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意外出现的天才式武器发明家,他的名字叫姚殊焰,上海宝山人,原本是在美国卡耐基大学学习机械与冶金技术的,后来不知怎么的对武器研究发生了兴趣,毕业后进入到大名鼎鼎的武器天才白朗宁的企业当中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差点将其孙女拐带到中国来。

后来排华风潮到了顶点,他在美国呆的没意思,回到国内来加入到陈晓奇旗下,无与伦比的高待遇和非常宽松的工作环境,特别是能够容纳他异想天开思想、由着他胡乱糟蹋东西的研究中心实在太合意了!不久之后,他的天才就开始不断的涌现!第一次,他将正在实验中的127毫米狙击步枪笑话了一通,然后设计出来一种后坐力更小、精准度更高、结构更简单、机械性能更好的大口径狙击步枪,采用白朗050英寸口径子弹,十发供弹仓结构,综合测试性能比其他产品好太多了!

陈晓奇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几乎怀疑这家伙是不是穿越来的,这枪的外形结构怎么看都像是原始版的“巴雷特”反器材狙击步枪!当下立刻大力奖赏,并亲自要求对这件武器加大研发完善力度!

姚殊焰的第二次技惊四座,是通用机枪上的发明。在这个时代,“通用机枪”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除了德国人在偷偷摸摸的搞之外,其他国家恐怕还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解决常规武器的勤务性能问题。

陈晓奇先知先觉的再进一步,提出来新的武器系统不但要做到口径的统一,更要做到主要零部件的通用,这种灵感来自于中国的81枪族。

这项工作是有点强人所难,尽管陈晓奇的大能提供了AK47的主要结构,让一点经验没有的中国武器专家们完善难度相当不小!

姚殊焰改变了这一切!三年时间,他带着武器设计小组完成了基于AK47之上的通用机枪设计工作,并顺便的测算出来这种还没有出现过的突击步枪的各项数据图纸,作出整套的生产前技术手册,必要时直接在现有武器的生产线上加工就是了!

他的第三次惊人作为,是在加特林机枪的改进上。陈晓奇一直要求实现的这种以精准和火力密度达到近防效果的恐怖武器尽管已经完成设计,仍有些微小的瑕疵不能解决。这个大能的天才插手之后,不但将原来的设计更进一步,更是在76212:出来34、56、7五种枪管数量的射击,真正满足了不同载体武器的使用需求。

由此,此人成功登上了武器研究院首席设计师的位子。

枪械武器系统的完成统一,令陈晓奇有了底气,而接下来的另一个大系统更是令人欣喜,那就是他更加关注的火箭炮系统!这里面,首先要搞出来的是反坦克反装甲火箭弹,其次是多管火箭炮。八年来,研究部门始终没能解决穿甲火箭弹的聚能罩问题,但在常规火箭弹的研究上却进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经可以投入生产装备的,有107便携式可拆装火箭弹,122米火箭炮,220米火箭炮三种,另有300毫米的超远型火箭炮在研制当中,相信在几年之内会投入使用。

反坦克火箭弹的问题是陈晓奇的要求太高了,他比着RPG7来说,却忘了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装甲武器能够拥400米以上的装甲,需要他用金属射流来侵彻杀伤,一般情况的坦克装甲即便是高爆穿甲弹都轻松解决,所以最后定型一种采用碳化钨芯穿甲弹头的可复用式火箭筒,聚能罩问题慢慢研究吧!

常规大炮方面自不必说,陈晓奇高兴地是全系列的自行武器系统,包括了各种口径的自行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高射炮等等,另外的陆战之王………真正的主战坦克也已经定型,那是一辆采用75毫米身管主炮,拥有半蛋形铸造炮塔,全焊接楔形斜面前装甲车身,低矮敦实四百马力强劲引擎和重达25吨的大家伙,那外形怎么看都跟T34亲戚关系!

不过,它的装甲采用克虏伯公司和他们合作研究出来的装甲外壳,正面装甲足可抵御75毫米以下炮弹的攻击,非专用反坦克穿甲弹对他几乎没什么效果,可谓强悍之极!

