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道长城-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重要的位置上,他十分感激他们,对于一位交往不深而且属于另一派系的将领寄予如此重大的信赖和期望,的确是很难得的。

华小榄说的不错,同洋人打仗毕竟不同于剿匪,番鬼船坚炮利,训练有素,比土匪山贼凶悍百倍。这次出关抗法,前途未卜、生死难料啊!自己经历过追剿太平军残部和平定贵州苗民之乱两场大的战事,立下了赫赫战功,挣得一品顶戴和显赫的荣耀,可那都是镇压内乱,和列强还没有真刀真枪干过,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走到今天这一步,来之不易啊!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试一试吧,人生能有几回搏?无论战胜还是战败,这场战争都将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年方四十,是大清武员中比较年轻的提督,而且战功卓著,手下又有陈嘉、马盛治、苏元瑞、黄云高、陈桂林这些能征善战的得力战将,坚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朝廷交给的重任。

苏元春意识到,他已经与潘鼎新同坐在一辆战车上,一荣俱荣,一耻俱耻。

国家荣誉是最大的荣誉,国家利益是最大的利益,洋人只认中国,鬼才知道什么湘系淮系,哪次战败议和,割的不是中国版图的地,赔的不是大清银库的款?有哪次只赔苏皖的银子、湖南的地皮?

第六章 三驾马车

龙州是广西边防重镇,位于镇南、平而、水口三关通往内地的必经之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素有“一镇锁三关”之称。广西省城虽设在桂林,为便于前线指挥,抚督两衙均在龙州设立行署,龙州从不起眼的边境小城一跃而成广西前线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指挥中心,小小的山城一夜之间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苏元春从亲兵手中拿过千里镜朝码头眺望,只见船来车往、熙熙攘攘,成船的军用物资或在码头下船入库,或转卸到小船通过水路运往越南。

码头高处一顶临时搭设的简易凉棚下,一名官员也在向这边瞭望。官船渐渐划近码头,苏元春这才看清,那官员着正三品顶戴。清朝省级官员中,提督是武职从一品,巡抚和布政使均为文职从二品,只有按察使为正三品,苏元春心想,这位一定是新上任的广西按察使李秉衡了。

李秉衡字鉴堂,五十多岁,捐纳出身,却操守甚佳,是官场少见的清廉能干文员。北宁兵败后原广西巡抚连同布政、按察二司均被革职,经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举荐,将李秉衡调任广西按察使,总管广西全边营务处,负责广西抗法前线后勤保障。

李秉衡迎到江边,作揖道:“熙帅辛苦!下官李秉衡奉琴帅之命特来迎候。琴帅已备好便宴为熙帅洗尘,熙帅请上轿。”

苏元春下了船,还礼道:“元春何德何能,敢劳臬台大人亲迎。请大人先行。”二人礼让着上了轿,径往巡抚行署而去。

潘鼎新字琴轩,举人出身,去年九月任湖南巡抚,凳子还没坐暖又调到广西。边情紧急,他不敢耽误,令总兵方友升紧急招募八营鼎字军随同赴边。他知道苏元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悍将,极力向李鸿章举荐,调任广西提督。新调任广西按察使的李秉衡不属于任何派系,表面看来执掌广西军政大权“三驾马车”的权力分配显得不偏不倚,实际上最后决定权还是落在潘鼎新手上。

巡抚行署设在粤东会馆,潘鼎新闻报,忙到门口迎候,三人相让着进入行署。亲兵们已摆好酒菜,潘鼎新打趣道:“苏军门,本部院和李臬台借花献佛为你洗尘,你可别见笑啊!”

“借花献佛?”苏元春楞了一下,随即醒悟,潘鼎新是安徽庐江人,李秉衡是奉天海城人,他则是广西永安人,他们用广西的酒菜宴请苏元春,说“借花献佛”倒也有些道理。

潘鼎新认真地说:“早就听说苏军门是位福将。本部院自知运浅福薄,唯恐辜负了朝廷的厚望,希望能够借助苏军门的福运,了结自己报效国家的夙愿。”

“什么‘福将’哟?中丞大人取笑了!”

潘鼎新认真地说:“怎么不是福将?当年你在江西石城力擒伪幼天王和伪干王的壮举,至今还传为美谈呢。”

见潘鼎新提起自己的光荣历史,苏元春当然引以为豪,却谦逊道:“哪里哪里,那是屙屎落狗嘴——纯属侥幸。”

“苏军门过谦了!大家都一样的出生入死效命疆场,这个‘侥幸’为什么不落到别人头上?满朝文武谁不说你苏子熙是福将!”

