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灵化道:“看如今这般情形,怕是我们家族的那些长辈们想在有生之年落叶归根的打算是不成了!咱们国家野心家实在太多!便是没有外虏,他们恐怕也要打个十年八载的才有分晓,届时多少老骨头都化成灰了!罢了!陈先生,我的希望也只有在你这里才有点实现的可能!我这就去想办法说服家里,让他们出面阻止全美同乡会的人,共同支持你的事业!”

陈晓奇站起来,肃然道:“各位哥哥,小弟自问没有回天之力,这乱世已成,想要恢复太平难上加难。我别的不敢说,在这乱世之中打出一块太平之地来让我们的父老安享晚年还是做得到的!实在不行,我拉着大家去海外开国!”

苗先生哈哈笑道:“好啊!老七你有这样地气魄,哥哥们岂能落于人后?真有那么一天,你便是走到天涯海角,哥哥们奉陪就是了!”

充满豪气的笑声,充斥一室!

1928年9月,日本政府与中国南京政府达成意向,就济南问题作出最后决断。什么赔礼道歉了啊,惩罚责任人之类的事情都不要提了。反正两方面尽快的拿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后就是日军的撤军行动!

先是胶县前线的两万多日军分批撤到青岛,乘船返回日本修整,其次是困在济南基本上都快成了“白毛男”的第六师团五千士兵。在南京政府的强烈要求下,他们被放开回国,同时带回去地还有五千具骨灰盒!这一次日本人学乖了,本来济南的人还打算在棺材上狠狠诈他们一笔钱地,结果这些人选择了个头很小的骨灰盒,为了将所有的死人烧成灰,他们把济南商埠区全都拆了烧火了!

这些有气无力的日本士兵被火车装载着运到胶县后,步行下来经过战场到达日军占领区,然后有气无力地换车到青岛。立刻有早已经准备多时的各种营养品供应上来,保证他们这些人能够活下去。

目送着日军离去。贺宝文非常遗憾的说,没有将第六师团的团旗留下来,是非常失败的一件事情,这个遗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弥补了。

这一次战役持续了四个月的时间,给山东省人民造成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难以预料其大小,但是直接当事人陈晓奇和山东齐鲁商会列出来一个长长的单子,让出面交涉地南京国民政府上下一个劲的出汗,这笔钱太大了!

日军还没有彻底开出青岛,青岛造船厂就开始了修复工作。大量从来没见过地重型机械轰鸣着开了进去。将大量被炸毁的建筑垃圾叉出去,清理出原来的地基来。将埋在里面的东西都挖出来,然后建筑队一哄而上开始重新建设厂房。

同时,从英国美国雇来的打捞船开始帮着将被击沉的那些油轮、货船以及两艘驱逐舰给从海里拉出来修复,其速度之快让人怀疑这一切都是计算好的,下手怎么就那么准呢!

除了重建青岛造船厂,山东各地沿海的造船厂也加大了建设速度,尤其是以威海烟台两地的最为快速,一边建设船厂,还一边的武装各个炮台,从济南莱芜兵工厂拉出来地二百毫米口径以上地大炮纷纷通过铁路拉过来装备到炮台上,不知道这是在防备谁。

紧跟着便是抢修铁路,有了重型工程车辆,干起这种活来那是十分的快捷便当,一个个地巨大弹坑在排爆之后彻底清理了哑弹,然后推土机铲车齐上阵,很快将地面平整完成,重新建立坚实的地基,成型的铁轨铺上,火车轰鸣着开过去,这个过程用了不到七天就完成了,其后堆积在青岛黄岛的大批物资蜂拥直入济南莱芜!

