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0-针灸逢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脉 
。尽去。夏至弦脉尽去。冬至涩脉尽去秋至数脉尽去。已虽专王。而绝去其母气矣。是谓四 
塞五脏不相交通也)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一部之中参见诸脉状 
。此乘侮交至也既见于本部复见于他部。此淫气太过也。未去而去为本气不足。来气有余。 
去而不去为本气有余。来气不足)反者死(反谓春脉涩。夏脉沉。秋脉数。冬脉缓。反见胜已 
之脉。故死)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类不一。故曰诸风掉摇。眩运也)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收敛。引 
急也 
。肾主寒水之化。凡阳气不达。则营卫凝聚。形体拘挛)诸气 (音愤)郁皆属于肺( 。喘急 
。郁不畅也)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肿者。肿于外。满者。满于中。痞胀是也)诸热瞀螈(抽掣 
) 
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化热。故疮疡属于心也)诸厥 
固泄皆属于下(厥。逆也。固溲便闭也。泄。溲便不禁也。下谓肾也。肾居五脏下。兼水火 
之司阴精衰则火独治而有热厥。命门衰。则水独治而有寒厥。肾开窍于二阴。其水亏火盛。 
则精液干枯为热结。阴虚则无气。致清浊不化为寒闭。肾家水衰。则火迫注遗为热泄。命门 
火衰。则阳虚失禁为寒泄)诸痿(萎同)喘呕皆属于上(肺主气。肺热叶。焦则手足无以受气。 
故 
有筋痿肉痿脉痿骨痿诸症。息气急曰喘。病在肺。声逆上曰。呕病在胃口故皆上焦之病)诸 
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禁作噤切牙也。鼓。鼓颔也栗战也。神能御形谓之神守禁鼓栗 
而神不能支持。如丧失神守。皆火之病。若心火亢极。反兼水化制之。故为寒栗者火之实也 
若阴胜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者。火之虚也○疟气之发。阳并 
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喘。又伤寒将解。其人本虚。邪与正争而为战汗故 
凡战栗者。皆阴阳之争也)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风强病也。此湿甚而兼风木之化)诸逆冲 
上皆属于火(火性炎上)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气内盛者。在肺则胀于上。在脾胃则胀于中 
。在肝肾则胀于下。此以火邪所至。乃为烦满也)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躁。烦躁。狂狂乱。越 
乘越也。火入于肺则烦。火入于肾则躁。然气交变大论曰。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害心火。身 
热烦心。阴厥谑妄之类。是为阴盛发躁成无已曰。虽躁欲坐井中。但欲水。不得入口是也)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暴猝也。强直筋病强劲也)诸病有声(肠鸣)鼓之如鼓(鼓胀)皆属于热(为 
阳气所逆。故属于热)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浮肿者。阳实于外。火在经也。疼酸者。 
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木实作酸也。惊骇者。君火甚也)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木胜 
协火。则筋引急。或偏引之。则为转为反而乖戾于常。水液。小便也)诸病水液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水液。上下所出水液也)诸呕吐酸(火炎上也)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胃热。则传化 
失常。故猝暴注泄。下迫。后重里急迫痛也。)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正治也)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逆者正治(以寒治热。以热治寒 
逆其 
病者。谓之正治)从者反治(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从其病者。谓之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从少。谓一同而二异从多。谓二同而一异)热因寒用(热药冷服)寒因热用(寒药热服)塞因塞 
用(如下气虚乏。中焦气壅。欲散满则益虚其下。补下则满甚于中。而先攻其满。药入或减 
。药过依然乃不知少服则资壅。多服则宣通。疏启其中。峻补其下。下虚既实。中满自除) 
通因通用(如大热内蓄。注泄不止。以寒下之寒积久泄以热下之)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以上四治必隐伏其所主。而先求其病之由。是为反治也)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 
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言以苦寒治热。而热如故)有病寒者。热之而寒 
(言以辛热治寒。而寒如故)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日。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补阴以 
配其 
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补水中之火。则阳气复而寒自消)所谓求其属 
也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曰。治其旺气。是以反也(如治火旺用苦寒降阴则 
火愈盛。如治阴旺。用辛温耗气。则寒愈盛此皆专治旺气。故其病反如此)不治旺而然者何 
也。曰。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 
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各入其所属如偏用久 
而增气此物化之常。气增。不已。则藏有偏胜而有偏绝矣。如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 
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阻。) 

卷三群书汇粹
标本阴阳
属性:(素问)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 
明。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此即三阴三阳之应地支也。是为六气上者言 
司天。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司天是也十二年皆然)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标首也终尽 
也。六十年阴阳之序始于子午。故少阴谓标尽于巳亥故厥阴谓终)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 
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 
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六气谓本三阴三阳谓标也。然此六者。皆天 
元一气之所化。一分为六。故曰六元。)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此以下。言三阴三阳各有表里其气相通。故各有互根 
之中 
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阳明之本燥。故燥气在上与太阴为表里。故中见太阴是以燥 
金而兼湿土之化也)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太阳之本寒。故寒气在上。与少阴为表 
里。故中见少阴。是以寒水而兼君火之化也)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厥阴之本风。故 
风气在上与少阳为表里故中见少阳是以风木而兼相火之化也)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 
阳(少阴之本热。故热气在上与太阳为表里故中见太阳。是以君火而兼寒水之化也)太阴之上 
。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太阴之本湿。故湿气在上。与阳明为表里。故中见阳明。是以湿土 
而兼燥金之化也)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此言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 
而兼见于标本之间者是阴阳表里之相合。而互为中见之气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r上中下本标中气图pi…i2。bmpr 
x六经之气以风寒热湿火燥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本标之中见者为中气。中气者。如少阳厥阴为表里。 
阳明太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表里相通则彼此互为中气。x 
百病之起。多生于本。六气之用。则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太阳寒水。本寒标热 
。少阴君火本热标寒其治或从本。或从标。审寒热而异施也。少阳相火。从火化为本。太阴湿土 
从湿化为本。其治但从火湿之本。不从少阳太阴之标也。阳明燥金。金从燥化。燥为本。阳 
明为标厥阴风木。木从风化。风为本厥阴为标。其治不从标本而从乎中中者中见之气也。盖 
阳 
于中。是以风木从相火之中气为治。亦以二经标本之气不合。故从中见之气以定治耳。 

卷三群书汇粹
人肖天地
属性:(此事难知集) 
天地之形如卵。横卧于东南西北者。自然之势也。血气营运。故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 
阴。 
坠者。有所凭根据否)曰。大气举之也(大气太虚之元气也)是地如卵黄在其中矣。又曰。地者 
。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易曰。坤浓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卵焉。故人首之上 
为天之天。足之下为地之天。人之浮于地之上。如地之浮于太虚之中也。地之西。始于寅。 
终于丑。血之东。根于辛纳于乙。相随往来不息。独缺于干巽为天地之门户也启元子云。戊 
土属干。己土属巽。遁甲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此之谓也。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气血者父母也。父母者天地也。血气周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 
六气五行是也。无形者包有形。而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百川并进而东。血随之 
r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