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的文字,而不再是一种有生命的口头语言,成了一种“己死亡的语言”。

19 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对使用哪一种语言作为犹太人的民族
语言的问题,复国主义者中间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主张用意第绪语,因为当
时使用意第绪语的犹太人最多;还有的人主张用德语(其中包括犹太复国主
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另外一些人认为应该使用希伯来语。到底用哪
一种,大家争执不休,莫衷一是。西奥多·赫茨尔在日记中写道:“在未来
的犹太人国家里,我们必须考虑人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当中有谁能用足够
的希伯来语去买一张火车票呢?”后来,希伯来语逐渐在巴勒斯坦犹太人中
发展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名叫本·耶胡达(1858—1922)
的语言学家。

本·耶胡达是出生在立陶宛的俄国犹太人,于1881 年和全家一起移居巴
勒斯坦。他力主把古老的希伯来语用于日常生活,并在当地犹太人家庭中和
幼儿园及学校里试验和推广使用希伯来语。当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中存在着多
种语言,人们互相之间难以交流。本·耶胡达禁止他的妻子用俄语,而用希
伯来语与他们的婴儿说话。他也不许自己的孩子跟说其他语言的孩子一起
玩,怕他们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本·耶胡达自己则受到巴勒斯坦正统犹太教
徒的敌视和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希伯来语是神圣的语言,只能在宗教活
动中使用,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是对宗教的亵渎。他们甚至向当时统治巴勒斯
坦的土耳其政府告发,说本·耶胡达煽动犹太人谋反。本·耶胡达为此受到
监禁和审判。

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本·耶胡达逐渐获得了成功。1884 年他与别人
创办了第一份希伯来语报纸,1889 年建立了“希伯来语言协会”。1904 年,
在收集和创造了数千个新词汇的基础上,他编出了第一本现代希伯来语辞
典,这在现代希伯来语的发展中有了完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和中小学。
由于各地犹太人的口音不一致,1905 年希伯来语学术委员会认为东方犹太人
(即赛法尔丁)的口音与古希伯来语较接近,决定以东方口音作为标准发音。
这个学术委员会还是批准产生和使用新词汇的权威机构。

1916 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调查表明,当时己有3。5 万人把希伯来语作为主
要语言来使用了,占当地犹太人的40%左右。在儿童中,这一比例已高达70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后,英国当局承认希伯来语与英语、阿拉伯
语一起作为官方语言。以色列建国后,政府宣布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是正式
官方语言。建国初期,大量犹太人涌入以色列,语言再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的重要问题,因为在建国的头3 年以色列人口翻了一番,从68 万增至140
万,而他们中会说希伯来语的人仅占1/4。人们之间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
或借助翻译。官方的通知、新闻广播往往要同时用多种语言才能被多数人接
受。一些新移民到达以色列后,马上进入军队去打仗,有一些士兵却因听不
懂命令而莫名奇妙地死在战场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50 年移民安置中心和军队里,一种被称为“乌尔
潘”的速成语言学习班出现了。乌尔潘采用一套有效的集中强化训练方法,
学习者一般可在6 个月内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乌尔潘这一
形式直到今天仍在移民接待中心和外国人学习希伯来语时广泛采用。移民们
定居下来后,还可以继续在开放大学里学习希伯来语的阅读和写作。

今天,希伯来语已在以色列人中广泛地使用。甚至可以说,如果古代的
大卫王在今天复活并漫步于特拉维夫街头时,他也能听懂人们的谈话,而现
代人也能听懂他的话,不过可能彼此都会有些困难,因为某些古老的词汇在
现代希伯来语中已消失了。而许多新词汇又被创造了出来,语法也有所不同。

世界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希伯来语的复活确实是语言学和社会学上
的一个奇迹,它实际上是人为地创造和推广的一种新语言,最后被社会所接
受。据说,人们在街头见到不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便会上去质问和批评。孩
子们如不说希伯来语,而跟父母讲其他语言,便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

