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雕版的刻字工人、参加装订的人,以至卖书、买书、收藏有这部书的人, 

甚至知道有人买过这部书而没有揭发的人,全都被判处死刑! 

     那么,被清政府借以大作文章、疯狂镇压知识分子的《明史》,究竟是 

怎样“反清”的呢?说来也真是可悲,只因为其中部分篇章里,提到清太祖 

努尔哈赤时,直呼其名,犯了“不敬”的罪;有的篇章中还提到努尔哈赤曾 

担任过明朝的地方官,这也是清朝统治者所不愿提起的;有的篇章中歌颂了 

明朝官兵抗击清军的事迹……就是这样一些问题,竟造成七十多户家破人 

亡,一千多人蒙受冤屈、流离失所! 

     康熙二年 (1663年)五月廿六日,《明史》案审判结束,有关“罪犯” 

在杭州处决,一时间腥风血雨,惨不忍睹;而他们的亲属也在这时,被分装 

在十几条船中,运往流放地点,那悲状同样令人心碎! 

     震惊天下的《明史》案就这样结束了。 

                                                                    (薛兵) 


… Page 139…

                           “兴登堡”号飞艇爆炸 



     飞艇,最初由德国人在1897年首创。从本世纪初到三十年代,飞艇曾多 

次大显身手,尤其是在远距离、大规模运输方面,它明显优越于当时的飞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艇主要用于反潜巡逻任务,被称为“水上飞机”。 

