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一)-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心,而不知道什么是大义的那种人。」

  刘盈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位仁君,戚姬母子夺嫡利刃,对象就是刘盈。刘盈对她们的仇恨,应远超过娘亲。但危险既已消失,亲情仍是亲情,也只有刘盈这种具有宽厚心灵的人,才能如此的不记旧恶。俗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刘盈从小就在凶爹恶母控制之下,他有什么办法反应他的愤怒、悲哀?司马光轻轻一句:「规劝不听,继续号泣规劝。」弟弟已死,庶母已成「人猪」,还有什么可规劝的?规劝不听,号泣规劝。号泣规劝再不听,下一步又该如何?是号泣个没有完?还是把娘亲皇太后的权柄剥夺!如果那样,司马光又要责备他不孝了。

  刘盈被迫逃避,是一种无力感的反应,那是对恶母的悲凉抗议,使人充满同情。

  然而,问题仍在「人猪」。禽兽扑杀对手,目的只在置之于死,不在使对手痛苦。吕雉如果把戚姬一刀斩首,我们可以谅解她的积恨。但用「人猪」残酷手段,是禽兽不如。我们绝不反对报复,报复是一种激发人类奋斗进取的最大动力之一。没有报复之心,便成了一滩泥奴才。而「以德报怨」,更是一种狡狯诈术。

  连儒家系统开山老祖孔丘都强烈反对,认为应该「以直报怨」,那就是,报复不应超过对方应得的。基度山恩仇记上,当邓迪斯看到检察官发现妻子和儿子惨死,立刻发疯时,邓迪斯就后悔他做得过份。报复超过限度,心肠阴毒;有力量报复而不报复,属于最高层面的神圣品质,我们在刘盈身上找到。


  死不认错的理论根据

  刘盈住未央宫,经常前往长乐宫朝见娘亲吕雉,平常无事时,又常常跑去闲逛。而皇帝上街,都威风凛凛,军警夹道,禁止通行(这就是「出警入跸」,一种权威展示)。刘盈觉得扰乱社会秩序,就紧傍军械库之南(未央宫到长乐宫,中间是武库),修建双层大道(复道)。祭祀部长(奉常)叔孙通警告说:「这是高皇帝(刘邦)衣冠出巡的道路,子孙的车马,怎么能在上面走?」(皇家礼仪:刘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每月一次,都要从墓园捧出来,捧到刘邦的祭庙,称为「游衣冠」。刘盈的双层大道,正筑在「游衣冠」那条路上。)刘盈慌忙说:「马上把它拆掉。」叔孙通劝阻说:「领袖永远没有过失,既然已经筑成,人民都已经知道,拆除了岂不自承错误。我建议陛下在渭水北岸,给高皇帝(刘邦)再建立一座祭庙,这样的话,「游衣冠」时,就不必再到长安城里的祭庙了。而且对祭庙大加扩建,正是大孝的基础。」刘盈立即下令在渭水北岸,为刘邦建第二座祭庙。

  孟轲曾斥责陈贾,说:「现代的人岂止继续错误下去而已,反而捏造出许多理由,把错误说成美德。」但陈贾不过是偶尔干那么一票的小人物。叔孙通却为拒谏饰非,提供理论基础:「领袖永远没有过失。」于是,冥顽不灵兼死不认错,上行下效,遂成官场中的金科玉律,贻害两千余年,使中国人丧失了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到了现在,偶尔发现中国人主动向人道歉时,尤其在高位的中国人,主动向属下道歉时,简直是一幅美好的图画。


  诛杀三族

  纪元前一八七年,西汉政府下令废除秦王朝的「诛杀三族令」及「妖言令」。

  诛杀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是秦政府制定的法律,这是专制帝王企图彻底消除叛逆的手段,谓之「斩草除根」。问题是,叛逆有它产生的条件,一旦条件俱备,不要说诛杀三族阻吓不住,即令诛杀三千族也阻吓不住。而且因有诛杀三族的恐惧,一旦推翻旧统治者,新统治者的报复性和预防性的屠戮,就更凶恶。

  中国历史上,帝王子孙几乎都被杀光,就是渊源于统治阶层先下毒手。

  连坐,是野蛮民族的产物,时到二十世纪,中国虽不再有诛杀三族,但家属对罪刑的分担,仍保持这种余绪。


  吕家班

  纪元前一八○年,西汉王朝皇太后吕雉逝世,政变爆发,吕家班最信任的郦寄,诱骗吕家班交出军权,吕家班遂全族被屠。

  班固曰:「刘恒(西汉王朝五任文帝)在位时,天下人都认为郦寄出卖朋友,见利忘义。然而,郦寄的老爹(郦商)是开国功臣,又被强力挟持,所以摧毁吕禄,安定国家,拯救父亲,拯救皇帝,大义已够。」

