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史(十月 4)-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小顺了。当年跟着我在果仁厂里干活时,多顺手的一个孩子,说谁牛了,就说牛得像一条牛仔裤。现在可好,见世面了,手里也有钱了,回到锦官城来,在谁面前都摆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臭架子。”
  “所以,还是咱爹说的那句话,人到城里待几年,就会跟地里的泥巴被挖起来脱成坯子,放到窑里烧成了砖似的,连形状和颜色都变了,哪里还有泥腥味。”
  “老爷子形容得简直是神了。”李所长看着尚进荣说,“哎,对了,说到土,我倒想起老爷子的手来了,老爷子的手现在还抖不抖?我上回听尚总无意中说了,就找人给讨了个偏方,这两天忙得给忘到脑后头去了。说是挖深一点地里的‘生土’。每天用三钱泡在一壶水里,敞着壶盖子,在露地里露上一夜,第二天早上把沉淀好的水煮开了喝,喝上半年就能治好。这个方子看着不像个药方子,但是他们说很好使。反正深地里的‘生土’没被污染,又不脏,而且还是沉淀了后再烧水喝。我想老爷子的手要是还抖的话,就不妨给试试。”
  尚进东笑着摇晃了一下头,说:“你这个方子是够偏的,从哪个国家讨来的?我孤陋寡闻,还从来没听说过有用什么‘生土’治病的,这真成了‘土方子’了。”
  李所长说:“从来都是土方子治大病。你忘了,我们小时候疯跑起来磕破了腿,不都是抓把土捂上,就当消炎粉使了。那腿上的疤照样都长好了,滑滑溜溜的。”
  “行,那就找地方挖点土试试。万一好了,就托李所长你的福了。”尚进荣说。
  “咳,大哥你这么说就远了。老爷子健健康康的,是咱们每个人的福。我自己没老爹了,心里可一直在把老爷子看做我自己的爹。”
  尚进荣看着他不停摇摆着的腿,心里骂道:“狗日的,谁有用都是你爹,你这样的料也配和我们做弟兄。我们老头子要是有你这么个下作的儿,恐怕早就进天堂多少年了。”
  心里骂完了,尚进荣就站起来,踱到窗子前去看楼下的树。楼下的树依然郁郁葱葱的,叶子里似乎包满了夏天的雨水。偶尔有一片叶子直直地落到地上去,也落得悄无声息。尚进荣看了一会,正要收回眼睛来,忽然看见蔡雯和武明从楼里走出去,肩并肩地走到了树下的阴凉里。秋天的天空和阳光都是清澈的,路面上也是一片明净。
  看着蔡雯和武明,尚进荣的心里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第21章
  凤凰塔的效果图,是和大庙以及锦官城旧村改造的小区效果图一块展示出来的。展板就竖在二先生经常坐在那里讲锦官城各种传说的十字街口上。
  二先生坐在路口晒着太阳,等着有人过来听他讲故事。听故事的人没等着,却看见一辆蓝色的卡车停在了路口。车停下来,先是从车上卸下来几个人,卸下来的几个人又手忙脚乱地从车厢里卸下了一些梯子钢管之类的东西。卸完了人和东西,车开走了,留下的人就和钢管梯子的开始在那里忙活。二先生坐在那里猜了半天,不知道他们又在鼓捣什么。这些车和人,成天在锦官城的街上窜来窜去地跑,看得人眼累。二先生听尚连民说过,那都是鼓捣着弄一些广告牌子的人。
  天已经上黑影了,这些人才鼓捣完钢管架子和广告牌,然后又和梯子一起,被上午来卸下他们的车拉走了。他们走了,二先生就和黑狗晃晃悠悠地走过去,想看看这些人忙活了一天,又弄了个什么广告牌子竖在了那里。路灯的光线暗暗淡淡的,二先生擦了擦眼镜,还是影影绰绰地看不清楚上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似乎一头画的是楼房。楼下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树和一些走动的大人孩子。另一头的房子矮一些,但三进三出都是飞檐走壁,大致的模样好像跟过去的北大庙差不多。但奇怪的是,大庙的旁边,又竖起了一座高楼的样子,楼顶被云彩绕着,给人的感觉仿佛是直入云霄。二先生摘下头上的毡帽子摸了把白头发,估摸这是要修大庙了?这么大的事,锦官城怎么就风平浪静的没有一丝风吹草动?
  正猜测着,尚连民的车就停在了二先生的背后。尚连民摇下窗子,对着二先生的背影说:“姥爷,天都黑了,您怎么还在这里?”
