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扬传-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午也无了什么事,李扬领了刘一买了些纸墨分别去回访了汉阳县令以及武昌县令,互赠了笔墨后也婉转的相告明日需下流南上任去,二县令皆是不舍,又是互勉了几句便告辞了。

五月十三日,李扬自喀秋莎房里出来,身后随着容光焕发的碧眼美人,一颦一笑俱是动人心魄,一摇一动全为风情万种,虽是笼了皂纱却是难以掩去绝世的风华。

去拜了小荷时,李扬被小荷狠狠的掐了一把,唤过喀秋莎说道:“妹妹,如今可是我们姊妹当中最美的,往日里瞧着朵儿妹妹最佳,如今一瞧妹妹也是不许想让,真是难分高下。”说完见朵儿脸上迷然,却真的走到一起上下看了。心中暗道,真是糊涂的人!

小荷这话说的有些露了骨,喀秋莎身子一怔忙将头低下有些委屈,却是不敢言语,太真尚小左右乱看,直言道:“还是朵儿阿姊美些。”又瞧了喀秋莎,“妹妹今日到是与往里有些不同,凭空多添了几分颜色。”也不知道明白了什么,忽脸红红的吐了舌头,用手绞了衣襟不语。

李扬一拍后脑差些就叫出声了,这才是一年,如后的日子可是怎么过呀。

说说笑笑等各房的丫头收拾好了,众人知会了柳叶儿,一群人去了津口,雇了条大船,这次却是挂了钦授河清乡君的招牌,直接逆流而上大江,过岳州穿洞庭,下湘水接漓水,一路之上也未去游玩,皆是过眼观花,只看了二岸的风景,就是这廖廖数眼也是让长在大江以北的众人开足了眼界,各各无事齐聚了船头,指指点点,赏江花叹风月,也是其乐融融不亦悦乎。每逢这时,船工,侍卫都是无心赏花,齐齐的看着五位天仙的人儿不知身在何处。直到忽一日有人看到船上的绝色风景,便心痒难奈的顺船跟着,但看到船头上的灯照以及拔刀怒视的侍卫,便灰头灰脑的跑开了,而湘江之上踪现五仙女的话头却是传了开来,引得众多文雅之士整日徘徊于此,希能望上一望。

五月二十一日,终是到了梧州,下了船改陆路坐了马车,由十三侍卫相护,又在梧州请了镖师的游侠二十人,一路向南朝春州驶去。

走到了这里离春州已是不远,这心于是就放下了,每日行个百里就早早的寻了寨子住下,倒是能好好的品味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虽是听说这里多为俚人,但南下之唐人也为不少,且相杂混住都成了熟俚,那传说中的生俚却是听人说或是渡了海去了崖州或是逃入了西边的群山中。

一路看景一路慢游,还是在二十五日午间到了春州,到了驿站安顿了下来,李扬穿了章服去拜见了何刺史,这何使君今年已是五十有余,但看上去却像老朽,见李扬如此年少不免稀奇,又叹自己三十中了明经,授了主簿,转眼尽二十余载才爬到了这下州的剌史,眼看着五月吏评将至,也不知能不能离天颜近些,哪怕回京做个下品的郎官也是愿意之极。

李扬忙宽慰道:“使君大人何来如此感言,下官倒是瞧着春州民风淳朴,憨厚老实,实为顺民。又加之风景如画,一派田园好风光。”

那何刺史笑道:“李县令倒是看的开,这民风淳朴到是不假,但发起疯了却是着实可怕,风景如画也是不错,只是雨季一到,怕是有的愁了。”

“这是为何,请使君告个端详。”李扬知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开口问道。

“你自己慢慢的细品吧!本官所说也是一言之偏,看不得全貌,凡事需自已亲身才行。”这何刺史竟是不说,只是端了茶水相邀。

李扬心中不快,但也不便表露出来,喝了三通茶水,但告辞了。

那何刺史却是瞧了李扬的背影摇头不已,真是年少不怕险呀,也不知得罪了谁位,竟被放在此地,还好,不是让你去崖、儋之地,要是到了那里,怕是哭都哭不出来了。哎,等过了明年此时就你的好瞧的了。

李所闷闷的回了驿站,将话分与众人说了,小荷等女子有些不放心道:“听那使君所言必不太平,不如我们回去吧,哪怕是过的苦些也总比受惊害怕好些。”

“主母说的有些道理,但依老朽所言还需去上一去,旁人说的也许未必是假,但也未必是真!凡事因人而议。”李苍头到是想鼓励李扬。

刘一沉着脸道:“老爷怕甚,无非不是些土鸡瓦鸡之辈来使此小绊子,老爷是堂堂的县令,难不成还怕了这淳仆的百姓!”

