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实录-山河呼啸 作者:傅建文-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学校招生,有着扎实的文化功底又对革命一往情深的徐向前,成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进入黄埔军校,既是徐向前接受教育的继续,又可以看作他军事生涯的开始。黄埔军校因建立在四面环水的黄埔岛上而得名。以后,黄埔军校的名字越叫越响,“国民军军官学校”的原称倒没有什么人再提起了。黄埔军校刚成立时,共产党人在其中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周恩来担任学校的政治部主任,聂荣臻担任过政治部的秘书,叶剑英担任过教授部副主任,浑代英。肖楚女等同志也曾担任过军校的教官。徐向前在黄埔学习期间,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学员们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战斗,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第一期开学不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在孙中山挥师北伐的过程中,徐向前参加了为孙中山放哨、警卫的任务。一个月后,又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这是黄埔军校学生首次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作战,当时学员们表现得非常勇敢,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也许是和黄埔军校有缘,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仅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干了一年,就又回到了黄埔,只是这次的黄埔不是广州的黄埔,而是号称“第二黄埔”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且是出任少校队长。武汉黄埔分校时期,是徐向前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关头,在这里,徐向前接触了大量的共产主义思想,完成了从民主主义思想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黄埔军校对革命的重要贡献,我们不应忘记,仅仅是黄埔第一期,就培养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像左权、王尔琢、周士第、陈赓、蔡申熙等人,都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
  阎锡山的老乡129 师成立后,徐向前并没有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而是跟着周恩来一起到了山西。因为徐向前也是山西五台人,是地地道道的阎锡山的老乡,所以,军委希望徐向前能够利用老乡关系,走走“后门”。山西省五台县位于五台山南麓,因五台山而得名,是个山区小县,经济、交通都比较落后。自从阎锡山成为了山西的土皇帝后,五台地区就开始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县不如镇,镇不如村。”所谓“县不如镇”,是指五台县不如东冶镇,由于东冶镇土地好,产量高,大户人家很多,比五台县城要富裕些;所谓“镇不如村”,是指东冶镇不如阎锡山的老家河边材,阎锡山的旧宅高墙大院、豪门深宅,绝非一般的县城衙门可比。徐向前出生的村子与阎锡山的老家仅一河之隔,叫永安村。解放前,山西人只知道有河边村,而不知有永安村。解放后,虽然河边村名声依旧,但它终究失去了昔日的显赫,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而永安村却随着徐向前声名远播被整个山西人所熟识,并且山西人力有了徐向前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多年,将山西彻底变成了自己的一个帝国。阎锡山时代的任何一个山西人几乎都要受到阎锡山的影响,徐向前也不例外。当徐向前考入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后,才知道这所师范是阎锡山创办的,具有准军事教育的性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军文兼备的人才,以便准备力量同其他军阀抗衡,巩固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地位。该校校长自然也得是阎锡山的心腹。校长赵戴文,秀才出身,和阎锡山一块闹过“革命”,任过阎锡山军第4 混成旅的旅长,在山西颇有些名气。此人能文能武,是阎锡山的得力助手。虽然学校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但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初步的军事训练,还是为徐向前今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让阎锡山没想到的是,这所学校实际上已经成了山西学生运动的中心。