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一)-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大概是这样的,利害跟自己无干,容易看得清楚,了解透彻。对某事没有私心,而纯用大义判断,结论一定凌厉。如果能把观察别人的态度,观察自己,然后用待自己的恕道,去待别人,情义自然明显。」

  王夫之曰:「刘秀对于功臣,恩德至重,给他们崇高的地位,使他们身家平安,名声永在,却独对马援这么刻薄,莫非是马援自食其果?竭尽全力,为别人打下江山,最后却受到谴责的,或者是君王恐惧他太强大,或者是君王愤怒他态度太傲慢。而马援全都不是,只不过对马援厌恶了而已。李耳,不是一个了解天地运转道理的人,但在世俗生活中,却可发现,他往往有精辟的见解。他有一句话说:「功成,名就,身退。」是他观察阴阳运转,屈伸交替,对人生历程提炼出来最完美的一项法则。马援平定隗嚣、平定公孙述,北方抵挡匈奴侵略,南方击破交趾变民反抗,难道还不够?武陵蛮族起兵,刘秀怜惜马援年老,不允许他前往,马援坚决请缨。这时候,天下已经安定,马援也已功成名就,应该保全自己的身体,不再受到损伤,以报父母双亲,满足自己的高贵爵位和丰富的财产,拥戴上面的君王。何必非「马革裹尸」,才感到快意?刘秀于是肯定:马援不珍惜自己的尊贵。不珍惜自己尊贵的人,最受英明的主子厌恶。很明显的,如果不是贪图战争中的掳掠利益,为什么总是留恋戎马,而不知道戒除?载运珍珠的诬蔑,有它的原因。年纪已老而贪得无厌,驱使别人的军队,去称心快意,当然引起别人反感。所以身死名辱,家族几乎不保。只因马援违背四季兴衰的运转,拒抗寒暑进退的程序,好战乐杀,而忘掉生命的庄严。这是「逆天行事」。李耳的言论,岂会骗人?易经给我们的指示是:建立基础固然重要,还要抓住时机,这是最精华的论点。形势前进要考虑,时机还没有到却先懈怠,便抓不住。形势后退也要考虑,时机已经丧失而仍在辛辛苦苦追寻,也抓不住。「太阳已经偏西,不敲着瓦制的乐器自娱,就有败坏的悲哀。大凶。」莫非正是形容马援?」

  马援一生都在战场,但他对国家的贡献,与其说在军事,毋宁说在文化,「马革裹尸」成语,就出自马援之口,千余年来,鼓舞青年扞卫国家的壮志。「画虎不成反类狗」成语,则出自马援之笔,一直是响在人们耳畔的警钟。从他写给侄儿信中,虽然告诫不可以效法杜保,他只是考虑到英雄豪杰事业,层面太高,不易效法而已。对杜保固同样尊敬,并没有贬词,显示马援的胸襟和见解,都超人一等。

  然而,却在他身死战场之后,触起政治风暴,带给当世以及后世最大的震惊。

  刘秀性情平和,不容易动怒,而独独在马援事件上,失去常态,不可理喻,连马援夫人六次上书,苦苦辩解,哀哀求情的报告,他都无动于衷。说明他愤怒之深,跟刺激他愤怒的谗言,是如何强烈。如果仅是进军的错误,和把薏苡当作珠宝这两项罪状,不足以引起如此严重而持久的反应。我们认为,这两项罪状只是可以拿到桌面上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却说不出口,不可告人。

  千载以下,我们无法精确的了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可以肯定必有这种说不出口、不可告人的真正原因。刘邦诛杀彭越,岂是为了判决书上的谋反罪名?

  真正的罪状是他拥有强大的兵权,而且是「壮士」(参考前一九六年)。王凤排除王商(非王家班),岂是为了他跟老爹的婢女通奸?真正的罪状是他伤害了王凤的亲家(参考前二五年)。马援的困局亦然。马夫人连上六次奏章,缕缕陈情,泣涕上告,她只能就表面上的罪状辩解,而表面上罪状的辩解有什么用?她不能触及说不出口、不可告人的冰山底层。如果她触及,反应将更加可怖。知道主子心里肮脏的想法,可是凶兆。

