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位法师人家称他作活佛,他的平常修持生活,实在讲,很有一点像小说里的济公活佛,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有很多不思议的境界。他能转境界,他不被境界转。人家看的是脏的东西,他看是清净的。一般人供养他钞票,大家都晓得,钞票是最肮脏的,每一个人手上摸,不晓得有多少细菌。他接受人家供养钞票,往哪里放?吃掉了。你供养他,他马上丢在嘴里吃掉,他也不生病。一年到头不洗澡,没洗过澡,身上放香气,清香。也不洗衣服,就这么一件衣服,春夏秋冬就这一件,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热,他转境界了,所以他四季一如。我们转不了境界,被境界转,冬天要穿厚衣服,夏天要穿薄衣服,你被境界转了。他有本事,他不被境界转。不被境界转,就能转境界。
  佛在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人家称他作活佛,确实有神通。乐观法师说过,因为乐观法师跟他在一起,看他这样子好像不持戒,很随便,心里面有一点轻视他,好像他做得不如法。可是妙善法师笑笑,就跟他说,谈话当中就纠正他这个错误的思想观念。乐观法师听到之后,心里震惊,真震动:「我心里头动念头,他怎么知道?」起心动念他晓得。人非常好,到处救苦救难,帮助苦难众生,解决疑难杂症,确实很像济公长老,也是疯疯癫癫的,外表你很难看出他是个真正得道的高僧。跟大家在一块喜欢说笑话、开玩笑,信徒也不少。这是讲转境界。
  我们学佛到底有多大的功夫,不看别的,就看你怎么转境界,你能不能转得了。头一个,在人事环境上转。别人恭维你、赞叹你,你不生欢喜心,不生贪恋的心,你能够保持心地的平静,这个是学不被境界转。逆境恶缘,别人来毁谤你、侮辱你、欺负你,甚至陷害你,你能够随缘,你能够接受,安然无事,心里头没有一丝毫瞋恚心,你转境界了。称你心意的事情,生了欢喜心,起了贪心,你被境界转了。恶缘现前,你遭受侮辱,遭人毁谤,心里难过,还有瞋恚,你被境界转了。学佛要学转变,首先从人事上转变,在这上练功,这个功夫练成之后,自自然然就能转环境。转环境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浊恶,你所体会的是清凉。到这个时候,那就是佛经上讲的「境随心转」,能转物质的境界,能转环境。能转自然的境界,那个功夫又高一层了。
  首先你要能转人事的境界,你在这上去练,清净心是这样修成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在接触一切人事物里头修炼成功的。不是念经,念经没有用处,拜忏没有用处,佛像面前磕响头也没有用处,要在境界里头历事炼心。《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这样的修学方法。他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个人修学的法门不一样,里头有男女老少,有大富大贵,有贫穷下贱,他在这一切人事物里面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学成功了,他成佛了,离开这个环境到哪里修?真修行是在人事物环境里头修,历事炼心;炼是锻炼,炼就是修炼,不离开环境。顺境里头修什么?不起贪心。逆境里头修不起瞋恚心。头一步,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这个是功夫刚刚得力。真正深功夫,是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起妄想,那你就是入了菩萨境界,你就不是凡人。
  一定要懂得佛讲经说法教学,他句句话里头的含义是什么,要会听,看经要会看。意在言外,意在文字之外,你能看得出来,那你真的是有受用。死在文字里头,死在言语里头,从前李老师讲,那是佛呆子。念书念的时候不能够消化,叫书呆子。念书不开悟是书呆子,学佛不开悟是佛呆子,这是李老师以前常常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一定要重视。
  往下大师说,他讲「藏识」,藏识就是阿赖耶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为自性,生觉受故。」这个我们要懂,即使佛学常识也非常重要。阿赖耶的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见分就是我们的神识,佛法里面讲神识,世间法讲灵魂。我们人投胎,舍身受生,神识是自己,经典里面讲「来先去后作主公」,你来投胎它先来,阿赖耶识来投胎,人死了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前五识是最先离开,不起作用,作用没有了,最后是阿赖耶,来先去后。它是自己,真正的自己。身不是自己,藏识是自己,佛家也叫神识,婆罗门教里头叫神我。佛法不说我,怕你从中起执著,为什么?这个东西还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什么?真正的我是性,那才是真正的我。这个是染污的性,叫藏识。纯净不染的性,那是佛。真正的我是什么?真正的我是佛,所以佛在大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从这个地方说的。你本来成佛,现在你还是个佛,你没有变。从本性上讲,你没有变。但是从藏识上讲,你变了。这个理很深,我们纵然不能透彻了解,大概也要懂得一点,不至於在学习里头完全外行,这个不可以的。
  相分里面,那就是两分了。一分是什么?一分是自己身体,另一分是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叫器世间,我们今天讲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我们不执著它;我们分别它,不执著它。但是这个身体我们分别它,也严重的执著它,这一执著麻烦就来了,把这个身当作我,把这个身当作自性,确实它有感觉,它知道痛痒,它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大师在底下设了一个问答,问得好:「如来藏识,何缘如此?」这个话用现在话讲,如来藏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造成的?我们会在这个地方生许许多多的疑问,打一大堆问号。大师给我们解答的一句话,「法尔如是」。法尔是什么?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原因,没有因素,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后头也跟我们透了一点消息:「行业引故」,这句话重要,是你在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业力引发的这些现象。阿赖耶识也是因为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那个无明是业力,业力引发阿赖耶。所以,最后这一念无明破了,你就证究竟圆满佛果。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就是把真如本性变成了阿赖耶。这对我们来讲依旧是个疑惑,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来的?这个问题,在佛法里面叫做根本大问。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起来问这个问题:既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会迷了变成众生?真如本性(自性)每一个人都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同,为什么这些众生会有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是什么原因?无明到底什么时候起的?他还有一个问题:将来我们这些众生修行,把这些妄想烦恼习气统统都断掉,成了佛,成佛之后会不会再起无明?会不会还有一念不觉?佛有详细解答,解答在《楞严经》第四卷,我在这里不说了。说,耽误时间太长了。
  可是佛在经上答覆的这些话,我们一般人读了还是不懂。你要真正懂了,你就超凡入圣。但是佛讲的话确确实实讲得非常好,不懂也没有关系,多读,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只要你以恭敬心去读诵。恭敬心里头不能有疑惑,有疑惑就不恭敬了。恭敬心去读,读经也是修行的方法,专心去读还是修定,定久了开智慧。佛讲的这个话,天天去念,忽然明白了,过去读也不明白,听人家讲也不明白,看古人注解也不明白,忽然之间你明白了,开悟了,要会读经!这个我过去讲得很多,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那真有功德。我们现在人是一面读一面打妄想,一面在猜经里面的意思,戒定慧三学统统破掉了。把读经当作阅读世间普通书一样,你怎么会开智慧?你得不到戒定慧。所以你懂得读经方法的时候,读经是修戒定慧,你得戒定慧。最浅的是得戒,最深的是开慧。
  这一段都是从众生如来藏上来说的,下面第二段那就佛果地上来说。就诸佛来讲,诸佛没有如来藏,转如来藏为大圆镜智就成佛了。众生有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不过来。菩萨能够转八识成四智,就成佛了。清凉大师在此地说:「约诸佛,谓以大愿风,持大悲海,生无边行华,含藏二利染净果法,重叠无碍,故所感刹,相状如之。」这个话说得好,当时后世都赞叹清凉大师为华严菩萨。我们听他老人家这一段的开示,我们也会点头,以华严菩萨称赞清凉大师,他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