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领导人是借着个人野心的力量登上最高岗位的。他们谋求权力是因
为他们想要权力,梅厄不是这样。她一生中只是打算做一点事情,不论什么


事情,而且做起事来总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她就任总理后,写道:“我
就任总理是因为这是情况的需要,就像那个为我送牛奶的工人成了指挥官一
样。我们两人都不特别向往这一工作。但是,我们都尽我们的能力把它干好。”
她认为,人们对于她是个身居高位的女性这一点过于注意了。在她看来,作
一个女人没有别的,只是要做更多的工作而已。尤其是在她早年抚养孩子的
那个时候,她得找出时间来履行公务,又得抽时间干家务。一位记者问她,
她在1956 年就任第一位女外长时有什么感受。她的回答很能代表她的性格:
“我不知道,我从来没当过男部长。”

1971 年,尼克松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罗杰斯国务卿想使谈话变得轻松
一些,就说,世界上两个发生麻烦的地区,南亚和中东,恰巧都是女人当总
理。他说,“印度”有个英迪拉·甘地,以色列有个果尔达·梅厄,“也是
一个女的?”蓬皮杜嘴上挂着一丝微笑,说了句:“是吗?”

蓬皮杜这样讲并没有轻蔑之意,而是带点奇特的钦佩之情,梅厄的所作
所为,说明不论她是男子还是女性,其实都没有多大区别。梅厄和英·甘地
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同男对手谈判时,她们都是毫不退让,甚至还要使对方
退让。但是她们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虽然两人都富有女性特
点,但是英迪拉是利用自己的女性特点,梅厄则不然。英迪拉希望别人像对
女人那样对待她,而自己却以男人般的无情来行事。梅厄则希望别人像对男
人那样对待她,自己也像男人一样行事,她从不由于自己是女性就哀求别人
或者饶恕别人。

梅厄夫人受到委屈,就会耿耿于怀,不能原谅。她永远不能原谅戴高乐
在1962 年战争后讲的那些批评以色列的话。她永远不能饶恕法国人——甚至
是他们的战后新领导——进行大屠杀。她永远不能宽容阿拉伯恐怖分子和支
持恐怖活动的阿拉伯国家使无辜者流血的行径。在本一古里安于60 年代从执
政的工党中分裂出去之后她对他也曾有过很长时间怨恨不已。

她尤其不信任苏联。她“对苏联的暴政及其对以色列的威胁不抱丝毫幻
想”。她懂事后记得的最早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她的父亲把木板钉在他们在
基辅的那个家的门上,保护家里人不致受到俄国人的集体迫害。每当进行这
种迫害时,暴徒们就要带上刀棍到处搜寻犹太人,每逢星期六晚上,当醉醺
醺的警察去敲她家的门,殴打她父亲——只因为他是个犹太人——她是多么
恐怖。关于小时候在俄国的生活,她记得很少,但这些记忆大都是寒冷、饥
饿时代的集体迫害的继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她认为苏联支持那个不
消灭以色列誓不罢休的纳赛尔是对犹太人的侮辱。有时,即使对她来说是最
严重的问题,她也会尽全力解决。

果尔达·梅厄在国际上享有一位富有魄力、十分干练、非常坚韧的政治
家的声誉,她为人聪明、诚实、坚强,具有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都能胜任最
高领导的能力。但是,她大概只有在以色列才愿意担任这样的职责,因为促
使她走上最高领导岗位的是她对国家和事业极其炽烈的热情。她不想为享有
特权而谋求权力,她行使权力是当作一项义务——对以色列的义务。在以色
列人民看来,她是一位敬爱的老祖母式的保护者,是一位既肩负着治理以色
列的重任,又能抽时间为助手们烧汤的妇女。

尽管一些人仇恨犹太人,或对以色列国家有看法,但无论如何,犹太民
族能够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大波折中,历尽千难万险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是值
得人们研究的事。真理与荒谬、自由与专横、民族解放与侵略成性,有时只


