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四点多,朱德回到了队伍中间。但是,他的夫人伍若兰却被敌人抓去惨遭杀害。   
  队伍继续东迸,经过瑞金北部向大柏地进军。   
  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红军官兵憋了一肚子火。   
  恰好朱德从粟裕连队旁边经过,战士们故意发牢骚。有个战士大声说:   
  “当军长,不打仗!怕死让我们来指挥好了!”   
  此时的情况正好对红军有利。朱德回以激将法,高声说:“你们要打吗?要打就打!”   
  说罢,把大衣一甩,带领部队一个反冲击,把尾追的敌人打得溃不成军,缴了七八十条枪。   
  毛泽东、朱德发现刘士毅部孤军突出的弱点和大柏地有利的地形,遂决定在大柏地打一仗。   
  旧历年的除夕,红军闯到土豪家里,把土豪们准备的年夜饭吃了个净光。   
  然后迅速撤出大柏地,布成口袋阵,准备把尾追的敌军加以消灭。   
  年初一下午三时,刘士毅部进入红军布下的口袋阵。我开始对敌人实施攻击,激战至天明,歼灭了刘士毅部两个团的大部,俘敌团长以下八百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大柏地大捷是井冈山出师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年9 月,陈毅给中央的报告中称这次战斗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粟裕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冲锋陷阵,并且从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艺术中悟出了游击战争的真谛:   
  在转移过程中,要处理好打与走的关系。转移当然要走,但要走得好,尽量避免不利的和不必要的战斗,以保存力量;又要选择有利时机给敌人以打击,才能夺取主动。   
  红军进入闽西,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打开了局面,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9 月上旬,红军打下上杭,队伍发展到七千多人。   
  由于连续行军作战,毛泽东积劳成疾,在上杭病倒了。在上杭养病期间,毛泽东不断地写文章,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这时粟裕任一纵队三连连长,担任保卫毛泽东的任务。   
  毛泽东住在永定附近天子洞的一个半山坡上。粟裕带战士们在毛泽东住地附近活动,警卫——游击——警卫。他常常看到毛泽东房间的灯光彻夜不息。   
  在上杭,粟裕升任一纵队二支队党代表。支队相当于团。支队党代表相当于团政委。   
  1929 年秋,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进入广东,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这个决定同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并不一致。但是中央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二纵队进入广东,首先在峰市受挫,纵队司令刘安恭同志牺牲,部队伤亡较大。   
  粟裕所在的一队进入广东后,一路打到东江,奇袭打下了梅县,继而向海陆丰方向前进。   
  队伍刚离开梅县,敌人又夺去了梅县。粟裕奉命回师再夺梅县。   
  守梅县的是国民党广东军阀陈维元部的教导团。敌军训练严格,战斗力很强,枪法相当准确。粟裕要求战士们注意隐蔽。   
  支队部的一名小通信员调皮好动,说他不相信敌人的枪法。边说边把手伸出俺体。敌人一枪打来,打穿了通信员的手掌。   
  纵队组织了几次出击,梅县仍攻不下来,部队伤亡很大,只得撤下来。   
  经过这次挫折,中央放弃了打到广东去建立根据地的决定。红四军于1929 年11 月撤回赣南、闽西。   
  1930 年上半年,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影响波及到苏区红军的作战指导。   
  1930 年2 月,粟裕在富田以北的水南战斗中被敌人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未取出。这年6 月,红四军、红六军(后改为红三军)、红十二军合组编成一军团。粟裕调任红十二军五支队支队长。8 月,红一军团由赣南向湖南进军。粟裕奉命率部协同兄弟部队奔袭文家市,歼敌三个团又一个营。   
  当时中央指示红军攻打大城市,提出“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浪漫口号。   
  粟裕所在的红十二军是1930 年4 月成立的,军长是罗炳辉。   
  8 月19 日,粟裕率部攻打文家市。   