三人寒喧着,入席坐定。潘鼎新举杯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能在南疆共事,也不知是哪劫哪世修来的缘份——用北方人的话说,我们以后就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来,为了我们的精诚团结,干了这杯!”

三人一饮而尽。李秉衡又举起酒杯:“各位大人,为了抗法战争的胜利,再干一杯!”

两杯过后,苏元春因初到边关,急于了解前线情况,不想饮酒误事,便举起第三杯酒道:“元春建议,今天就喝这三杯。胜利以后我们还在这里喝庆功酒,好好地醉上一场,岂不更好?”

潘鼎新赞赏道:“灭此而朝食,好!等会我们还要合计合计,下步棋该怎么走。”饮了三杯酒,又吃了些饭菜,三人来到书房,围着摊开地图的桌子坐下。

亲兵沏上茶,苏元春闻着清香:“什么茶?这么香。”

潘鼎新道:“这是龙州土产的绿茶,也叫青茶。本部院带来的八营将士均来自外省,南方瘴气重,怕他们水土不服中了瘴疫,便请教当地文绅赵荣正,得知常饮绿茶可以清火明目,还能避瘴气,试饮了几天,果然觉得心旷神怡、脑清目明,便改饮绿茶了。考虑到各省防军初到边关水土不服,已请龙州同知蔡希邠和赵荣正发动各寨边民采集炒制,统一收购,以备各军之需。”

苏元春奉承道:“琴帅想得太周到了。”

“当地人说,绿茶以清明这天由当地‘勒俏’在清晨日出之前亲手采集沾有朝露的新芽为上品,称为‘勒俏茶’。本部院托蔡希邠精制了一些,不敢独享,日前送了李臬台几斤,也给苏军门留了几斤。美芹之意,还望笑纳!”潘鼎新取出一只精致的红木茶盒递给苏元春,“这种茶盒用沉香木特制而成,可以长期存放茶叶,久不变质,还带有木质特有的馨香。”

“谢谢琴帅,”苏元春双手接过,又问,“刚才琴帅说,此茶需由‘勒俏’亲手采制,不知‘勒俏’为何物?”

“苏军门是广西人,居然不知道‘勒俏’为何物!” 潘鼎新朗声大笑,“‘勒俏’是壮家土话,意思是未开苞的处女。”

苏元春也笑了:“想不到蛮荒之地还有这般讲究。元春在贵州时常饮用当地出产的毛尖茶,确实没有‘勒俏茶’清香。”

潘鼎新收敛笑容:“饭吃好了,茶也品过了,开始说正事吧。李臬台先到广西,是不是先介绍一下前线的情况?”

李秉衡道:“北宁兵败后,桂军一路退到谅山,法军仍紧追不舍,黄桂兰寻思谅山无险可守,退回关内也是死路一条,只好服毒自尽。倒是几位有血气的管带帮带不信邪,把败兵们召集起来死撑硬顶,顶住了法军进攻,把防线稳定在谅山一带。”

苏元春插问:“那几位军官叫什么名字?”

“领头的是管带李应章、吴廷汉和帮带梁兰泉,还有几位哨官,苏名汉、陈秀华、陈荣廷、余受益……对了,有位帮带叫张锦芳,广东高州人,秀才出身,十年前投身边军当文案,后来离军到越南经商。黄桂兰听说他对越南情况十分熟悉,招到旗下任为帮带。正是他率部殿后,阻击法军于谅山之南,为吴廷汉等人收拢溃兵保卫谅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锦芳……”苏元春若有所思。

李秉衡道:“谅山御敌只是少数,多数溃勇流落边境,有的甚至沦为流寇,四处抢劫危害地方治安。琴帅到边关后,派方总兵率鼎军四营到谅山协防,另派两营驻凭祥、南关一带弹压。”

潘鼎新补充道:“云南前线那边,滇军和黑旗军与法军处于对峙状态。刘永福黑旗军只有两千多人,都是绿林出身,战斗力很强,加上唐景崧四营景字军扼守宣光,西线情况基本稳定。”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考取进士后当了十多年下级京官。去年请缨入越联络黑旗军抗法,因功受赏四品卿衔。北宁兵败后,张之洞令其募勇四营驻防宣光,配合刘永福防守西线。

潘鼎新想了想,又说:“太原、牧马位于东、西两线之间,位置十分重要。原驻那一带的八营桂军因后勤供应不上,溃勇索饷哗变,设卡收厘阻塞粮道,与流寇无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