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寻娇-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哄带骗的把怀中的美女哄睡后,沈鹰也不由沉沉的睡下了。    
  翌日清晨,沈鹰又精神抖擞的在院中,练起了枪法。长枪一动,顿感杀气四起,枪起落之间,枪影所到之处,一环连一环的枪花,足以证实沈鹰枪法的纯熟了。枪动而杀气现,这时每一个久经沙场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特殊象征。军人身上没有一股给人震撼性的杀气,那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吃过早饭后,沈鹰让凌统率领一千禁卫军,护送文姬众女回吴郡了。家中也只剩下赵雨和董灵二女了,热闹的家一下就冷清了,这让沈鹰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众女虽然舍不得离开沈鹰,但对于儿女之情来说,尽孝道也是一件大事。    
  送走众女后,沈鹰召集文武将士们,在议事大殿开始讨论起时局的事情来了。议事殿上沈鹰先让鲁肃把最近中原的境况,对众人大概的解说了一下。然后沈鹰开口问道:“尔等有什么看法,我们是不是该响应一下,还是静观事变呢?”好战的甘宁立即出列道:“主公,如此大好时机,我们因该出兵,狠狠的打击一下曹操,让他在前方也难过一下。”平时和甘宁比较好的张合也立即复合道:“主公,甘将军所言有理,我们也该练练兵了。”    
  武将们如此一说,文官集团向来主张和平的张昭忙道:“不可,现在局势未明,又是春种时分,如果兵马一动,势必影响到民生大计,还望主公,从长计议。”刑部尚书张紘也道:“现在江东好不容易得到休养,如果此时兵马一动,势必又要陷入战乱之中,这样对安定百姓大计实乃不妥。”许楮立即喊道:“人家在大战,我们窝在这里有什么意思。不能打仗我们怎么打击敌人,怎么消灭敌人;你们这些书生就知道靠嘴皮,那懂得打仗的道理。”    
  这时诸葛瑾出列道:“许将军此言差矣!岂不闻上兵伐谋,次而攻城之说,现在我们出兵去攻人城池,本就处于下谋,又何能理直气壮呢?故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请主公暂缓出兵。”诸葛瑾平时勤于政事,现在担任吏部主事,所干之事都让众文官非常佩服。许楮见说不过那些迂儒,就装听不懂的道:“我才不管那些鸟事,俺就知道曹操那奸贼够嚣张,俺老许看他不顺眼。”许楮这一段话,顿时让人有种苦笑不得的感觉。    
  而此时真正的兵法大家,却都还没有开声。此时郭嘉一副事不关已的态度,在旁沉思着。田丰也和荀攸在旁低声讨论着什么,诸葛亮手摇羽扇,也是一副自信表情。徐庶和鲁肃也在旁像个无事人一样,完全是看戏的样子。沈鹰到是把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显然那些将军们都希望出战,毕竟闲久了,一听到有仗打个个都是兴头十足。    
  沈鹰见他们说来说去,也没有个结果,不由挥手道:“大家先静下一下,听听诸葛先生有何高见。”此时的诸葛亮也就二来岁,虽然接受了沈鹰的邀请,但他还是表示暂时不想担任任何官职,以免遭人口舌。沈鹰满足了他的要求,只以客卿的身份,每次都出席议事。诸葛亮自信的笑容在脸上一现,道:“各位大人刚才所见都有道理,然亮却另有看法。现在中原战乱,我们能出手就出手,有机会就插上一脚,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扬扬军威,抖抖士兵们的士气,或者吓吓敌人的胆子,这都是对部队有益的事嘛!当然大规模的出征,那也不是时候,但时候便宜没捞到,反而做了赔本的买卖。因此骚扰敌人后方,那是有必要的,战争就是要能时刻的打击敌人,这样才能壮大的势力。    
  “现在益州使节就快到了,这使节的到来会否出现新的局面,我们还不敢论断,因此是否大规模的出征,还要静等益州使节的到来。我们才能更好把握一下,如果我们就这样冒失做了决定,万一出现新的局面,那我们岂不是得不尝失了。再说强盛的曹操,跟懦弱的刘璋,我们一比划就知道该如何取舍了。因此各位将军和大人们,还是暂时别再多做争论,该准备物资的早点准备,该训练士兵的,也要再加强锻炼。只有实力摆在那,战与不战的主动权都掌握我们手心。”    
  诸葛亮的话是两边都不得罪,但也说的还算清楚。显然诸葛亮还有话没说完,毕竟益州使节的事情,诸葛亮还不完全清楚。但其中是否有共识,他也说不上。但有一条诸葛亮还是明白的,那就是沈鹰很重视这次益州派出的使节。沈鹰听了诸葛亮这段话后,只是笑了笑道:“既然诸葛先生认为等西川使节在议,那我们也就在等几天,反正中原之事也在与这几天,尔等以为如何呢?”    
