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傍晚时分,校园里一片悲愤。胡佐武被国民党军杀害了!   
  这消息不啻是一声惊雷,二师的师生群情激愤,操刀弄枪,准备与国民党军大干一场,一拼到底。   
  军警们听外界传说二师有七八百条枪,十分惊惧,马上将二帅校园团团围住,但因二师有枪,一时又不敢闯进校门。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二师召开了紧急党团会议,商讨对策。学生领导人、中共常德特支书记李芙主持会议。大家都还沉浸在沉痛中。李芙看了看身边的粟裕,又抬头扫视了会场内的三十多位同志,站起身来,大手一挥,痛苦他说:“撤出城去!”   
  这句话声音不高,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瞬间,空气像是突然凝固了一般。   
  紧接着,山洪一样激愤的声音弥漫了整个会场。   
  “撤?当可耻的逃兵?”   
  “不行!”   
  “想不到你竞是这样一个懦夫!”   
  “我们宁死也要拼一拼!”   
  “我同意撤出去的意见!”从李芙身边忽然传来一个镇定的声音。大家目光刷地扫过去,粟裕?正疑惑间,粟裕站起身来,拽了一下衣服,冷静他说:   
  “胡校长的血应该使我们清醒了!硬拼是不行的。我们只有几十条枪,反动军警已作好准备,他们就是要血洗二师!”   
  粟裕顿了顿,深沉地看着在场的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我们暂时撤出城去,到乡下与农民自卫军汇合,再从长计议!”   
  会场一下子静下来,静了好久好久。。最后大家的意见得到了统一,决定立即撤出二师,撤出常德。   
  大家正准备撤走,情况却起了急骤的变化。常德的警察队、县政府的警备队、军警检查队等反动武装贴出告示,严令通缉李芙、粟裕等赤色分子、省立二师也被勒令解散。   
  24 日拂晓时分,反动军警开始大搜捕。街上行人凡穿中山装或佩戴过证章的,都被拘捕审讯。遇有中山装背后开叉的,即指为“共”字标记,格杀勿论。这一天,常德无辜受害者竟达六百多人!   
  傍晚,李芙、粟裕他们决定尽快冲出学校。但是,怎么冲呢?校外有许多军警封锁,无法出去。经过一次试探,失败了。大家心里正焦急着。   
  夜幕悄然降临了,整个二师校园死一般沉静,到处一片漆黑。在这静寂中涌动着几分神秘几分躁动。   
  半夜里,校园周围又忽然开来两个营,将学校团团包围。粟裕听到外面杂乱的脚步声和枪托的撞击声,爬到树上看,不由倒抽一口冷气:墙外,黑压压的人正向学校逼近。   
  他迅速跑回宿舍,叫醒大家:“情况不好,我们被包围了,必须趁着夜色离开这里!”   
  “那怎么办?怎么出去?”   
  “有军队包围,我们从哪儿走呢?”   
  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好主意。   
  过了好一会儿,粟裕忽然一拍脑袋:“有了!我们可以从东面的下水道里钻出城去!”   
  大家一听,顿时兴奋起来,决心马上行动。   
  这时,轰地一声巨响,校门被反动军警撞开了。不远处,穷凶极恶的军警已涌进校门。粟裕一挥手,大家跟着他,就向东面的下水道跑去。   
  常德在洞庭湖边,经常涨洪水,所以城里的下水道特别粗大。但下水道的铁盖子因常年未动锈蚀了,粟裕和几个男同学一齐用力,才算揭开。然后,大家一个一个钻下去。   
  下水道里又黑又臭,一不小心就会摔跟头,污水没到膝盖,同学那顾得上这么多,猫着腰,一个拽着一个的衣服摸索着向前。   
  估摸着到了常德城外,粟裕他们从下水道里钻了出来。为了分散军警追击的目标,他们不得不分头多路逃散。泅渡沅江时,粟裕身边只剩下藤久忠一人了。   
  东边天际已露出一线微明。听着远处传来的凄厉枪声,粟裕心中充满酸楚,何处是归宿呢?   