  根据已知的史料,并没有吕家班要夺取刘姓政权的证据,吕雉不过一个泼辣的悍妇,跟红楼梦上的王熙凤,是一路货色。有小聪明,也有恶毒心肠,但没有疯狂野心。比起七世纪出现的、中国唯一女皇帝武照女士,吕雉就像一个白痴。

  吕雉最大的愿望不过把她娘家人封王,风光风光而已。封王引起激烈的反应之后,才不得不更坚持封王政策,来保护她的家人,和她的弱孙安全。看她饿死刘友,只是为娘家女儿出气。毒死刘肥,只是为了他坐在她儿子的上席,都非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的作为。吕禄、吕产,一对荷花大少,更非政治人物,如果有意谋反,岂会被郦寄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轻率的交出军权?吕家班政变的消息,主要的来自刘章,自从逃席事件之后,双方对立立场,十分明显,吕家班纵有阴谋,也不可能对刘章毫不设防。刘章年轻躁进,利用妻子身份,制造无法求证、但却迎合人心的情报,也只不过为了博取政治暴利。

  以陈平、周勃为首发动的政变,事实上是一场夺权斗争,所以必须使用「诬以谋反」法宝。郦寄当时就被人指责,可见即令在吕家班被肯定为叛逆的恐怖气氛下,公道仍在人心。班固为他辩解的理由:一、老爹是功臣,二、老爹被挟持。

  功臣之子,难道就可以丧天害理?这种想法可谓奇异之极。而我们又根本不相信他老爹真被挟持这回事,军权在吕家班之手,太久的劫持会使阴谋暴露。

  郦寄卖友求荣、见利忘义,已铁案如山,班固却把他美化得忠义千秋,只不过成则王侯败则贼,刘家班成功罢了。如果吕家班成功,对郦寄这种行为,又是如何评估?当时还有公论,后世的史学家,反而替郦寄开脱。

  不过,无论如何,我不希望朋友中有郦寄先生这种「大义已够」人物,上帝保佑!


  魏勃

  西汉王朝吕家班覆亡后,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灌婴在阳(河南省阳县),听说齐军统帅魏勃,是说服齐王(首府临)刘襄起兵的人,派使节召他见面,责备他轻举妄动。魏勃回答说:「家里失火,岂有先禀告家长,才去救火的?」退立一旁,两腿发抖,害怕得说不出话。灌婴再问他,他仍是这一句。灌婴看他,失笑说:「人们都说魏勃人中豪杰,简直胡扯,不过一个脓包罢了,有什么作为?」命魏勃回去。灌婴也自阳班师。

  有些人久负盛名,平常日子里,嘴脸多端,俨然人物。一旦形势有异,如果再继续拍胸脯表演将要杀身成仁,可能真的要杀身成仁。于是立竿见影,立刻两腿发抖。不过,柏杨先生积六十年的经验,可以预测:魏勃回到齐国后,向齐王刘襄提出报告,或向他的部下训话时,准把这场「荥阳之会」,描绘成据理力争,灌婴终于被他说服,对他充满敬意,待若上宾。说不定魏勃还会在媒体上发表一篇回忆录之类,说灌婴还向他下跪,请他宽恕。

  达官贵人中,多的是魏勃,久瞧便知。


  刘邦嫡孙屠灭

  诛杀吕家班政变后,西汉王朝政府面对四任帝刘弘属于吕家班家人严重问题,共同会商对策,决定说:「皇上(刘弘)、梁王(首府定陶)刘太、淮阳王(首府陈县)刘武、恒山王(首府真定)刘朝,都不是惠帝(二任帝刘盈)真正的亲生儿子,而是皇太后(吕雉)夺取别人的儿子,杀死他们的娘亲,送到皇宫养育,教惠帝(刘盈)收作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晋封王爵,目的只在加强吕姓家族的力量。今天把吕姓家族全部屠灭,而皇帝也好、亲王也好,年纪一天天长大,一旦掌握权柄,我们可要付出代价。与其冒这项危险,不如在高皇帝(一任帝刘邦)儿子群中,遴选一位品德贤明的亲王,请他当天子。」于是全部诛杀。

  刘盈十六岁即位,二十三岁逝世。七年之间,正是青春壮士,生儿子的可能性,远超过不生儿子。史书上只说皇后张嫣无子,并没有说刘盈无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