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的治理与改革-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业,各学校都在办好多企业,这些企业是不是符合大学的理念?我个人认为是不符合的。中国的大学办那么多的产业,它不符合大学理念的。一个大学一旦和赢利性行为搅在一块,它正常的目标就会被违背、被偏离。

    那还有一点我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这个简单地说,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从外部约束大学,真正的为它的目标而奋斗。一种办法就是政府管制,就像我们国家现在,什么都是由政府,什么专业可以授予学位,招多少学生,收多少学费;另一种是市场竞争,学校不受政府那么多管制,但学校之间有高度的竞争。欧洲的体制,就是第一类政府管制体制。美国的体制就是第二类,所以我现在要给大家引证的一个研究也是与这个有关。美国耶鲁大学的法学院教授汉瑞·汗思曼教授,他做了一个研究。他的问题是说,大学产生于欧洲,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上个世纪20世纪初期以前,欧洲的大学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年,或者二战之后,美国的大学把欧洲的大学远远抛在后面。

    我给大家引证两个数字,一个好比说,在1921至1930年十年间,诺贝尔科学奖,这是硬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这三项,欧洲有23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美国只有四个。但到1989年至1998年的这十年间,欧洲总共拿到13个,美国拿到26个。在二战之前,大量的美国人去欧洲留学,但是在今天欧洲去美国留学的人数是美国去欧洲留学人数的两倍半,美国的大学在全世界的大学,绝对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为什么?有人说因为美国富,美国经济增长水平高,所以美国政府有钱,美国社会有钱,他认为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美国大学靠竞争,欧洲大学靠管制。因为一有竞争,学校之间人才流动就会起来了,最优秀的人才就能够得到最合适的位置,所以激发每个人都去努力,在美国,大学教授的生产率比欧洲高得多,像欧洲没有竞争,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教授都是政府规定好的,像法国、意大利,最后得到什么结果呢?我在哪儿当教授都一样!我一旦拿到工作之后,我就旱涝保收了,我干嘛好好努力。所以欧洲的学者它的生产率在大幅度下降。

    我想未来这也是中国应该考虑的问题,简单地说,我们中国也应该是靠一千多所大学之间的竞争,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是靠政府的管制,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有人担心,说政府不管了,大学都卖牌子了,但是大家看一下,为什么现在卖牌子?就因为政府管制,其实政府不管了,卖牌子你就混不下去了,你现在卖牌子,政府不断给你分名额,你老有牌子可卖,真正竞争之后,你卖牌子,好啊,你卖啊,你能卖几年,卖几年之后,没人要了,那你这个学校就完蛋了。所以大家看,美国大学对品牌的关注,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欧洲的大学。像罗马大学,也是很古老的大学,大家可能前一段看到报纸上登的,他的学生招到多少呢?连座位都没有,到电影院上课。所以我想,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张维迎:那我觉得非常地乐观,如果中国的大学真正现在实行像我刚才讲这种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想就仅仅可能不再近亲繁殖,不再留本院系的学生这一项,它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国家每年再增加几百亿的投资。中国有一千多所大学,北大、清华鹤立鸡群你们同意吗?同意。我希望不得罪你们,这是不好的现象,这是不正常的。一个产业里面,有一千多家企业的话,不相上下的至少应该有十几、二十家,怎么能够只有两家,剩下的马上就掉了一个档次,掉了一个数量级,就因为我们大学没有竞争,我们大学都是家族化的企业。如果我们这一千多所大学,互相招聘,人才流动开了,那大家可以想想这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多大,包括我们大学之间的合作,过去政府鼓励大学合作,能合作起来吗?不可能,大学给你一个基金,50万,结果两个学校都申请,最后说你们俩合作吧?实际上结果是什么?每人分了25万回家了,哪有什么合作。大学的合作一定是大学教授之间学术的交流,兴趣的吻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对中国大学做这样的改革,那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我觉得就会发展的非常好,以后大家不要想说,我毕业后一定要去美国拿一个学位才值钱,中国大学也会出现和美国的大学学位一样值钱,但是这就是我们必须真正的去改革。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维迎教授,那我想就像张维迎教授自己刚才提到的,北大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位置,但是处于这样的位置,还具有这样的反思的精神和勇气,实在是值得钦佩。然而,关于北大还有整个中国大学改革您提出的这些理念,还有具体的措施,是否行得通我们还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先来看一下网友的提问,我收集到的,有一位网友,网名叫“形势逼人”。他说,张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只问您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学改革并不是今年才有,更不是最近才有,那为什么之前的那么多次努力,并没有真正的实效,这一次您对北大改革的胜算又有多少?

    张维迎:我想北大改革绝对不会失败,当然我们能够多么快的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我现在还不敢很准确地说。为什么过去的好多改革不能成功?就是它思路不对,它不知道它改革究竟为什么。你比如说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些学校做的很激进,所有的教授就地卧倒,每三年评你一次,这怎么可能。我们所有的人都坐下来,我们评我自己谁再继续上去,不可能。你要评一部分人招一部分人,有另一部分人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位置,他与这个利益不是特别相关的,他才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决策来。那如果说每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然后我们就是靠这样去来办大学,这就不对。所以我说北大之所以我现在充满信心,就是我们这个方案,既考虑了长远的一个目标,又考虑了现实的特殊情况,比如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盖大楼,盖大楼我们有承重墙,我们也有隔离板,承重墙是不能动的,你必须事先设计好,但是隔离板,每个院系可能情况不一样,那我就是说可以动的。好比说我们试用期究竟多少年,我说未来试用期就六七年,现在的试用期很长,为什么?照顾现有的这个情况,当然我们会把试用期逐步逐步地缩短,现在好比说你在讲师位置上六年,副教授位置上有九年,以后可能讲师副教授,加起来也就可能是九年。所以我想是北大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我们这个体制设计更符合大学本身的理念和大学的逻辑。过去的改革设计我觉得好多是不符合这个。尤其我一开始讲的,大学的这种特点,它的产品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对大学本身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而简单的照搬市场上好比企业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有问题,还有些院系,说我要由教授们选院长,那就可能不合适的。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一定有足够的权利,不是说民主好,民主有时候不好的。李远哲去台湾以后干了什么?就是说什么都搞民主选举,所以台湾的大学改革一塌糊涂,台湾的大学现在都是党派控制,这个院里面有民进党、有国民党,所以经常打起来,这不好的。

    主持人:我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看看在场的同学有什么问题?

    观众:张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您演讲的内容是北大改革对高等教育的意义,但是北大的改革稿名称却叫做《北京大学教师升迁和改革方案》,就是一个大学,除了教师以外还有很大量的行政人员或者是后勤人员,对这一部分的人员,您是不是也有一个改革方案?但是在以前的讨论或者是改革中,好像对这部分人却只字未提,那么请问您这个改革方案可不可以打个比方就是说,吃柿子捡软的捏。像您这样改革下去,会不会大家都不敢做大学老师了,因为这样惶惶不可终日,都有一种危机感,而做行政人员却很舒服,只求无大过,便可以一直干到老。

    张维迎:你说这个非常有意思,首先我从你后面的话开始,这个很简单,现在北大只要不愿意当老师的转向行政,保证全盘接收。全给你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