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功累德,他的命运就转了。我们从《四训》里面看,他做得不够,他懂得并不彻底。如果做得够、懂得彻底,他的转变幅度应当比他晚年还要殊胜很多倍。他的寿命五十三岁,孔先生给他算的,他活到七十多岁,寿命延长二十年。如果他懂得更多、了解得更透彻,勇猛精进,他的寿命不只二十年,还可以延长。
  年岁大了,古时候七十岁退休,退休之后,应当发心弘法利生、教化众生。这个时候年龄够了,人家见到你尊称你老人家、长者,你的身分地位够了,你的道德学问成熟了。年轻的时候不成熟,一般成熟总得六十岁之后。七十、八十那就熟透了,人中之宝,社会大众是需要你的教导,不是需要别的。世间一切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种种事业,总是六十岁以前去做,累积功德。由此可知,七十退休之后,你的经验丰富,你是过来人,身分、地位、学问、智慧、道德、经验都成熟,这个时候教化众生影响力最大。古人订的七十岁致仕,致仕就是今天讲的退休,非常有道理。在朝中大臣,退休之后皇帝请他做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三公:少师、少保、少傅这个地位现在来说,就是国策顾问,资政。国人对他尊重,遇到疑难杂症向他请教,所以这个转变「胜解自在」。你了解得不够透彻,你哪里能转变?你哪里能得到自在?学佛纵然不从事某些行业,方方面面都要有透彻了解,为什么?智慧,后得智。善财童子为什么要五十三参?非常值得我们启示,值得我们效法、学习,成就自己真实圆满的智慧。
  末后一句「云何复得融摄重重」,这个融摄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一体。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人身体许许多多器官,许许多多器官是一体。彼此合作无间,身体健康;哪一个器官不合作,毛病就出来了。何以它合作无间?普贤菩萨在此地说,「佛及普贤自在力故」,使得整个宇宙都有秩序,一切的运行都有原理原则。「佛及普贤自在力故」,这个地方的佛跟这个地方的普贤意思很深,佛是自性里面本具般若之体,普贤是自性本具般若之德用。你这样看,问题就解决、自在了。佛在《般若经》里面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体、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佛代表;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作用是普贤代表。普贤代表后得智,佛代表根本智。自性本具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它的大自在的起用,宇宙和谐。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就能体会到,什么能解决问题?智慧能解决问题。什么事情把问题搞糟了?感情把问题搞糟了。
  今天世界为什么乱成这个样子?浊恶到了极处,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灾难重重?缺乏智慧。不是智慧在运作,而是情识。情识,佛家讲的世智辩聪,是世间人的智慧,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跟世间人的智慧差别在哪里?真智慧里面无我无私,世间智慧里头有我有私。用佛法的术语来讲,世间智慧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自性本具智慧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是智慧,有妄想分别执著的,佛教里头叫它聪明,差别在此地。真实智慧是从戒定里面生的,世间这些聪明智慧是从情识里头生的,不一样!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染污的。一个是彻底解决问题,一个是只能解决局部,真的是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的。
  这一段长行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这是偈颂,偈颂总有九首,九首它分为八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这一行经是说偈仪,说偈仪里面普贤菩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当位普贤是等觉菩萨,位后普贤是菩萨已经成佛,退居在普贤这个位置上,帮助佛度化众生。普贤菩萨将「起具因缘」长行略说讲完的时候,『尔时』就是这个时候,『欲重宣其义』,为什么再重说?这个地方是讲器世界,就是讲宇宙。现在哲学里面有两个课题,一个是人生观,一个是宇宙观;用白话来讲,就是你对人生的看法、对宇宙的看法。这个看法正确,不但你自己一生幸福美满,你会带给社会、带给一切众生幸福美满;如果你看错、看偏差了,自己受苦受难,也连累到众生,这个问题多重要!这大学问,是圣贤教育里面的中心课题,所以教导不厌其烦。