  马援身价的高贵,当世无匹,他不但跟当正式皇帝的公孙述是好友,而跟非正式皇帝的隗嚣,感情更笃,所以他们同榻而眠,密谈天下大事。而马援不但叛离而去,而且反过来攻击公孙述和隗嚣父子,这在当时,已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负义。公孙述和隗嚣父子虽死,门客宾朋转移到洛阳,可能形成一种反马援舆论,这舆论的影响力,不可避免的会把马援丑化到底。然而主要的还是,东汉政府完全把持在以刘秀为首的南阳郡人之手,在南阳郡圈圈之外,又有最初叛离玄汉王朝的患难班底。在班底圈圈之外,又有亲贵。而马援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圈。外科医生动手术,移植同样器官,都会发生排斥作用,何况派系不同的政治人物?马援跟皇帝之间,是单线的,不像其他将领,老哥、老弟、小舅子、大姐夫、同乡、同学,患难之交,盘根错节。耿舒如果没有耿弇这个功臣老哥,梁松如果没有皇女当老婆,他们想陷害也无法陷害。而马援不然,在鲨鱼群中,孤单、寒冷,除了一片忠心外,什么都没有。所以,一旦权力魔杖被激怒,就没有一个有能力营救他的朋友。

  我们也不了解马援到底有什么缺点,人不是上帝,当然有缺点,马援的缺点可能是太过严正,性格保守而颇端架子。他待梁松的态度,已伤尽了一个浮华亲贵的自尊,使仇恨更情绪化。世界上像朱勃这样敦厚的人,可遇而不可求,而梁松之流,却遍地皆是。我们可以推测,梁松的指控,一定正中刘秀的心窝,否则不会产生那么大的怒火,这或许是马援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史书只能择要记载,所以我们只看到梁松、耿舒的抨击。事实上,落井下石,恐怕势如倾盆。朱勃已有形容:「怨隙并生」。身死军旅的英雄,末路如此,使人兴悲。

  耿舒攻击马援像一个西域商人,每到一地,必定停留。此之前和此之后,我们看不到耿舒的战功,他实在没有资格作此评论。马援之所以总是战胜,跟他的行军持重有关。正是所谓步步为营,那是流血的经验,豪门出身的哥儿公子,而竟提出指摘,不过证明口尖舌利。范晔讥讽马援智不保身,咦,当年班固曾讥刺司马迁智不保身,结果班固智不保身得更惨,司马迁不过失去生殖器,班固却失去性命(参考九二年)。范晔对这件讽刺性的教训,早应熟悉,可是他却忍不住也要讥讽马援。范晔比班固还要有自信,认为他的智慧可是保得了身的,结果他想求马援的下场而不可得,想求班固的下场也不可得,范晔的结局是绑赴刑场,砍下人头(参考四四五年)。王夫之之抨击马援,再一次暴露他污秽了的心灵。

  王夫之一面讥讽马援不懂得持盈保泰,一面诬蔑马援的报国热情,不过是「好战乐杀」「贪图抢劫之私」。王夫之骨髓里仍是官场混混的伧俗情操。如果换了他,他就坐在侯爵的宝座上,「满足自己的高贵爵位和丰富的财产」。对人民受到的毒害,毫不在意,君王征求将领时,不但不会自告奋勇,恐怕乱棒也打不去。我们也用易经一段话,像王夫之形容马援一样,形容王夫之:「好像孩童般茫然而没有见识,好像巷口的那个流氓,眼皮浅薄,算不了什么东西。可是,如果高级知识份子如此,就太卑鄙。」(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咎。参考观卦?

  初六。)

  马援只不过是鲨鱼群中的牺牲品,这种事件,历史上层出不穷。


  匈奴内乱

  刘秀派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段彬、副指挥官(副校尉)王郁,出使南匈奴汗国,帮助单于(二十三任)栾提比在五原郡(内蒙古包头市)之西八十华里,建立王庭。段彬要求栾提比俯身下拜,接受诏书。栾提比迟疑了一会,才接受这项仪式。但在行礼之后,教翻译官告诉段彬:「我国单于,刚刚即位,在我们左右大臣面前,竟向中国使节俯身下拜,感到羞愧,盼望使节不要在大庭广众中,使单于过于屈节。」

  刘秀命栾提比移居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设置匈奴协防司令(使匈奴中郎将。不久,司令部随单于迁至美稷「内蒙古准格尔旗」),率军保护。不久,栾提比前些时俘掳的叶鞬左贤王,率领他的部众,以及本属于栾提比旧部的五位

  队长(骨都侯:韩氏骨都侯、当于骨都侯、呼衍骨都侯、郎氏骨都侯、粟藉骨都

  侯),总共三万余人,叛变,向北方逃走。在距王庭三百余华里处,再建立新的王庭,自称单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