  二先生转过身子,对尚连民招了招手,说你下来给我看看,这个大牌子上广告了些什么?
  尚连民从车上下来,瞅了瞅效果图,说:“是新建小区和大庙的效果图。以后旧村改造,村子里的人就要搬到这个新建的小区里去住了。”
  二先生往大庙效果图的边上一指,问:“庙边上那个顶上绕着云彩的高楼呢,楼顶都插进云霄里去了,那是个什么去处?”
  “噢,”尚连民指着灵塔的效果图说,“那个呀,那是凤凰塔。”
  “凤凰塔?”二先生看着尚连民,一时有些疑惑不解。
  尚连民说:“咱们锦官城的人不是都把墓穴叫凤凰宅吗,我三叔要把那片墓地迁了,把地下那些人都搬到这个凤凰塔里去。以后锦官城的人去世了,骨灰都要安置在塔里头,不能再埋进墓地里了。”
  二先生木然地点着头说:“倒是取了个好名字。这么说,墓地真的就要没了?”
  尚连民说:“就要没了。凤凰塔一建成就迁墓。”
  “那腾出来的墓地呢,派什么用场?”二先生惶惑地问。
  “用场有的是,我三叔想在那里给职工盖十二幢宿舍楼,建个生活小区。”
  二先生想,这事还真让小顺那个怪物测着了,


  
  2832
  么运动来之前,你都能先给自己看好了退路。现在怎么就转不过弯来了?你忘了有句话,说神仙也有治不了的病。”
  二先生把手里的麦粒儿撒给一只鸡,又从头上摘下帽子来,用一个指头弹了弹,扣回去,笑道:“你天天去看墓地,就你那点心思我还不清楚?咱们现在老了,老了也得跟形势。你琢磨琢磨,就是年轻,管不了的那些事,你我不还是一样阻挡不了。刚解放时分田地,全国哪个地方不跟着分?五八年大炼钢铁吃食堂,全国上上下下,哪里不都在炼钢铁吃食堂。还有文革时期搞批斗分派系,咱们锦官城这个指头肚大的地方,不也和别处一样,跟着轰轰烈烈地搞批斗,分派系。到了今天这个时代,重头戏就是抓钱,你不抓,你就落后,你就受贫。老百姓受贫你就吃不上饭,看不起病。国家受贫你就造不起火箭飞不到天上去。咱就说老百姓看病,你看锦官城的人,谁看病不去找你家进国。找进国干什么,不就是想着把病看得仔细点,还要少花上几毛钱。你瞅瞅报纸上电视上,治一个感冒都要花上几百块钱,这要是长个大病,你没钱,谁给你看去?你老邮差长病,国家还给你报销一部分,我二先生长病,谁给报去?还不得指望孩子们掏腰包。所以,自古至今谁也不愿意受贫寒,都想过富余的日子。我这么说,是说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戏,一出戏有一出戏的戏眼。”
  “你说的是这个理。我不反对他们开工厂挣钱。我就是看着锦官城的地被弄没了,心疼地。人上不了天不要紧,要紧的是老百姓嘴里得有粮食填饱肚子。”老邮差拍拍手上的土,抬头看见尚连民的车开到了门口,就打住了后面还想说下去的话,对着从车里下来的尚连民说,“进屋给你姥爷泡壶茶去,放上两颗烧好的大枣。枣在玻璃瓶子里。”
  二先生摆摆手,仰头看看天,说我还要转转去,窝在一个地方久了,两条腿就抽筋。说着站起来,喊上趴在一边的黑狗,一左一右地走了。
  墙角的一棵榆树上,一只知了趴在树叶里吱吱啦啦地叫着,叫叫停停,跟清水河来锦官城唱戏的人半夜里吊嗓子似的,烦得人难受。这个二先生,还没听他把后边的话说完呢。老邮差瞅着二先生和黑狗拖在地上的长长的影子,看出天色已经晚了,但他打电话叫的三个儿子,一个也没有回来。
  尚连民进屋里泡了一壶枣茶出来,又给老邮差接了水洗手,然后问他豆豆到哪里去了。
  老邮差接过毛巾,侧了脸看着尚连民说:“豆豆找蔡雯去了。你怎么知道豆豆回来了?”
  “我二叔给我打电话了。说我婶子和豆豆回来了。”
  老邮差点点头,接着问:“这么说,你二叔离婚的事,你早就知道了?”
  “我二叔离婚的事?谁告诉您的?您肯定听错了,没有的事!”尚连民一愣神,猜测着是谁这么大意,把这件事泄露给了爷爷,心里急急地想着怎么才能先糊弄住爷爷。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