  他打定主意要去长沙找共产党,尽管此去也是荆棘满道,但他和滕久忠毅然踏上了去长沙的道路。   
  灰色的云天下,湘江流水呜咽而下。   
  隔江,往昔繁华富庶首府长沙,如今像一头受伤的巨兽,趴伏在苍茫的暮霭中。   
  粟裕和膝久忠登上江边的一条渡船,央求老艄公快渡他们过江。   
  老艄公木刻似的脸绷得紧紧的,浑浊的双眼盯着粟裕他们俩,叹了口气,拿起了长长的竹篙。   
  渡船向波涛汹涌的江心驶去,一叶孤舟浮动在浪尖上。   
  到了岸边,老艄公接过粟裕递过来的两枚铜板,掂了掂,轻轻地把它又放回粟裕瘪瘪的衣袋里,忧心忡忡地凝视了他们片刻,便竹篙一点,离岸而去。   
  粟裕凝望着老艄公远去的身影,心弦一震,疑惑不解。他侧过脸去,便一眼看到了码头上贴着的大幅告示。   
  粟裕和膝久忠快步走上前去。   
  告示是以国民党湖南省救党临时办公处的名义颁发的,内容是恢复团防局、清查户口、十户连保连坐等等。他俩顾不上细看,瞟了眼落款处,原来主席团的首领是许克祥!   
  “这个刽子手!”滕久忠看着“许克祥”三个字,狠狠他说。   
  “可惜我们现在手中没枪。不拿起枪杆子,打倒新军阀就是一句空话!”   
  粟裕若有所思。   
  “砰!砰!”长沙城里传来了几声枪响。   
  “不好!屠杀还在继续!”滕久忠一惊。   
  “现在进城,无异于自投罗网!”粟裕眼前闪现出那老艄公忧心忡忡的脸。   
  “我不信偌大天地,会没有我们立足之地?!”滕久忠仰脸望着阴沉沉的天空。   
  蓦然,一声嘹亮的汽笛划破夜空,粟裕为之一震:   
  是火车,是火车,我们到武昌投军去!   
  “对,对,我们找车站!”滕久忠热切地望着粟裕。   
  呵,武昌,党中央在那儿,叶挺的铁军在那儿!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   
  两个热血涌动的青年,遥望东北方的夜空,仿佛依稀窥见了曙光。对,投奔叶挺将军的铁军去!他俩心里豁然开朗,像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方向,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   
  他们没有歇息,急切地朝着火车汽笛嘶鸣的方向奔去。   
  夜已经很深了,他们找不到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野里奔走,几乎整整摸了一夜,直到东方有点发白,才沿着铁轨找到了长沙北站。   
  粟裕摸出身边仅有的几块铜板,在一个简陋的饮食摊上买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没费事儿,米线就滑进了两人的辘辘饥肠。   
  车站上熙熙攘攘,他俩混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终于挤上了一辆北去的列车。   
  三等车厢里,旅客拥挤不堪,连过道上、厕所里都塞满了人。   
  为了对付查票,粟裕想出个主意,两人一猫腰,钻到了列车的座椅底下。   
  “矮是矮了点,”粟裕隔着旅客们森林般的腿,向对面的滕久忠挤了挤眼,不无得意他说,“正好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咱们可是有几天没合眼了!”   
  列车开动了。车轮发出的有节奏的隆隆声,在他俩听来不啻是美妙的催眠曲。能挤上这北去的列车,心里真是畅快无比!   
  多日来积聚的疲劳,终于把他们很快送入了甜蜜的梦乡。   
  火车到达武昌鲇鱼套,粟裕和膝久忠偷偷地下了车。俩人在一条坑洼洼的街道上走了不多远,就望见了平阳门上的城楼。   
  当时,武汉政府还没有公开反共。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正在平阳门外招募新兵,这是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武装力量,师长就是粟裕仰慕已久的叶挺。当时各地的进步分子多遭通缉或追捕,为了收容两湖地区被迫害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培养党的军事干部,在二十四师专门成立了教导队。   
  粟裕和膝久忠兴奋地跑到招募处,顺利地进入了教导大队。   
  叶挺领导的二十四师是原独立团扩编的。独立团在北伐时期就令反动军阀闻风丧胆。其基本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员,攻坚突击,奋不顾身。叶挺带领这个军队从南到北,攻克长沙,力拔岳阳,汀泗桥大败军阀吴佩孚,武昌城活捉刘玉成,所向披靡,威震全国,这支军队被誉为“铁军”。叶挺战功卓著,被称为“北伐名将”。   
  既然是铁军,其军纪与训练自然甚为严格。粟裕参加铁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很快就投入了艰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