这里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烟台港和日照港。因为青岛港被日军占领且铁路不通的缘故,从烟台日照卸货的轮船就多了起来,原本因为青岛的崛起而日渐没落的烟台港又重新恢复了生机,比之另一个时空要好了几倍,通过已经建成的铁路,烟台可以将大宗货物毫无阻碍的运到济南一线,而日照上岸的货可通过陆路运输到临沂,再换成铁路运转即可。总起来说,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港口快速升级扩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救灾方案和移民方案实际上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是要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但是缺了谁都不可以。在陈晓奇的一力要求下,专门设立的救灾指挥中心和移民安置中心早在两年前就有了雏形,在1926年开始的灾情中已经发挥了作用,在1927年中更是明显的有用,随着战争的爆发和扩大,鲁西北一带往鲁中鲁东地区迁移的民众数量巨大,在一年之内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安置好,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地事情。但是山东却做到了,不能不说是一件奇迹。

说起来很玄乎,其实做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就可以了。按照山东方面通盘战略构想,这些新增移民除了极少数可以到乡村找自己的宗族亲戚投靠以外,绝大多数是不能放到农村去的,他们首先被挑出来在各个主要城市建立的转运站停留七天进行卫生检疫,防止某些潜藏的疫病扩展,其后就安排到城市中划出来的那些新的居住区中。暂时住在简易房里面,等待进一步地分化。

移民中比较有钱的。都首先留在了大城市中入住,其次有工业生产经验和手工业技能地,被安排在各个县市中作为新工人开始入行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生活所需的基本常识。不能让他们对已经规矩化了的新地方无所适从,搞出太多的麻烦来。

实在什么都不会干地,这些人就只能去干最低级的机械重复性工作,像挖土修路砸石头淘沙子之类的,就是他们的活儿了,但是一样是能够赚钱养家糊口的。

山东的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始终被控制的很死,在山东,最不赚钱的行当怕就是倒卖粮食地了,从一开始就从国外大批量进口粮食的行为导致山东总体粮食供应是超出地。只要有钱都可以吃上足够的细粮,不存在剧烈的价格波动。囤积居奇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已经被陈晓奇这个最大的粮商给冲垮了,再有人在山东干这种事情就是脑子进水了,除非他有办法将山东的低价粮往外省贩卖,那也得买的出来才行。

移民和救灾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迁移到鲁中鲁东的人,首先承担的义务就是在劳动之余,帮助工程队建立新地简易房,如此来保证自己占据地房子不会影响到后来人,这种制度在1923年济南开建工业区的时候就保持下来。现在已经是一整套行之有效地流程。执行起来非常容易。

以后这些人通过工作来赚取薪水养家糊口,再有能力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那就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其实这些人轻松得很,他们发现在新的居住地,不管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首先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用操心了,从1928年7月开始,山东施行普遍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学校管中午一顿饭。

这就大大减轻了那些家庭的负担,而且对于未来,他们也充满了希望,这样就从另外一个方面解决了人心不稳的问题,加快了他们的融入。

这样的实施计划需要的资金巨大,而且搞起来实在费劲,陈晓奇没有再大的能力向四周继续扩展,就是这个原因,要知道地盘搞大了看起来挺好,但是地方大了人口也就多,按照山东的发展模式,除非能有一个年产一百吨黄金的金矿支撑着,否则绝对会在某一天崩溃的!

保持人口和底盘足够小,才能将资金充分使用起来而不必担心在某个地方断裂,这是非常保险的做法,在一个省内施行是可以的,扩大到两个省就很吃力了,这是没奈何的事情,谁让中国实在是太穷了,就算现在山东的很多产品赚的都是外国钱,那也需要一个时间段来积累,扩展都是要有阶段性的,没有坚实的基础,图大求全是莽撞的行为!

如此的扩展方法就产生一个致命的问题………工作机会是不是足够!如果是放在西方国家,类似山东这种做法是找死,因为他们已经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了,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一个就是工业生产过剩,二就是过剩的产品得不到有效的分配,贫富差距太大。在这个时代,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这个原因在《资本论》里面已经有论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大量资本占有者………那些资本家们为了聚敛资财毫无节制的扩大生产,而消费人群却因为分配的不公平增长缓慢,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次经济危机却不能改变呢?根本原因是操控着国家方向的那些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