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赛斯书(梦与意识投射)-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物质的粒子,都是由组成它的那个别化的一小点能量所形成的一个意念建构。
每个存有在物质层面上只感知他自己的建构物。因为所有的建构都至少是同样的基本意念在物质里的忠实复制品(既然一般而言,在这层面上,所有个别的人都是在同样的层次上),那么他们在空间、时间和程度上有足够的同意,因此表象的世界有一致性和相对的可预知性。
物质的组织
所有的物质都是意念建构。我们只见到我们自己的建构。所谓的空间是充满了非我们所造,而且我们无法感知的建构。我们的皮肤将我们与其他的物质建构连在一起,透过它,我们涉足于持续不断的东西的复杂组织。每个最小的这些粒子的行动都影响另一个。一粒沙之微动在星辰的分布及所有东西的组织里都造成了相应的改变,从一个人的脑壳里的一颗原子,直到一个微生物的行动里最微小的变化。
所有的东西都是意念建构,交织在一起;每个建构是个别的,然而又与整体一致。最小的粒子对整体也是必要的,形成那东西的设计的一部分。
宇宙做为一个物质的实体
宇宙可以被理解为象一个物质实体,一个有机物,其个别的细胞(物体)被连接性组织(空气的化学质和元素)维系在一起。这连接性组织也是活的,带有电性的脉冲。在其内,就如在人体的连接性组织内,有某种弹性,某个分量的再生,而组成它的原子和分子在不断的取代。虽然整体维持其形状,物质本身则不断在出生及被取代。
下页这粗略的图与以上的资料一同来到。它假定代表了存有的能量,当它向外流,经过潜意识到意识,为的是响应自己对“它是什么”的意念而建构物质的影像和环境。
我卷入了这图形和文字背后的“纯”经验。我得到的启示是,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界限,皮肤并没有将我们与别人分开,却以一个能量的网络连接我们。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及“非自己”是相关的;而且,至少在此生,意念是不断被改变成东西。以下是“意念建构”中更进一步的一些摘录。

存有具有能力将能量转化成一个意念,然后实质地建构它。这种能力决定此存有在物质演化层面的地位。简单的有机体能“收到”较少的通讯,它们的范围较小,但其建构之活力与有效性却是极佳的。在象草履虫和变形虫这类简单的有机体里,接收到的少数鲜明的意念几乎即刻就被建构,没有反思。那有机体不需其他的机制去转译意念。它所有的就已足够了。































比较复杂的有机体例如哺乳类由于能感知更多的意念,所以需要更进一步的机制去建构意念。在此,记忆是个要素。现在这有机体有一个对过去建构的天生固有的鬼影,藉之以改进及考验新的建构。产生了某种的反思,有机体因之而有进一步的建构。慢慢地,在其接受性的范围之内,在意念构成物质实相的确实建构中,它被给予一些选择。
这反思是很短暂的,但有那么片刻,这动物分享了一个新的次元。过去建构之仍不完美的记忆留连在它的意识里,时间的影子在它眼中闪耀。然而,那时记忆的储藏仍小,但现在以我们的说法,即刻的建构不再是即刻的。那儿有个停顿:那有机体狗或虎能选择去攻击或不去攻击。变形虫必须不经反思,并且不经我们所知的时间去建构它小小的世界。
有范围更广阔的存有需要更复杂的结构。它们接受的范围是如此之大,以致简单的自动神经系统是不够的。变形虫建构它收到的每个意念,因为它只能收到这么几个,所有的都必须被建构以保障存活。就人而言,则情形相反。他有如此广的接受范围,以致他不可能实质地建构他所有的意念。当他的范围变宽广时,必须有一种机制容许他去选择。自我意识与推理即为解决之道。
突然间,时间象一朵奇葩似地在他脑壳里绽放。在这之前,他是“呆立”在现在的。但记忆在动物里产生了另一个次元,而人将之更往前带了一步。记忆不再短暂地闪一下就消失,将人再封闭于黑暗中。现在它明亮地在他身后延伸,也向前延伸,仿佛形成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永远看见自己改变中的影像。
他学到“连续性”。而由于他能支配他集中焦点的记忆,人的自我诞生了。自我能跟随它自己的身分,穿过包围着人的炽燃冲动的迷宫,它能在不断建构的模式间认知自己,并且能将自己与自己在物质世界里的行动分开。在此,主体与客体诞生了,有了那个做为施行者或建构者的“我是”(I AM),以及他建构出的构造物本身。
这新次元让人类能操纵及认识他自己的建构,而有自由去集中更多的能量于投射一些意念超过其他的。换言之,实质地,有意识的目的变得可能了。不过,在这过程的某一点,人开始几乎全然地及人工地与他自己的建构分开了。从而造成了他的摸索、他与自然的疏离感、他对“第一因”或“造物主”的追寻,因为他已不再将自然认知为他自己的创造了。

