士兵,是如何抵抗十几万敌军数天攻击的?

太惨了。

郑朗奏折送走不久,孙全彬带着诏书到达,明诏郑朗代赵祯祭拜牺牲的将士。

再者就是一系列的赏赐,主要是昭奖数寨血战的勇士与烈士,但另一奖励让郑朗感到古怪,升迁卢守勤为鄜延钤辖。

钤辖一职掌管一州或一路军旅屯戌、营防、守御政令,郑朗问了一句:“卢守勤有什么功劳担当此职?”

孙全彬低声说道:“卢守勤告发延州通判计用章、都监李康伯拒绝执行命令,延州被围之初计用章不顾国家安危,又劝众人丢弃延州,退保鄜州,圣上动怒,马上还会有诏书下来,处罚计用章与李康伯。”

郑朗冷哼一声。

延州官员至今没有盘问,正等的这一时刻。

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延州城被围绕七日,看似英勇,其实元昊根本就没有想啃下延州城,原因是西夏人不善长攻城。

之所以围困,是为了围点打援。

击败刘平部后,元昊也想拿下延州城,那么此次出征将会更圆满。于是将三川口的十万余军队全部率领到延州城下。内侍出身的卢守勤害怕之下,对着范雍嚎淘大哭,然后建议李康伯出城向元昊求和。

说求和是假的,是准备献城降贼。

李康伯说道:“可以死难,不可以出城见贼。”

开始都监李康伯也犯下一系列错误,但这次表现很清醒。

范雍无奈,说明他动了心!

还好,没有彻底动心,向通判计用章问计,计用章说:“在下早就劝相公修补城墙,做好防备,相公不听,如今只好以死报国,可惜一城的老幼无辜都要陪我们惨死。相公上对不起天子,下对不起百姓。”

不但延州城没有修,鄜州城也没有修。和平承久,两座重城城墙都有严重的问题。

计用章只说了一个方面,延州城墙完好无缺,刘平就不会十分担心,也不用赶得那么急,甚至不会发生三川口惨战。

直到元昊退兵,范雍才开始抢修延州城墙。

能有什么好办法,战吧,准备以死徇国,报效国家与天子。

范雍无奈,只能让城中的百姓穿上盔甲,握着长枪,与仅有的几百名士兵站立在城墙上,作为疑兵。又向着延州城外的嘉岭山磕了几个响头,祈求嘉岭山神保佑这一城百姓。

城外的元昊军队正在休息,三川口之战打得苦逼,要恢复一下体力与士气,只能准备第二天攻城。

神奇的事发生了。

天空中降下一些东西,先是很小很轻,很快很大很重。

这时都到了正月下旬,天居然降下大雪!

是延州城内发生的情况。

元昊的情况是从俘虏嘴中得知的,西夏军队不善长攻城,范雍让百姓穿上盔甲,让元昊摸不清城中底细。而且轻装而来,衣服单薄,供给不足,又担心宋朝他路援军到达。

经过三川口血战,西夏军队虽胜,士气低落,这时若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宋军到达,天寒地冻,自己这支军队将会全军覆灭。

于是左思右虑之下,下令撤军。

这是范雍在此战中唯一的亮点,关健时候顶住压力,没有降敌,也没有抛弃延州军民逃跑,用百姓做了疑兵也起到一些作用。

天亮的时候,深陷于恐惧与悲伤的延州百姓突然发现西夏军队已经无影无踪。一城之内,全城皆是哭声。

范雍高兴之下,甚至向朝廷报告了山神灵验,不但降下大雪,还使敌人望城上守军如鬼物,畏惧之下才退的兵。这样的文臣作为战区总司令员,害不害死人!赵祯也好玩,降诏封嘉岭山神为威显公。

郑朗又问了一句:“陛下就相信了吗?”

孙全彬再次小声地说:“他也是内侍,还有其子在御药院……”

“知道了。”

郑朗将延州城中几个大佬召集,沉声说道:“我来西北,不是为了主持鄜延路军务,是为了查三川口战役的真相,以及诸位官员的失误,供朝廷参考。时至今天,基本查清楚了。三川口之失,李士彬与刘平作为前线指挥,轻敌,是失误之一。但刘平血战三川口,被抓俘后宁死不屈,痛骂狗贼,功已远大于过。”

“不是啊。”孙全彬奇怪地问:“他与进入敌军与敌人约和被捉。”

“是谁说的?”

“我说的。”王信道。

“为什么要这么说?”

“数千战士因为他的命令,牺牲于三川口,为什么不自杀,让敌人抓捕?”

在座的人几乎都冒了一些细汗,但没有这份血性,怎么能成为勇将?郑朗徐徐道:“延州与保安军能保住,是因为刘太尉与诸位将士的拼博,让元昊心寒,而且被捉后,他与石元孙没有屈服,痛骂元昊,这也是对朝廷的忠心。休说刘太尉,当年杨业那么英勇,还让契丹人捉住了。王将军,刘太尉是人,不是神。你想一想,若是刘太尉降敌,我方虚实刘太尉全部得知,告诉了元昊,会是什么后果?”

王信不能言。

郑朗也不想在这话题上纠缠下去,继续说道:“朝廷也有失误,迟迟不见援军,造成延州兵力稀少。故此陛下下罪己诏,但过错最大的是杨偕,正是他的所谓霍去病与李靖,使朝廷产生误导,连夏竦的募集乡兵,拱卫西北实力的提议都不得通过。”

皇上也错了,就是郑朗这句话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