薄一波、王世英、程子华等很多共产党人都曾先后在这所学校里学习,从事过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不得不举起抗日的旗帜,摆出一副“守上抗战”的架式。即使这样,八路军在阎锡山的地盘上抗日,也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协商和解决,于是中央决定派中共的谈判专家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等人前往阎锡山处与之谈判。据徐向前自己说,这次能够与周恩来一起去,完全是因为他是山西五台人,沾了与阎锡山是老乡的光,并且在晋军中有很多熟人,便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阎锡山从辛亥革命时算起已统治山酉有20 多年了,一向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不许其他政治势力侵入。“七·七”事变前,他奉行亲日反共政策,1936 年初,红军东渡黄河抗日,就曾遭到阎锡山军队的阻挠。阎锡山防了“共”却没有防住“蒋”。蒋介石军队此时乘机以“剿共”为名,大举进入阎锡山经营了20 多年的独立王国。蒋介石窥视山西很久了,一直出师无名,这次总算找到了借口。红军返回陕北后,开入山西的中央军仍不撤走。这时阎锡山才明白什么叫“引狼入室”。他曾经说:我不亡于共,也要亡于蒋,“七·七”事变后不久,山西就成为抗战的最前线,山西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有人用“在三十鸡蛋上跳舞”来形容阎锡山当时的处境是很形象的。对日本,不能抗得过人,以免激怒日本人;不抗也不行,否则无法向山西民众
  交待;对蒋介石,拒蒋则自己势单力孤,难以完成“守土抗战”的艰巨任务,迎蒋则无异于引狼人室;对共产党,既要反共,又要将共产党作为暂时的同盟者。阎锡山确实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或者说是在“玩火”。在周恩来和阎锡山谈判的同时,徐向前则利用在国民党政府、军队和教育机关中任职的同学、同乡的关系,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这段时间虽然不是打仗,但徐向前却忙得不亦乐乎。同乡宴后是私人拜会,然后又是小型座谈、校友会、群众集会等活动,徐向前是“逢请必到,逢到必讲,逢讲必宣传抗日”。因为是阎锡山的“邻居”,徐向前不得不到五台县去做统战工作,以致于错过了抗战初期很多“游击”日本兵的机会,直到1938 年4 月的响堂铺战斗,他才有机会一显身手,指挥129 师主力,打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处惊不乱——响堂铺之战虽然从作战时间上看,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次作战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但在作战目的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 月22 日的长生口之战和3 月16 日的神头岭之战是为国民党反攻太原而进行的伏击战,到了3 月上旬临汾、汾阳、离石、风凌渡、长治、晋城、东阳关等重要城镇被占领后,日军打通了邯(郸)长(治)大道和同蒲铁路南段,进入晋东南和吕梁山区,继续向晋西黄河渡口猛进。这时,国民党“反攻太原”的口号已不攻自破,而邯长大道和从长治至临汾的公路就成了日军的一条重要后方交通运输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邓徐又有了扰乱日军运输线,迟滞其行动,搞一次大伏击战的想法。为此,师首长派出侦察员到几条公路沿线去侦察,了解日军的运输情况。从了解的情况看,最忙的路是邯长大道和长治至临汾的公路。在这条路上,来往汽车不断,几乎每天都有几十辆、甚至上百辆之多,沿路的警戒已经加强,在东阳关增设了新的据点。日军在公路沿线的驻军也明显多于其他地区:黎城1000 余人,东阳关150 多人,涉县400 多人,武安1500 人。刘邓徐研究了这些情报,认为:在东阳关和涉县之间的响堂铺一带,是比较理想的打优击的地方。这里公路沿小河床而过,路南是高山,多悬崖峭壁,不易攀登;路北力起伏高地,多谷口,便于隐蔽和出击,如果在这里设伏,寻机歼敌是比较有把握的。到响堂铺作战的构想全部形成时,已经是3 月下旬。3 月21 日,刘伯承要去沁县小东岭八路军总部开会,接着参加东路军将领会议,这样,指挥的重任就落到了副师长徐向前的肩上。改编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善于思考,沉默寡言,处惊不乱,在作战中很有大将风度,若不是在抗战初期回老家做“老乡”的统战工作,他决不会轻易放过教训日本人的机会的。本来,这一仗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抗战以来,八路军各部特别是在具有“游击专家”之称的刘伯承指挥下的129 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伏击战、袭击战,使鬼子吃尽了苦头。成功的伏击战的例子很多。但是伏击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却值得一提,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徐向前临机处置、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3 月30 日夜,徐、邓率师主力3 十团冒着霏霏细雨、泥泞的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