  这一天的天气特别热。粟裕率部于黄昏时分出发,急行军跑了三十五公里,从一条河的中段游了过去。次日拂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敌人的阵地前。   
  敌人措手不及,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国民党守军戴斗垣的一个旅就被歼灭了。戴斗垣被击毙,俘虏敌一千多人。   
  打下文家市的当天晚上,栗裕发起了高烧,他年轻力壮满不在乎,连药也没吃,休息了一天,病就好了。   
  8 月末,粟裕奉命第二次打长沙。   
  一个月以前,彭德怀率部队攻打长沙。当时湖南军阀正在混战,主力部队都到湘南去了,长沙守备薄弱,一个冲锋就打开了长沙城。   
  但这一次已非从前,长沙守敌多达三十一个团,有十万人,且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外壕、铁丝网、电网等障碍物。   
  粟裕支队的任务是从南面的大托铺向长沙市进攻。   
  当时的红军还不会搞近迫作业,连交通壕也还不大会挖,更不会爆破,也没有炸药,完全没有打敌人坚固设防城市的装备和技术。   
  为了破坏敌人的工事,粟裕命令部队利用黑夜挺进到敌人的铁丝网前,挖起前沿工事。天一亮在前沿顶不住,只好撤下来;第二天天黑再去挖。但前一天夜里挖的工事已被敌人破坏了。就这样一连干了几个夜晚,仍不能破坏敌人的重重防御工事。   
  粟裕采纳部下的建议,在牛尾巴上绑上鞭炮,点响后,牛向前窜,部队跟着向前冲。结果敌人的机枪比鞭炮厉害得多,没有被机枪打倒的牛反而回头冲进红军队伍。部队伤亡很大。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粟裕认识到以红军现有力量并不具备攻打大城市的条件。因此,他对“左”倾错误的口号产生了怀疑。当毛泽东和朱德命令撤长沙之围时,粟裕认为“这个决定很符合实际”。   
  粟裕率部与主力部队一起围攻长沙历时十六天,昼夜作战,他差不多十来天没有睡觉。部队撤出长沙后,他一觉睡了两天一夜。   
  部队撤离长沙,转到株州、醴陵、萍乡、攸县一带。   
  中共长江局派周以粟为代表,指示一方面军回攻南昌。   
  有的领导人对打大城市很感兴趣。   
  毛泽东认为不可。他耐心说服了周以栗,于是部队决定攻取吉安。10 月4 日,粟裕所部攻下吉安。   
  吉安是江西西部的中等城市,工商业发达。毛泽东、朱德制定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粟裕所在支队的政委违反了工商业政策被撤了职,由宋任穷接任。   
  1930 年10 月,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更由于李立三“左”倾错误时期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震惊了国民党统治集团。蒋桂冯阎历时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立即调集重兵,向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此,红军的斗争开始进入大规模反“围剿”战争的新阶段。   
  毛泽东和朱德命令部队东渡赣江,进入东固地区,投入紧张的反“围剿”   
  战斗的准备。   
  在反“围剿”战争即将打响之际,粟裕升任红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不久改任六十四师师长,成为红军的一位高级指挥官。这一年,他才二十三岁。   
  1930 年10 月,蒋介石陆续调集十万大军,任命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对我以江西省南部地区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其战略方针是“长驱直入”、“分进合击”。   
  当时红一方面军约四万人。毛泽东和朱德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势,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命令红军“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   
  红军根据毛择东、朱德的命令,向根据地中部实施退却。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红军选定鲁涤平的嫡系部队谭道源的第五十师和张辉瓒的第十八师作为歼灭目标。消灭了这两个师,就基本打破了国民党的这次军事“围剿”。   
  临战前,粟裕受命担任由红二十二军缩编而成的六十四师师长,暂归红十二军指挥。这个师的武器装备较差,除去几百支土造的“单打一”外,其余都是梭镖,故而有人戏称第六十四师是红十二军的“梭镖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