现代希伯来语已经成为一种表现力很强、词汇丰富的“活语言”了。它
有22 个字母,与阿拉伯语一样,书写顺序是横行从右到左。由于犹太人与阿
拉伯人同属闪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希伯来语许多词语的发音也与阿拉伯
语很相近。例如,希伯来语中“太阳”是“谢米什”,阿拉伯语是“夏拉姆”
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往来,使希伯来语不断产生着新词汇。当代希
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诗歌、戏剧、小说都己被译为
其他多种语言。

由于受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往往在正式,公开的场合讲希伯来
语,在家里和本移民集团中仍说他们自己熟悉的语言。不过这种情况已越来
越少了,因为年轻一代中希伯来语已很普遍了,往往是年轻人的希伯来语比
老一辈说得更纯正和熟练。以色列有一句笑话说,在这个国家里,是孩子教
家长说母语。

今天,在以色列人中大约还有70 种语言,除了大家的共同语言希伯来语
外,有意第绪语、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西班牙语。除了希伯来语的
复活是语言学上的一个奇迹外,以色列人还创造了许多奇迹,其中最令世界
惊叹的,大概是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沙漠中创造的奇迹。

二、沙漠中的奇迹

1906 年,一个年轻的犹太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为前往耶路撒冷,他穿过
了泥泞的沼泽地。在朝拜了耶路撒冷的圣迹之后,他又去了内格夫地区。那
块“未知的土地”以自己的严酷外貌迎接了这位年轻人:在烈日照射之下,
乱石垒垒的沙漠伸向了地平线处的远方,稀疏的小树和颜色发黄的灌木丛在


于热的东风中摇曳着。暑气笼罩着大地,光秃秃的岩石、奇异的坑洞和被惊
动的蜥蜴、蝎子怒视着胆敢闯入它们王国的不速之客。这位年轻人毫无沮丧
的表情,暗中发誓要让这片沙漠开出美丽的鲜花来。

这位年轻人就是“以色列之父”本一古里安。

在此之后,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以色列的成立,本一古里安带着
其他同伴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

□祖国高于一切
以色列国成立后,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向以色列聚集,曾出现
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现在以色列已有500 多万人口,犹太人超过400 万。
移民来自世界各地,由此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犹太人热爱祖国和为民族兴亡的献身精
神。以色列建国前,全世界犹太人在物质上和道义上的鼎力相助起了举足轻
重的作用。以色列建国后,又和以色列全民皆兵的方针和军人誓死保卫祖国
的“马萨达精神”是截然分不开的。

为了祖国,以色列人似乎是无条件的。以色列的个人所得税是累进制,
收入越高交税越多。一般工作人员的每月收入是3000 美元,但要交1000 美
元的个人所得税。一个经常偷税漏税的中国歌星对此大惑不解,问一个名叫
兹维的先生愿意交这么多税吗?对方回答说:“国家建设要钱,移民要钱,
大家都愿意交。”

以色列属于移民国家,会不会产生宗派呢?一些外国人很奇怪。“刚来
的时候会有一些隔阂,但时间一长这种地域隔阂就慢慢消失了,因为大家都
是犹太人。”那么,那些人为什么会放弃所在国的优越条件而非要回到这个
沙漠小国呢?一般犹太人回答都很简单:“因为以色列是我的祖国。”

□沙漠中的花园
犹太人善于经商,的确名不虚传。以色列是个以沙漠和荒丘构成国土的
国家,居然能使全国粮食基本自给,并能以大量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每年
赚回巨额外汇,这实在令人惊讶和羡慕。

以色列的农业结构中,有一种高效益的成份,它赚钱多且无人觉察,那
就是鲜花出口。据资料统计,1992 年以色列出口花卉1。7 亿美元,1993 年增
至2 亿多美元,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平均每人每年从鲜花出口中收
入40 美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