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少奇的会了,不能让他死掉,要让他活着被开除党籍,给党的 ‘九大’留 

活靶子!” 

     这场大病,使刘少奇再也无力起床了。医生向上级提出要让他住院治疗, 

但被否决了;又请求摘掉病人卧室里挂满的标语口号,使病人少受刺激,也 

被拒绝了。因为长期卧床,刘少奇的双腿肌肉渐渐萎缩,他的胳膊和臀部由 

于打针太多被扎烂了,护理记录上明白地写着:“全身没有一条好血管”。 

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刘少奇已不能正常下咽食物,只能靠鼻饲维持着生命。 

病痛和窒息,常常使他伸出双手乱抓乱撕,一旦抓住什么就死死不放。医护 

人员实在不忍目睹这种惨状,便把两个硬塑料瓶塞在他手里,不久,这两个 

瓶子竟被刘少奇擦成了“小葫芦”…… 

     生活对于刘少奇,已经是一种惩罚了。活下去,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 

但刘少奇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杀。 

     他等待着,等待着…… 

     可是,刘少奇等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第十二次中央委员会 

全体会议。会上,他被荒唐地扣上了“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被“永 

远开除出党”了! 

     更为残忍的是,这个在10月31日通过的决议,一直没有通知他,直到 

11月24日,刘少奇70岁生日的这一天,才让他知道。刘少奇当即气愤得浑 

身颤抖,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哇哇地呕吐起来。长期积聚在心头的悲愤和 

非人折磨留给他的病痛,一起爆发了!他的血压骤升,体温也升到40℃。他 

不再紧闭双目,而是圆睁怒目!从这一刻起,刘少奇再也没有开口说过话。 

他只在心中反复默念着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 

的……” 

     刘少奇又顽强地生活了一年多。 

     1969年10月17日晚,一位办公厅负责人来到中南海关押刘少奇的房 

间。这时的刘少奇,浑身骨瘦如柴,气息奄奄,鼻子里插着鼻饲管,喉咙里 

插着吸痰器,胳膊上扎着输液管。医护人员说他“随时可能死亡”。这位负 

责人根据上面的命令叫人通知刘少奇转移。护士只好用棉签蘸上紫药水,在 

一张报纸上写大字:“中央决定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刘少奇把脸扭向 

另一边,不肯看报纸上的大字。护士又把报纸送到另一边,刘少奇干脆闭上 

了双眼。刘少奇的老卫士长凑在他的耳边,把这句话念给他听。刘少奇听见 

了,仍然一言不发。 

     晚上7点钟,刘少奇被送上了飞机。这时,他全身赤裸着,因为原来的 

衣服穿烂了,没人帮他换,更没人帮他补。他是被人用一条粉红色的棉被裹 

着,放在担架上抬走的。9点钟,飞机降落在河南开封机场。刘少奇又被用 

救护车送进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小院关押起来。小院内外如临大敌,高墙铁门 

终日紧闭,屋内有岗,屋外有哨,在这里执行“紧急任务”的医护人员从此 

失去了自由,不许外出,不许写信,不许同家人有任何形式的接触…… 

     深秋的夜风侵袭着刘少奇虚弱的身体。当天夜里,他的肺炎就复发了, 

高烧39℃,不住地呕吐。但有关负责人却宣称刘少奇“一切均好,病情无异 

常变化”。紧接着,北京又来了指示:北京带来的药,不许全用;河南准备 

的药,追回一部分;不准到外面买药…… 

     这一切安排,显然是要置刘少奇于死地。 


… Page 334…

     11月5日,刘少奇再次高烧,整整抢救了两天才稍有恢复。刘少奇虽然 

不说话,却特别配合治疗。这位顽强的老人,仍然在坚持活下去。他要活到 

真相大白、冤狱平反的那一天! 