“凡事自有李流南,不需由我这弱女子多说什么!”在柳叶儿那里听到的却是这些。

李扬听后笑了笑却是未说什么,这让小荷的心中暗叹一声,夫君哪里都好,就是有了主意任谁说都不会轻易的更改,于是将头依了李扬的肩上幽幽的说道:“即是有了主意,那夫君便去做吧,妾身随着就是了。”

这时驿站有人唤道:“哪位是流南县明府,鄙人流南丞冯进求见。”

李扬听到忙请了进来,分了宾主坐下,见这冯县丞是四十上下的官员,脸色有些发黑,小眼,直鼻且颧骨高突,进门便四下乱看,给人已狡猾之感。

“听闻李县令今日到了,下官便急着赶来相迎,路上难走了些,所以耽了些时辰,还望明府见谅。”冯进拱手说道。

李扬笑笑回礼:“哪里,哪里,冯县丞客气了,本官也是刚到,稍事休息便望流南而去。冯县丞来的正好,与本官用了饭后,等何使君派人过来相送,你我便一并而行吧。”

“哦,那下官就等着了。”

等未时三刻,何使君遣了别驾带着兼掌司功事的司仓参军事,来到驿站送李扬赴任,那别驾倒是随和的很,与李扬见礼后,谈笑风声自是个妙人,又瞧了别院里挂着清河乡君的牌子,便问道:“这乡君怎么与李县令一同来了?”

“这也是内人!”李扬自是说了,却将个别驾惊了一跳。

第一百九十九章  流南

别驾听说清河乡君是李扬的妻妾,但便打消了去拜见的念头,本就是女眷只因身有爵位,相见也是尽下地主之谊别无他事。于是看了吏部与李扬开戡的任职文书便说道:“李县令应是早一日到来,今日上任却是晚了些。”

“陈上佐,只因下官在路上遇袭担搁了数日,才误了期限。这里有沔州刺史、汉阳县令与武昌县令的签发送往吏部的文牒拓本,以及下官的告罪文书,请上佐验看。”李扬忙唤了丫头去李苍头那里取过文书将于别驾。

“嗯,这样就好,省的本官与使君难做。”别驾看完点头称是,“那本官就据实上报了。”

又是谈论了一些闲话,见下人们收拾妥当,女眷皆已坐了车中等候,几人便骑了马往流南县而去。

流南县早为南朝梁置,原属新宁郡。前朝开皇十八年改名南流县,大业初废,并铜陵,本朝武德四年复置改为流南县,一直被领春州。

自出阳春县西北约三十里,见坐北向南之土城,城长约一里。走到近前见城高十丈,为泥土堆筑而成,未挂片砖,正南有砖包的城门,门上刻字为流南二字,城上建楼,为二层结构,檐角突出,挂风铃而顺风作响。城下有宽十丈的护城渠,自引甘婪水入内,环城而过。(部分资料摘自网格)

百姓自城外土道大路进出城门,服装各类,或有大袍的唐人,也有短襟赤腿文身刺面的俚人。自城外搭挂泥砌石块的低矮房舍,皆为贫苦困顿之人居家的所在。

早有流南一干官吏于城门口相迎,见骑马之人踏踏而行,忙上前作揖道:“见过上佐,见过县丞,敢问新到的明府接到了吗?”

别驾于马上还礼,指了李扬道:“这便为新到的李县令,望诸位齐心协力辅佐。”

“见过诸位同撩,本官云州李扬,不才添为贵县之令,实是惶恐。日后如有差池,还望诸位指教。”李扬下马拱手回道。

“哪里,哪里。明府说的过了。”冯县丞也是跳下马笑而陪着。

众人见过自是往城里相迎,顺铺石的大道朝北直走,见一照壁说到了,从旁边绕过,就瞧着县府门前上写流南县治的匾的头门之下,着绿袍的老朽旧县令颤幽幽的过来见礼道:“新县令在哪里?本官在此等候多时了。”却是那送往的原县令。

开了仪门将李扬迎来入了上挂亲民堂的大堂所在,别驾又是重新正式的介绍了一次,新旧县令交接了信印,又命录事,各房佐、吏员过来重新参拜过后,别驾谢绝了李扬的挽留,便领那满心欢喜的老县令而去,将兼掌司功事的司仓参军事留在此处,替新到的县令梳理解惑。

这便赴任了,李扬将小荷等妻妾安置到内宅后,便领了李苍头与刘一、刘二,由冯县丞带着将这个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