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手而去。

□男人的七种变化
《塔木德》将男人的一生分成七种变化:

1。1 岁时是国王——家人都围在他身边,像服侍国王般照顾得无微不
至。
2。两岁时是猪——在泥巴里跑跳、游戏。
3。 10 岁时是小羊——无忧无虑地欢笑、跳跃。
4。 18 岁时是雄壮的马——长得魁梧奇伟,希望人人都知道他力大无

穷。

5。结婚后是驴子——背负“家庭”的重担,低头卖力地缓步前进。
6。中年时是狗——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摇尾奉承,乞求他人的善行。
7。老迈之后是猴——行为与孩童无异,但再也没有人想理会他。
《塔木德》确实是智慧的经典,短短七句话六种动物将男人一生的喜怒
哀乐概括得恰如其分。
1 岁的时候,不光全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即使是亲朋好友也免不了受
“牵连”,一要来夸夸孩子漂亮,二要来庆贺庆贺。倘若能够生个聪明漂亮
的孩子,那父母可就荣耀了,既证明了自己也若孩子般漂亮(有其父必有其
子),也活跃了家庭气氛,但从此欢乐不断、麻烦不断。值得一提的是,爷
爷奶奶抚养孩子的话,很容易将孩子宠成真正的“小皇帝”,再加上一对夫
妇只生一个,父母也对孩子百般溺爱,结果造成孩子从小就养成好逸恶劳、
娇生惯养的习惯,懒惰、自私、无理成了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
所作为吗?最令父母伤心的是,从小受溺爱的孩子,长大根本不懂得体贴父
母和尊老爱幼,大多唯我独尊。中国有句俗话:“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
弟少伟男”,所以为了孩子,请千万别溺爱孩子!

两岁时的孩子在泥巴里跑跳、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这些户外活动既
假炼了身体,又开发了智力,对孩子大有益处。但是,乐极生悲,这时的孩
子最容易生病和出现生命危险,每一个简单的动作中部隐藏着危险,父母万
不可掉以轻心。

10 岁时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时期,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美好的童趣使
任何人都想留住这段人生的金季。只是那时我们还太年轻,许多往事早已随
岁月逝去,能留下的只有几张模糊的照片。这个时候的孩子的记忆力很强、
求知欲旺盛,父母既要千方百计开启孩子的智力,又要培养孩子的性格、礼
貌修养、爱心以及责任心,“少年学的好比石头上刻的”。

18 岁的男孩天不怕地不怕,所谓“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大多是这个年龄。
这个时候孩子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最强,父母一定要避免家长式教育,同时
要鼓励孩子敢于冒险的意识,以及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国外的青年18 岁就
必须独立,很值得国人学习。

结婚意味着浪漫时光的结束和繁琐生活的开始,当上爸爸的人宛如负重
的驴,做一个男人真难。

中年人挣钱真不容易,确实像摇尾乞怜的狗一般,中国许多有才华的中
青年学者都被淹没在繁重的家务和艰难的生活中,间或个别人信心不倒,但
往往只能在晚上的台灯下工作,这岂有身体不出毛病之理?这才真是男人的
悲哀。

人上老年,大多心理变态,最难与其相处,唯有孩子是他们最不讨厌的,
这就是真正的天伦之乐。其实,棋琴书画,散发余热也不失是一种幸福,可
惜的是那些中年丧子、无儿无女的老人,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了。

犹太人的七句话引发出笔者如此多的感慨,但愿读者不要感觉啰嗦。中
国人也有类似的格言,诸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同样也引人深思。
对比犹太人的说法,笔者认为“20 岁不潇洒, 30 岁不立业, 40 岁不富
有, 50 岁不幸福,那一辈子就完了”。所以,时不我待呢!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有一则《儿子眼中的父亲》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7 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 岁:“爸爸好象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20 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 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35 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 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
意。。”

55 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 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
太晚了!”

