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书将这份材料送到军委办公厅。办公厅按粟裕批示转给总政治部。总政治部派出工作组,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总政在制定军队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中,体现了粟裕同志这一批示的精神。   
  1980 年,粟裕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因病退出第一线,仍继续整理过去的战争经验,要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亲笔撰写出来,留给后人。   
  粟裕逝世前,还在春节茶话会上作了语重心长的书面发言,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信心。他和老同志们互相勉励,要为党为人民发出最后的光和热。   
  粟裕金戈铁马半生,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烈士有着深深的怀念。   
  他在1980 年5 月为旧部编写的《江海风云》一书题词时,挥毫写下了《题》的诗句:   
  武装斗争甘余年,转战频繁儿万千。   
  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   
  吾辈不能忘过去,创业艰辛忆先贤。   
  江海风云汇青史,激励人民永向前。   
  1984 年2 月5 日。解放军总医院。   
  寒风飕飕,枯枝哀哀。   
  这一天,北京时间16 时33 分,粟裕大将在解放军总院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粟裕的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夫人楚青红肿的眼睛紧紧盯着病床上丈夫的遗体,泪如雨下,大儿子粟戎生、二儿子粟寒生伏在爸爸的床头泣不成声,悲痛欲绝。工作人员们在悲痛中劝她们母子节哀。   
  粟裕到晚年患有心包炎、胸膜炎、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1984 年1月,粟裕的病情急剧恶化。寒生和鲁鲁守在他的病床前,望着父亲在病痛袭击下的面孔,听着父亲急促艰难的呼吸,心里难过极了。楚青忍痛俯身对老伴说:“孩子们在你床前呢!”粟裕睁开了眼睛,久久地注视着孩子们,目光里饱含着亲情、怀恋和期望。   
  2 月2 日上午,粟裕病房的电话铃响了。电话是当时的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从广州打来的。   
  楚青接完电话,凑近老伴耳边说:“杨尚昆副主席从广州打来电话,代表邓小平一家、王震一家和他家,问你的病情,祝你早日康复。”粟裕己不能说话,只是眨了一下眼睛,表示他听见了。   
  同一日,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也从广西边防前线打来电话,代表中央,问候粟裕病情,并指示总医院及时抢救。   
  紧接着,叶剑英副主席、聂荣致副主席先后派亲属前来医院看望粟裕同志。   
  许多高级将领及国家领导人也都前往医院,看望生命垂危中的粟裕将军。   
  2 月5 日16 时33 分,虽经专家们千方百计地抢救,但粟裕的心脏还是停止了跳动。   
  中国上空一颗闪亮的将星陨落了!   
  桌上的电话又一次响起来了。工作人员接完电话对楚青说:“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首长来了。”   
  习仲勋、宋任穷、乔石、张爱萍、洪学智等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赶到医院,向粟裕的遗体告别。   
  楚青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召集的治丧委员会转述了粟裕生前的意愿: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治丧委员会听了这个意愿后,对这位身经百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的将军更加崇敬。   
  此时此刻,楚青的悲痛是无法形容的。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几十年的酸甜苦乐,两心相知。她挥笔写下悼亡诗二首:   
  (一)   
  长相忆,   
  兄长与伴侣。   
  甜酸苦辛共品尝,   
  崎岖坎坷相扶携,   
  能不忆心里。   
  (二)   
  长相思,   
  思念在东南,   
  心御长风逐逝水,   
  情寄馨香越重山,   
  神会碧空间。   
  2 月15 日下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   
  没有低婉的哀乐,没有浩大的葬礼。   
  人们向躺在松柏鲜花中的粟裕将军作最后的告别。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先念等走来了,生前好友走来了,老百姓也走来了。一队队人们走着,鞠躬、再鞠躬!。。   
  粟裕将军的遗体火化后,骨灰由指定的领导同志送回家中。   
  楚青抱着骨灰盒,连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爸爸又回家来了!”   
  楚青总觉得丈夫没有死,仿佛还在桌子旁边写他的战争回忆录。   
  然而,清明节即将到了。楚青知道丈夫的骨灰快要离开这住了三十二年的房间了,不由得又陷入了悲痛,洒泪挥笔又写下了悼诗《送君》诗一首,其中几句是:   
  。。   
  东南山水胜,   
  赖有碧血染。   
  君去随战友,   
  相会定开颜。   
  。。   
  4 月1 日12 时许。北京。   
  楚青怀抱着粟裕将军的骨灰盒,缓步走上第一辆小汽车,然后由七八辆汽车组成的一列灵车队,从地安门大街雨儿胡同开出,缓缓驶向北京火车站。   
  由于粟裕有遗愿,没有安排组织送灵仪式。很多人提前打电话联系,要到火车站送行,楚青再三劝阻。   
  当灵车行驶到火车站时,出现了令人激动的场面。在车站的广场上,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小车辆。   
  一片低婉哀泣声。   
  楚青,寒生等与送灵的人们握别后,抱着骨灰盒走上十三次特别快车。   
  12 时50 分,十二次特别快车鸣笛启动了。霎时,八十余名身穿崭新草绿色军装的官兵跑步而来,排成一字队,向粟大将军的骨灰行礼道别。   
  火车缓缓地向前移动着,送别的人们高举双手向列车挥动,更有一些人追着、哭着、喊着。。   
  十三次特别快车到达济南车站时,济南军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了接灵车队。   
  灵车在沂蒙山区奔驰了许久,才到达松柏环绕的孟良崮烈士陵园。   
  楚青一行八人下车排成一行,向山东省军民们三鞠躬致谢。   
  老区军民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悼念粟裕将军之后,寒生启开父亲的骨灰盒,楚青左手托着红绸骨灰袋,颤抖的右手从袋里抓了一把骨灰,在孟良岗烈士陵园的平地上,撤成了一个五角形。紧接着,在这五角上,栽了五颗千年柏,象征着光芒四射的红五星。   
  之后,楚青一行乘坐灵车,前往临沂烈士陵园撒放骨灰。   
  5 月中旬,灵车来到浙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曾战斗过的遂县王村口,在一面向阳的山坡上撒放骨灰,让将军与为国殉难的烈士作伴。   
  一代名将粟裕,就这样走完了他伟大而平凡的一生。   
  他从大地中来,又回归大地。。      
后 记 
  回顾整个写作过程,我衷心感谢为此书提供大力支持的军事科学院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国防大学图书馆、湖南会同县粟裕纪念馆等单位。   
  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刘国语、姜文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学民、中共中央党支研究室刘宗斌、作家出版社亚方等同志为此书的审编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曹洪耀同志为此书的统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石碧波同志参加了部分写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书稿定有许多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