除此之外,是装备40毫米博福斯炮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和装备20毫米机炮的轮式战车,也都设计定型。除此之外,便是装甲部队必不可缺的工程机械、舟桥部队的机械,甚至是辎重部队、战地医院等等的一系列汽车设备。

这些自行武器最大的特点,便是通用设备超多!重型自行武器采用一致的坦克底盘和悬挂系统,相当多的零部件跟工程机械都可以通用,包括发动机在内。装甲运兵车之类的轻型履带式底盘,汽车类的通用发动机、底盘、悬挂、变速箱等等,都尽量按照通用化的标准来设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难度,降低后勤补给的难度。

除此之外,另一大武器系统………飞机,在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十几年的厚积薄发,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群体性喷发!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六八章 黄金基业

家的钱和时间了,一次性搞定!另,今天是九一八纪念日,让我们大喊三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空军制胜论,是从陈晓奇第一次混充内行开始军事建设时就反复强调的理论,在他的强烈要求和提点下,国防部门和参谋部门合作对未来战争模式的推演也证明,他说的是没错的。

没看到新的战斗机性能之前,恐怕很多人是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的。但是在不久之后,德国人的容克客机和下单翼战斗机已经率先开启高强度铝合金骨架新式螺旋桨飞机的时代,其后,山东方面率先在战场上展现出新型战斗机的巨大潜力,在对外保密的情况下,1928试飞的第一款双引擎客机掩盖下,新的运输机、轰炸机的雏形开始一一展露出来。

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大国都在研发新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时候,这种综合各种已有战术战略的制空权战斗理论已经在整个团队中无人质疑了,一如陆军的装甲集群理论一般,那都是被各大军种盯着不放的重要事情,研发部门每天都要接受来自于各部分的催促逼迫,他们却不得不稳扎稳打。

一直到1933年的5,空军主力机型全部定型完毕。陆航方面,单人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已经出到了第三种机型,从最开始改自“容克”的“天雀…1、2”之外,按照F'109型号的“天鹄”两个型号战机从一开始就备受责难,即使以穿越者的大能也没法子避免第一款全铝机身高速战斗机往下掉的命运,起落架问题成了纠缠研究部门相当长的麻烦。

后来陈晓奇忽然醒悟过来,只给出大略的设计要求后便不再在里头乱搅合了。在这个时代,其实中国飞行器设计上面落后西方的并不太多。就算在喷气式战斗机理念上,中国人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来过,只不过条件限制没办法研究罢了。

冯岩带领的空军研究部门不负众望,在十几年的工作之中不仅摸清了西方的各种设计理念和现有技术,在得到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大力支持后,又有了不惜工本设立的各种速度风洞,他们的研究工作进展可谓快矣!而动力部门不断提供过来的优质发动机也一直引领着研究工作的发展,到了1933年,革命性的1200力、1600马力活塞式发动机相继研究成功,为他们带来了一颗颗强劲的心脏,也令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一再打破。若非1600马力发动机的个头目前还降不下来,他们甚至可以引领世界飞行速度之冠了!

尽管如此,基于1200马力成熟发动机的第三款下单翼单座主力战斗机也设计定型,这款代号“天鹰”的战斗机可以提供超过550公里的时速,可以携带至少两门20毫米机炮和2127毫米重机枪,也可以装备两门刚刚定型的20毫4“火神炮”,不论是空战还是对地支援,它都将是一位拥有犀利刀锋的勇士。而未来的升级型号,无疑将能够把它的速度推向700里,在蓝天上,它或许会成为控制着。

这一款试飞之后被确定为真正的主力战机的型号,马上根据陆航、海航的要求不同,衍生出舰载、战斗轰炸等等多达六个型号的同门兄弟,在未来的数年之中,这种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骨架蒙皮的主力战机,将取代已经改造成功的“天鹄”战机,成为山东军队的主力机种,“天鹄”战机将作为成熟的武器对外发卖,自己基本不做装备了。

双座重型战斗机、高空拦截战斗机以及舰载机的基础型研究几乎与单座战机同时进行,在多种设计角逐之后,一种采用两台1600力发动机、能够装备四门20毫米机关炮、四门127毫米重机枪,或者最多三门20毫米6“火神”的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