要描述这稿件对我造成的印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更别提要说出伴随它而来的经验了!所有这些意念对我而言全是崭新的,而且相当与我自已的信念相反。以前我从未写过任何象这样的东西。当时罗在他的画室里作画。当他出来时,我是如此的兴奋与惊奇,以致几乎说不出话来。
那晚我们熬到深夜,一直在聊。我试着解释所发生的事,头一回发现在文句和主观感受之间的鸿沟。所以我给罗看这篇稿子。附带地说,若没有它,我根本拿不出任何具体的证据。然而,当事情过了之后,我的知性又作起主来。这整件事是什么意思?我毫无疑问地知道我收到的概念是对的,然而,知性上,它们完全令我震惊。
现在,七年之后,我了悟到内我(inner self)能突然令人格重生且获活力,打开新的感知方法,粉碎阻碍物,并以洪流般的能量充满人格,以使它步上正轨,且以更有意义的方向重新组织自己。那是个第二次诞生。这种事件就象是突然爆发的喷泉一样,将我们带得离我们存在的中心更近。它们来自主观而非客观的实相,而至少在我的例子里,它们变得客观了,它们的力量将它们推进成物质的确实性了。
2、主观背景之一瞥
在无意识的侵入背后的推动力

但,是什么启动了“意念建构”的经验?甚至当我写《灵界的讯息》时,我也没清楚地了解它为什么发生了,也无法将它与我先前的生活或信念连接起来。它看来好象是个完全的侵入。目前这本书,专门谈梦和主观的经验,引导我进入了更深的自我检查。在准备当中,我重读了我自己的记录和诗。诗本身提供了主观思绪和情感的一个清晰的记录。而就是经由读这些旧诗,我才找到了一些线索,让我看到在我灵异能力开启之前与之后,我生命的连续之处。
当我回顾时,显然我曾不自知地到达了一个发展的危机在我们初成年时来到每个人人的危机。我们的余生就仰仗这时所发生的事。要不就成长到对存在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要不就失去了青春自动赋予的大半力量和目的。
我在这章里包括了几首诗,做为一个主观的自传的小注,以显示是什么事件触发了我这边第一次无意识资料的释出,打开了通向内在宇宙的门;因为现在我相信,某些个人的状况是这种发展特有的先决条件,直觉性知识之传述是按照个人需要之强度而被打开的。这需要不一定被有意识地认知,就如在我的例子没被认知一样,但它必然是存在的。
这些诗显示出,刚在我的灵异经验开始之前,我对人生的一般性态度。当你们看到我那时所写的诗的类型,你们将立刻了解为什么在“意念建构”里的概念对我有那么大的启示。附带地说,我认这些诗为美学上的创作。在当时我完全没费神去检查我自己的主观状态我只尽可能地表达它们,然后就美学价值去批评它们。我以为生命本来就是我当时看待它的样子!我从没想到我自己的态度对生命有何影响。
这些诗全是在一九六三年的春天和夏天写的,都是关于一般性的人生:

一加一

一加一等于零
算术毁灭我们全体
对于我们的假设
减法是答案

早晨对任何动物
都有意义
而每个都感受到
死亡之十进制

纵然我们这么多人拼命努力
我们都从没学会加法
除法和减法
加起来将等于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