□苍蝇和人
《圣经》上说:

开天辟地时,上帝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水,第三天创造了花
草树木,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辰,第五天创造了大鱼和各种飞鸟,
第六天创造了牲畜、昆虫和野兽,之后上帝才造出了人,派他们来管理这一
切。

那么,为什么人类最后才被创造出来了呢?

按照《塔木德》的说法,如果想到连一只苍蝇都比人类先造出来,那人
类又有什么好狂妄自大的呢?这是上帝为了教导人类对于自然怀抱谦虚的巧
妙安排。

中国也有一句话:“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告诫人们要虚怀若谷,而
且“谦虚”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真正大家学者大多非常谦虚、平
易近人。

然而,当今中国也不乏狂妄傲慢之人“水平不高,但架子不小”。谦虚
是高等文化的象征,狂妄不是源于天才就是源于无知。

□知识是夺不走的财富
亚基巴是犹太法典中最受尊敬的拉比,他也是犹太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他曾说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某一天,一只狐狸行经小河边,看见鱼儿在水中慌忙乱窜。狐狸于是问
道:“鱼儿啊!你们为何如此慌忙乱窜呢?”鱼儿回答:“我们害怕即将来
捕的鱼网。”狐狸听了便建议说:“既然如此,请到岸上来,上岸之后我会
保护你们,这么一来你们就不用担惊受怕了。”鱼儿说:“狐狸先生啊!人
家都说你很聪明,其实你好笨哦!连我们长久栖息的水中就已经这么可怕了,
更别说上岸之后还要遭遇何等噩运!”

总之,亚基巴认为:“学问对于犹太人而言,有如水之于鱼。有学问才
能生存。”

希雷尔也是著名的犹太拉比,曾经为了生活而做过打工仔。某一天,希
雷尔由于未找到工作而断了收入,但他无论如何都想到学校听课。于是他爬
上学校的屋顶,把耳朵贴近烟囱,整晚就这样听着下面教室里的讲课,不知
不觉便在屋顶上睡着了。其时正值寒冷的冬夜,天空下起雪来,将他覆盖起
来。


次日,学校又开始上课,但教室却非常昏暗,学生们抬头一看,只见天
窗被一个人遮住了。希雷尔早已冻僵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从此以后,他成
了免费学生,犹太学校也成了免费学校。

希雷尔的故事广为传播,再加上他的勤奋好学,终于成为犹太拉比中的
泰斗,甚至连耶稣基督的训示也有许多引用希雷尔之关于知识和学习,希雷
尔有许多名言令人玩味:

○不增加知识,就等于减损知识(为学不进则退)。
○有心向学之人不可耻于发问。
○缺乏耐性之人无法为人师表。
○此时不做,尚待何时?
○凡事只顾自己的人,甚至没有做自己的资格。
□三个朋友
某一日,国王召唤一名男子去皇宫。

这名男子有三个朋友,第一位朋友是他的莫逆之交,对他最为器重。第
二个朋友他虽然喜欢,但却比不上对第一个朋友的重视。至于第三个朋友,
关系比前两位疏远多了。

国王的召见使这名男子忐忑不安,他猜测自己是否做了什么违法之事,
不由心生恐惧,不敢独自前往皇宫,于是他决定邀请三位朋友同行。

首先他到那个自认为最密切的朋友家,结果遭到了这个朋友的断然拒
绝。接着,他又去了第二位朋友家,回答是:“我可以把你送到皇宫门口,
但不陪你进去。”最后,他失望地去了第三位朋友家,没想到第三位朋友慨
然答应一同前往。

那么,为什么三位朋友的态度各不相同呢?而且平时最要好的朋友在关
键时却不理不睬呢?

《塔木德》认为,第一位朋友是“金钱”,凡人尽管贪财,但却生不带
来死不带去。第二位朋友是亲朋,只能将他送到火葬场,然后便弃之不顾。
第三位朋友是“善行”,虽然平常不太密切,唯其死后伴他永眠九泉之下。

□孝敬父母
有位非犹太人有一颗价值昂贵的钻石,一位犹太拉比打算用重金购之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