     11月8日,北京陪同来的人都被撤回了北京,连带来的药也全部带走了。 

临走时,他们还特意到火葬场去转了一圈。 

     11月10日,刘少奇体温升高。护士为他量体温,可体温表直到5个小 

时以后才取出来。 

     11月11日深夜,刘少奇嘴唇发紫,高烧40℃,瞳孔反光消失。但直到 

第二天早晨6点40分,才发出病危通报。 

     仅仅5分钟后,刘少奇的心脏便停止了跳动。 

     又过了两分钟,值班医生和护士才赶到现场。 

     又过了两小时,“抢救”人员才来到现场。 

     但是,刘少奇已被牢牢地锁在了地下室里。 

     刘少奇的老卫士长李太和火速赶到开封,只见刘少奇躺在地下室的过道 

上,身上盖着白床单,嘴和鼻子已经变形,下巴上一片淤血,如雪的白发蓬 

乱着,足有一尺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告别了他毕生为之战 

斗的人民。 

     11月14日深夜12点,刘少奇的头面部被白布裹得严严实实,用吉普车 

送往火葬场。吉普车容纳不了他高大的身躯,他的小腿和脚都露在车外。他 

被当作“烈性传染病人”烧成了灰烬。他留在开封的遗物也被烧得干干净净。 

留下的,只有一张“骨灰寄存证”,上面写着: 

     骨灰编号:123 

     申请寄存人姓名:刘原 

     现住址:××××部队 

     与亡人关系:父子 

     死亡人姓名:刘卫黄 

     年龄:71 

     性别:男 

     职业:无业 

     刘少奇曾经说过:“我活着是一个无产者,死的时候也要是个无产者!” 

     他没想到,自己为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死后的骨灰证上却填着“无业”; 

更没想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没带走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自己的姓 

名! 

                                                                    (薛兵) 


… Page 335…

                                 里根遇刺 



     1981年3月30日这一天,银灰色的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早春天气的美 

国首都华盛顿,乍暖还寒。下午1点45分,美国总统里根乘坐林肯牌防弹轿 

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参加一个集会。一辆护卫汽车紧跟在总统座车后面,车 

上坐满了白宫的特工人员。 

     里根在一个建筑工会组织的集会上讲演了18分钟。当他从希尔顿饭店专 

为重要人物通行的出口走出来时,他的那辆林肯牌防弹车就停在10公尺远的 

人行道边。马路对面站着一些不知是看热闹还是欢迎里根的人。在汽车的后 

右侧人行道上,警察拦了一道警戒线,警戒线后面是一群闻讯而来的记者。 

防弹车的后门已经打开,引擎已经发动,就等里根钻进汽车了。里根满脸笑 

容,把右手高高举起,向路对面的人群频频招手。他的贴身保镖们在汽车四 

周散开游动,密切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里根正欲一脚跨上汽车,一位美联社记者喊住他,“总统先生……”他 

想向总统提问题。白宫新闻秘书布雷迪笑呵呵地向记者们走来,想帮助总统 

回答记者的问题。 

     就在这一眨眼之间,记者群中一个身穿棕褐色雨衣的金发青年,突然拔 

出左轮手枪,瞄准里根“砰!砰!”连射两枪。里根一愣,好像还没意识到 

发生了什么事,站在那儿竟然呆住了。总统的保镖和现场警察向枪响的地方 

扑去。特工人员麦卡锡一个箭步扑在里根与开枪者中间。“砰!砰!砰!砰!” 

又是四枪!里根背后的特工人员猛地把里根的头压低,又使劲推了他一把, 

里根的脑袋在车门框上撞了一下后,倒在车座上。那特工人员也管不了那么 

多了,全身一下子压在里根身上,对司机吼着:“开车!快开车!”汽车一 

溜烟开走了。 

     这一切,都发生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现场乱成了一团。白宫新闻秘书布 

雷迪脸朝下倒在地上,左眉上方中了一弹。本来站在警戒线前背对记者的警 

察德拉汉特,脖子左外侧中了一弹,倒在布雷迪身边。那个跳过来挡住里根 

的特工人员麦卡锡右下腹中了一弹,也倒在地上。白宫特工人员、警察、还 

有一位工会成员扑在那开枪的青年身上,扭作一团。一个特工人员举着轻机 

枪,站在那堆人边上,高声吆喝他的同伴,注意有没有别的凶手。他既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