  沈鹰如此一说,显然是同意了诸葛亮的看法,众将军等人也就表示知道之余,徐徐的退了下去。    
  PS:本书后面这些章节,里面存在很多错字,病句.因时间问题,现在无法修改和完善,等新书进入轨道后,会抽空全面大修和完善.    
  记的当年金庸大师,也说过一本书,没有修改过,是不能成书的.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和谅解!谢谢!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议取西川~    
  时长江之上,张松和庞统在船舱之中对席而坐,侃侃而谈,到也是难得知己。张松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这正和庞统的相貌,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人都不是以相貌闻名,然却都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物,两人这一瞧上,还正是对上眼了。彼此在相视之后,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了。这或许文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吧!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人从皖城接头后,日夕相谈竟然有一种相见恨完的感觉。    
  “士元兄,依你来看现在中原局势纷乱,沈大将军是先出兵中原,还是挥军西进。”张松这一路走来,接到的都是中原大乱,袁绍惨败的消息。庞统笑道:“此事自有公断,想必我主此时正在等待永年兄的消息,而未做任何抉择吧!”张松疑道:“此话怎讲。”庞统自信的道:“如我所料不差,双管齐下才是我主心中最恰当的想法,现在只要永年兄能够说服我主的话,大军当可指日开拔,到时永年兄可就是开国之臣了。”    
  张松在兴奋之余,叹道:“松非是卖主求荣之人,然天下群雄并起,刘季玉非守土之人,更不是创世之人。益州沃野千里,民丰物足,贤士猛将无数,如就这样庸庸碌碌的跟随左右,迟早也就他人阶下之囚。松今日之事,实属无奈之举啊!”庞统见其一脸悲戚,知道他这话不假,也的确是出自肺腑之言。不由安慰道:“我主不是残暴之人,只要刘季玉有自知之明的话,相信他一下半辈子也不会过的太难堪,说不定还能生活的更愉快。再说永年兄,也是出自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又何必太过自责呢?”    
  张松想想这些年,自己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然不得其主也不得其时,现在自己人生就要迈出重要的一步了,说什么都因该坚持一下,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士元兄,依你之见这次我是否能够顺利呢?”张松在患得患失之间,不由又对就要踏进的新的征途,少了一份自信了。就这时船已经到达了京口地面,庞统还没来得及回答,对面一艘战舰迎风破浪而来,船头一员大将,腰挂宝剑,端的是好风采。“来人可是张别驾乎!”船还有一箭之地,那将已经轻喊道,身子也弯着施起了礼来了。    
  两船刚靠近,那将已经跳上了张松等的船只。负责安全的大将徐晃忙侧身施礼道:“参见少将军。”这时庞统也忙侧身要施礼,来人正是江东水军都督周瑜,江东的众将心目中的少将军。“不忙,这位是张别驾吧!小将奉兄长之命,已经恭候多时矣!特来敬献薄酒,以解别驾车马劳顿之苦。”周瑜亲手端着酒杯,单膝跪地敬献张松。如此大的礼遇,让张松在瞬间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周瑜用如此大礼遇,这在江东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少将军快快请起,松何德何能,岂敢受次如此大礼。”张松激动之余忙伸手去扶周瑜。要知道周瑜虽然官职现在在江东虽然不是最大,但其除了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外,还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荣光,那就是他跟沈鹰是结拜的兄弟。同时这些年功勋卓著,在江东也是一个能左右大局的人物。他这一拜,无疑是带沈鹰跪拜的。如此尊崇的荣誉,足以说明沈鹰对他的重视了。    
  张松在接过酒后,心中感慨的道:“沈大将军有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