一步之差,对梅厄夫人的最终评价恐怕要留给历史与历史学家们去完成吧。

三、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

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就是一位众说纷坛的人物。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沙米
尔,神色冷峻、突出的下巴和紧闭的嘴巴显示着他那刚毅的个性。有人把他
比作凶神恶煞的魔鬼,也有人尊他为匡世济贫的救星。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
人?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那传奇式的经历吧。

□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沙米尔”是他青年时期投身复国主义运动的化名,希伯莱文的意思是
“硬物”,“石块”。他从小上的是犹太人专门为自己的子弟办的学校,深
受希伯莱文化的熏陶。像那时许多激进、爱国的犹太青年一样,沙米尔上中
学时就参加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青少年组织——“贝塔”,把“恢复犹太
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年轻的沙米尔崇尚的是行动,而不是空谈。 1935 年,他中断了在华沙
大学法律系的学业,告别父母,独身移居到英国委任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他
在那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修完自己的学业,旋即于1937 年参加犹太地下抵抗
军——民族军事组织,同英国委任当局作斗争。 1940 年沙米尔参加了“大
以色列”鼓吹者斯特恩创建的“争取以色列自由战士组织”,后来被人称之
为“斯特恩帮”。1942 年2 月,斯特恩被英国警方杀害,沙米尔遂成为该组
织的三个领导成员之一。

就在这时,噩耗接连传来。在波兰,沙米尔的母亲因煤气中毒而死,他
的父亲、姐姐和姐夫在躲避德国法西斯军队追捕时,分别潜到波兰友人和帮
工家中藏身。岂料,他们却被自以为信得过的友人和帮工杀害。这对他产生
了强烈的刺激,并对他以后人生道路和处世哲学打上深深的烙印。巨大的悲
痛震撼着沙米尔,在强烈的复仇和贫困双重感情的驱使下,沙米尔及其领导
的“斯特恩帮”进一步加强了个人的恐怖活动。 1944 年,他们在开罗暗杀
了英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国务大臣莫因勋爵。1948 年,他们又暗杀了反对使那
路撒冷成为以色列一部分的联合国和平协调官瑞典人福尔克伯爵。这两次暗
杀行动在当时的中东和欧洲曾引起巨大反响。英国委任当局曾于1941 年和
1946 年两次将沙米尔逮捕,但沙米尔均巧妙地设法逃脱。

□老资格的特工
沙米尔的一生充满神秘的色彩。 1948 年5 月以色列建国后,“斯特恩”
解散,沙米尔从地下抵抗运动转入公开的商业活动。“投入另一种完全不同
的冒险事业”。从1948 年到1955 年,从1965 年到1970 年,他曾两度经商,
但都无大的作为。用他的话说,前一段是“极不愉快的7 年”,后一段是“不
大顺利的5 年”。这两段时间之间,整整10 年,他干些什么呢?同时代的人
说,身材矮小的沙米尔突然销声匿迹。在20 多年后的一次回忆中,沙米尔谈
到:“我当时改名换姓,换了护照,改变身份无论到哪里都是全副武装。”
原来,他在经商感到厌倦时,进入了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并


曾一度官至副局长,投身于另一种神秘的冒险活动。

摩萨德即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它负
责国外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情报的搜集和研究,还担负着在国外执行暗
杀,破坏等特殊使命。它在这方面的活动和能力已使它蜚声海外,甚至连克
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对之也刮目相看。

摩萨德使沙米尔认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据总理办公室主任说,沙米
尔认为“对他来说,情报犹如盐巴和氧气,一日不可缺”。他任总理以来,
每天到办公室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各情报机构呈送的报告。以色列
五大情报机构——摩萨德、国防军参谋部情报部,国家安全总局,外交部情
报研究室,警察部调查处以及驻外机构的报告,对此他都一一认真加以翻阅,
“并以一个老资格的特工人员和战略分析家的眼光作出判断”。如报告太简
单,他就立即要求有关部门提供详尽的补充报告或未经删节的原始材料。要
么,他就干脆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机要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军队
参谋长或摩萨德负责人直接汇报。

保守机密是沙米尔在摩萨德“领悟到的第一工作要义”,至今仍恪守不
移。因此,每遇重大的、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