  学生就是众生,大家根性不相同。上根利智是少数,菩萨前面这一说他就明了,中下根性还不行,还需要菩萨劳神,再给我们说说、多说说。菩萨换一个体裁,用偈颂。偈颂多半有押韵,便於记诵。你听了之后,你要能记住,你要能够随文入观,你才能得真实利益。你还要把你学得的怎样落实在生活当中,你才得受用。你想想看,这多么重要!另外一个意思,佛讲经不同於学校里面上课,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程度是相等的,而这是义务教育,没有什么报名参加的,因此有先来后到的。有早来的,听这个课程一直听下去的,有中途才来,前面没有听到的。你看看那个讲经,两个小时的时候,差不多讲了一个半钟点,还有半个钟点,还有人进来。这些后到的也要照顾到,这是慈悲到了极处!那总不能把前面又那么详细再讲一遍,那个太累赘,所以用偈颂的方法把前面所讲的略略的叙说一下。所以偈颂用意很深,这种教学法非常之好。
  李老师以前教学生、教讲演,他有个讲演的方法叫《实用讲演术》,是他编的。编得好,真的是简要详明。我们最初学讲演,我们找讲演术,到书店里找,找了好多来看,不如李老师,简单扼要明了,真的是面面都说到了。看人家讲演术厚厚的一大本,从头到尾看完一遍的时候,摸不到边,废话太多,抓不到重点。我们对老师不能不佩服,老师那一套讲演的方法、讲经的方法,精彩绝伦。他的讲演,他不写讲稿,他编大纲,现在在他《全集》里面搜集好几百篇。每一个表解后面,他都有几句偈子,这是《华严经》上学得来的。前面长行,后面偈颂,老师用偈颂做总结,很有味道,这个方法是从经典里面学来的。世间人讲演没有这个方式,不会后面用一些偈来做总结,李老师讲演的时候,他的方式都是有偈颂做总结。现在我们来看经文,偈颂第一首:
  【所说无边众刹海,毗卢遮那悉严净,世尊境界不思议,智慧神通力如是。】
  清凉在《疏》里面告诉我们,「偈颂多以果显因,文有九偈,束为八段。」这是第一首,第一首「颂佛神力,据此,无边刹海,皆遮那严净。则下严华藏,犹是分明,理实而言,愿周法界。」大师这几句话说得很明白、很透彻,但是初学的人不好懂。学大乘经,特别是学《华严》,一定要懂得它说法的义趣,往往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这是真实智慧,要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里去观察,从这些地方去学习。毗卢遮那法身佛,法身佛没有形相,他不是一个人。释迦牟尼佛是个人,阿弥陀佛也是个人,药师如来也是个人,毗卢遮那不是一个人,他是什么?什么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他是宇宙的全体,称为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梵语,前面跟诸位讲过、介绍过,说得很详细。这句话的意思是「遍一切处」,当然也就遍一切时。用现在的术语来讲,毗卢遮那是什么?是时空,时间、空时,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华严》称之为毗卢遮那。
  毗卢遮那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哪一个人能够离开毗卢遮那?什么人能离开时空?这叫法身。你从这里体会什么是我们的法身。法身是我们的根本,哲学里面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经里面称之为毗卢遮那。「佛」这个意思是觉悟,你想想整个宇宙是活的,他觉,他不是不觉。觉是性,经上常讲一切有情众生,我们讲动物,动物都有佛性,植物、矿物乃至於虚空法界这些现象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换句话说,一个体。虚空法界无量无边刹土众生都是这一个真性变现出来的幻相,这个相《金刚经》上讲得好:「梦幻泡影」。它不是没有,它有,为什么说它是幻相?那个相刹那刹那在变,凡是会变的就不是真的。所以佛经里面讲有叫妙有,妙在哪里?它会变。它要是不变,那就是真有。所以,永恒不变的是真性,性不变。相哪有不变的?相刹那刹那在变,性不变。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然后你果然契入、果然懂得,你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