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针秘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 
入缺盆;其支者,从耳 
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 
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 
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 
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 
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 
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 
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 
注肺。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 
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 
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 
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紫者,血先 
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 
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 
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 
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 
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五阴气俱 
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 
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 
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 
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 
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 
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 
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 
取之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 
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 
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 
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KT,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 
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手 
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 
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 ,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 ,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 
寒痹隔,取之所别也。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 
不收,取之所别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 
之所别也。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 
所别也。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 
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 
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 
鼓胀,取之所别也。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 
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 
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 
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 
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 
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 
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二、医经录要
(二)《灵枢·本输》篇
属性:此篇为针灸家根据经认穴,扼要治病之祖,其十二经五脏六腑之井荥俞经合各穴之发明。非开天明道之圣 
人不能通晓,非后世言解剖者,所能几其万一。凡人周身之穴道,及用针灸治病之方 
法,俱由此篇逐渐发明,尤为针灸家不可不读。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 
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岐伯曰∶请言 
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 
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 
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 
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 ;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 
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 
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 ;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 
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 
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 
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 ;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