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用一生去寻找-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慢慢发现,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把管理者变成一个空心的竹子,一个甘愿放弃自我的人。首先他相信世道人心,人不会轻易为恶,引发敌对。相信人们只要在生活,以追求幸福为出发点地生活着,都会是善意的。无为而治者对于表现自己的权力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明白,权力是在关键时候用的,出现问题的时候用的。在平常,人们自然地生活,而生活本身会自动创造和管理,这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个人周围的更为强大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好像水上的小舟,依托流水的力量前行。我们要尊重它,感应到它,顺应着它。如果你以为你有一点权力,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搞乱生活,是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第33节:无为而治(2)
    顺应生活的力量,是无为而治者的行事依据,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和总结,在历史上也创造了辉煌。许多年来,我就慢慢把这种思想转化成我的思想,发挥到公司里去了。
    在办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一个高压的领导下,员工的活力会逐渐萎缩。老板总是骂人,制定各种纪律,这个干得不对,那个干得不对,今天加班,明天加班什么的,员工担惊受怕,怀揣怨言而不敢发,这样的公司是很负面的。即使老板很有才能,他的自我也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就像个皇帝一样,但员工的积极性和才能没有发挥到公司事务里面去,只是战战兢兢地执行。实际上这样的老板是很累的,迟早会崩溃。因为员工不舒服,可以跳槽,老板却没办法跳槽。你骂走了一批人,招来新员工接着骂。员工一茬一茬地走,你能坚持多久呢?骂人是很累的。无为而治的原理,也可以将老板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无为而治,本质上是取消来自上面的高压,催生自下而上的力量,爆发公司全面的活力。有一些领导者最怕说到自下而上的力量,害怕这股力量将自己推翻,那是因为他还是老旧的独裁管理。你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要去干涉,过滥的权力是一种破坏性的权力。你破坏了生活中善的秩序、公平的原则,当然要被推翻。就企业而言,法律保护私有财产,老板不会被推翻,但是要把公司办好,就需要所有员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无为而治的原理,依然是鼓励自下而上的力量,为公司提供活力,这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唯一道路,这就需要老板做一个空心的人。
    好多公司常常把领导人的讲话贴到墙上,员工穿同样的衣服,按时上班,打卡,如果不打卡还会被处罚。注重这种表面上的东西,最容易流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误区。前面说过,无为而治要依据生活本身的力量,实施者其实也不轻松,须得随时保持着警觉,非常灵活地调整企业顺应主流,以打破随时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34节:无为而治(3)
    在一个讲究无为而治的公司里,对员工的要求也非常高,尤其要求其具有自律性、创造性。但我们不能仅仅是单方面向员工提出要求,必须努力形成公司良好的环境,有一个主题鲜明、细节丰富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应激发他们追求精神的东西,学习、上进,激发他们建立良好的磋商型人际关系。
    有人问过我,你现在公司这么大了,还像当初那样奉行无为而治吗?我想的是,我的公司有多大呢?没有国家大吧。老子还说过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我的公司或许现在做大了,作为我,依然坚持无为而治。当然我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当翘脚老板。我依然要做事,但只做一件事情,做船上的舵手,专注于及时、灵活地调整方向,不要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撞到冰山上,也不要搁浅。一定要顺势而为,抓住市场和经营最本质的东西。作为商人,最本质的就是这个社会上缺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所以大公司前面就要有一个灯塔,这个灯塔就是:市场需求。老板应该专心研究市场需求。
    我们公司目前业绩很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几年前我们的一个决策。那时候我们看到,过去十几年时间,开发商不断建房子,注意力和资金全都集中在住宅的开发上,基本上一提开发商就是做住宅的,却忽略了商业办公楼。据统计,开发商中开发商业地产的连5%都不到。这里面有个巨大的供应缺口,所以我们这几年就把公司方向调整过来,瞄准即将出现的商业地产需求。当我们调整过来后,整个住宅产业就变成一个浅滩了,首先有“90平米70%”的限制,今年政府出让的地块有超过80%的地是廉租屋、经济适用房,同样地段的商品房不可能去跟成本很低的经济适用房竞争。而我们的调整保证了良好的业绩,而这个好的业绩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市场上需要它。
    市场中表现出来的需求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其中有巨大的、遵循自身规律的生活的力量,所以市场管理尤其是需要无为而治的。经济学里面讲到“无形的手”,其实就是指市场本身的规律。这无形的手为什么被经济学家发现而不是科学家、政治家们发现呢?就是因为经济学家关注市场。市场中间,生活的力量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现在你看看,我们的生活,没有通过市场的原理和方法去应用的已经非常少了。
     第35节:船锚要起作用,就必须埋没自己(1)
    船锚要起作用,就必须埋没自己
    在我们开发建设现代城的时候,曾到哈佛去参观,感觉他们没有多少管理概论之类的东西,都是案例,提供一个个案例让你思考。所以我想,出员工手册、出制度,不如给员工搞一本《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不光让付给我们钱的人投诉,我们付给别人钱的,有服务不好的地方也应该投诉。
    当时我们公司的工程总监因为与部门经理闹矛盾,最后要离开了,他跟我说,我现在觉得窝火。我问为什么,他说你要是把我炒鱿鱼了,我心甘情愿;我现在窝火的是我是甲方,让乙方告状,乙方给我气受,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种道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就问他甲方乙方有什么差别。他说,甲方就是掏钱的人,人家就得听我们的。甲方乙方在《合同法》上是平等的,但商场上,乙方求着甲方,甲方是业主,乙方是施工方,是供应材料的。由此看来,在中国人观念中,服务意识上是不平等的:我给你掏钱,你就得求着我。这也就构成中国的独特文化景观:相互服务,还没有被一些人意识到这是新型社会关系的核心。服务于他人,成为没有面子的事,他们所谓的服务是令他人为自己服务。
    我一再强调,房地产开发商不能把房子卖出去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以后的服务。这个服务不是指表面上要有多殷勤。一个有生命力的机构、公司,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更要注重的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市场经济仍然需要“为人民服务”。我觉得社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服务于他人是一个很值得说一说的话题。人的美德有许多,比如团结、勇敢、诚实、创造力、同情等等。但我想,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服务精神”。服务于他人的精神是当今社会中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
    过去我们公司衡量一个人,常常是按能力的大小、智力的高低去评判他,去给他安排职务和工作。但到了今天,我们意识到,服务精神是一个前提,有没有服务精神和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能力和智商。因为,如果没有服务精神,你的能力和智力就得不到发挥,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破坏作用。
     第36节:船锚要起作用,就必须埋没自己(2)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过去更多的是强调为客户提供服务。但社会发展到今天,仅为客户提供服务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不能够只为付钱的人提供服务,而在花我们钱的人面前,做大爷,做“甲方”;不能只是级别低的员工为级别高的员工服务,级别高的员工做大爷,发号施令。这都是违背服务的基本精神的。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公司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服务,还要为我们的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等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此,我们专门研究设计了两套意见征求表格:一套是征求我们客户的意见,比如购买了我们的房子有什么样的要求,我们的客户服务部门、租务部门、市场部门可以随时给他们提供服务;另一套是我们作为甲方为我们的“乙方”设计的意见表格,让“乙方”也可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