在二、三十年代,欧美许多国家竞相研制飞艇,使飞艇的发展达于巅峰。可 

是,飞艇毕竟不同于飞机,它不仅需要大马力的发动机,而且有一个充满氢 

气的气囊作浮力,因此事故频频。“兴登堡”号飞艇的爆炸,最终宣告了飞 

艇时代的结束。 

     在飞艇与飞机的竞赛中,是飞艇首先环球飞行成功。 

     1929年8月8日至8月29日,德国的大型飞艇“齐伯林伯爵”号以美 

国的莱克哈斯特为起点和终点,完成了航空史上第一次载客环球飞行。这一 

成功使德国航空工程师、飞艇事业的先驱埃克尼尔备受鼓舞。他决心建造一 

艘最大的载客飞艇,并以此来建立欧美之间的空中走廊。 

     1931年,这艘新飞艇开始设计,并以当时德国总统的名字命名为“兴登 

堡”号。历时53个月,费工156万个小时,耗资360万美元“兴登堡”号终 

于在1936年3月24日完工。 

     这条空中“巨鲸”长245米,高44.8米,最大直径41.4米,总重195.5 

吨,可载重19吨。气囊总体积达20万立方米,配有4台1100马力的柴油发 

动机,巡航速度为121公里/小时,可连续不同断飞行200个小时。艇内设 

有旅客包舱、淋浴室、餐厅、休息厅、吸烟室,豪华客厅里还放着一架供旅 

客演奏消遣的大钢琴,飞艇的货舱很大,足可以容纳汽车和小型飞机。 

      “兴登堡”号问世不久,德国人便启用它开辟了横越大西洋的德国一美 

国航线。在1936年一年中,它10次飞到美国。其中在10月份,还特地安排 

了一次所谓“百万富翁”航班,邀请了几十位美国社会名流,包括美国切斯 

国立银行总裁埃杰克、汽车大王福伊和全国广播公司副总裁洛埃尔等贵宾。 

长达10小时的飞行给这些大亨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兴登堡”号从此名声 

大噪。 

     这时的美国,对发展飞艇的兴趣极其浓厚。 

     1931年建成的纽约大厦,还特意在楼顶设有一个飞艇系留塔。这座世界 

上最高的大厦,高1250英尺,共有102层。在纪念大厦落成而发售的明信片 

上,画着“齐伯林伯爵”号系留在培顶的景象。一般的飞机只能在市郊机场 

起落,而飞艇却可以随心所欲地停系在市中心上空的任何场所。这种特点, 

正是当时纽约人梦寐以求的乐趣。 

     1937年5月3日,“兴登堡”号飞艇离开德国法兰克福,开始了本年度 

第一次越洋飞行。它花了76个小时,慢悠悠地飞越了大西洋。飞艇内载有 

61名机组人员和36名乘客,飞行的目的地是美国的莱克霍斯特。 

     5月6日下午,飞艇平安地飞临纽约市上空。虽说它并非第一次经过纽 

约城,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市民仰首观看,停泊在赫德森河上的船只纷纷向 

它鸣笛致敬。飞艇鱼尾形尾翼上,那令人不快的“卍”字符号从地面上可看 

得一清二楚。飞艇上的乘客则透过玻璃窗,鸟瞰曼哈顿岛的全景。 

     飞艇快要着陆了,艇长马克斯·普鲁斯和副艇长恩斯特·列曼为降落作 

了最后安排。经过漫长旅行的乘客,悠然自得地坐在宽大的游廊式的休息厅 

里。乘务员在走廊里来回奔忙,正从25个舱房里往外搬行李。 


… Page 140…

     当乘客离开休息厅时,都需接受一位乘务员的检查,主要是不准他把吸 

烟用的火柴带走。由于客舱上方有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故此防火措施极 

其严格,临近气囊的所有设备都覆盖着橡胶,在附近工作的人员均穿着石棉 

衣服,连发动机也是特制的,不用点火装置起动。 

     受大西洋逆风和暴风雨的影响,飞艇的速度有所减慢。飞艇抵达莱克霍 

斯特海军航空港的时间,从原订早晨5点延至下午3点,晚点近10个小时。 

这可苦透了在机场等候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他们一大早 

就赶到机场了,现在,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怨声不迭。况且,远离城区,人 

们无所事事,更觉得枯燥无味。 

     下午3点12分,“兴登堡”号飞艇终于在莱克霍斯特北面上空出现了。 

     然而,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滚滚。普鲁斯艇长不禁担心起来,他立 

刻通知机场:暂缓着陆,请再等2小时。机场控制塔的负责人查尔斯觉得这 

位艇长未免太谨慎了,但他也深知德国飞艇公司一向注重安全,从不鼓励冒 

险,所以没有坚持要飞艇马上降落。于是,等在机场的人们眼睁睁地望着飞 

艇一掠而过,继续朝南飞去了。突然,天空一声炸雷,下起了大雨,人们东 

奔西跑,纷纷找地方躲雨。 

     下午6点刚过,查尔斯用无线电通知普鲁斯艇长,天快转晴了。此刻“兴 

登堡”号已飞临费城南部上空。接到信号后,飞艇马上调头回飞。飞艇内, 

乘客们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乔治六世在伦敦举行加冕典礼。乘务员们 

乘机将乘客床铺上的被单统统收起来,为在午夜再次起飞返回德国提前作好 

准备。 

    在莱克霍斯特海军机场上,又聚集了1000多人,翘首仰望着夜空。250 

名地勤人员已各就各位,只等飞艇降落。7点刚过,飞艇飞回机场上空,在 

空中盘旋。此时倾盆大雨已减弱为毛毛细雨。在查尔斯的导航下,飞艇从500 

英尺的高度开始徐徐降落。 

     飞艇上的乘客们纷纷拥在窗口,向下张望,一个个神情愉快,喜笑颜开。 

他们每人为这次单程飞行花了400美元,但都觉得非常值得。杂技团小丑演 

员约瑟夫·斯潘德扫视着机场上欢迎的人群,寻找着来接他的妻子和儿女, 

他们居住在美国长岛。斯潘德是法国人,他经常来往于美国和德国之间参加 

演出,希特勒当局早就认为他有间谍嫌疑,一直派人盯梢。为防范他在“兴 

登堡”号上搞破坏,党卫军的特工人员受命跟踪监视他,也乘上了这次航班。 

     等待已久的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们终于抓住了飞艇上抛下来的降落索。 

此刻,时针指向7点23分。飞艇正式着陆了。这时,飞艇尾部突然颤动了一 

下,似乎气囊漏掉一些气体。为保持飞艇的平衡,普鲁斯艇长命令放掉1000 

加仑的尾部压舱水。 

     由于飞艇驶近停泊塔时速度过快,普鲁斯又命令倒开尾部的两台柴油发 

动机,没想到发动机在排气时火花飞溅,而酿成了随之而起的悲剧。 

    在机场现场的新闻记者中,有一位是来自芝加哥WIS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赫伯特·莫理森。他与技术助理查利·尼尔逊一早就赶到这里,搭起了临时 

播音棚。他们将为“晚餐钟声”专题节目制作飞艇着陆的现场录音。当莫理 

森手持话筒走出播音棚进行现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