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野十大虎将传奇-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领导农民游行示威、张贴标语、高呼口号、斗争地主。那些日子,人民群众个个兴高采烈,彭绍辉更是斗志昂扬。

可是好景不长,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接着的5月,湖南军阀何键、许克祥也在长沙等地发动了“马日事变”。一时间,形势急转直下。刚刚还是艳阳天,转眼间就变得乌云密布。

湘潭韶山等地的党组织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潭、湘、宁边区中路司令部,与白色恐怖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殊死斗争。彭绍辉也佩戴上了农民自卫军的红布黄字袖章,扛起了梭镖投入到了革命自卫军洪流中。

军阀许克祥的队伍镇压农民运动,湘潭、湘乡、宁乡等地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将农民自卫军集中起来,共10万人,攻打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农民自卫军在银田寺被许克祥的部队打散,农民运动由此转入低潮。

“团防局”、“挨户团”四处清乡,枪杀农协会员。彭绍辉是农民自卫军,参加过打长沙,也被当成“暴徒分子”。他虽然没有被抓到,可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始终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而他对母亲说: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到外边去闹革命,替穷苦人打下一片人人平等的新天地。

母亲看着面前这个最小的儿子,心里苦苦的。外边再好,也不如家里呀,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孩子他爹交待。因此,母亲不赞成么儿子到外面去闯天下。

彭绍辉见母亲的工作不好做,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农民协会委员长的四哥,四哥很支持他,说:“我们兄弟多,出去个把两个是可以的,如果你走了,母亲在家一切由我们负责。”

听了四哥的话,彭绍辉心里就有了底,从而下定了走的决心。

决定走的那天晚上,彭绍辉进了家门,看到母亲正在干活。望着母亲,彭绍辉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母亲,一生共生了11个孩子,4个活了下来,在7个男孩子当中,彭绍辉是最小的。父亲去世后,兄弟分家,妹妹出嫁,只有彭绍辉一人陪伴母亲。想到这些,彭绍辉又有些犹豫不定。走吧,真舍不得离开疼爱自己的母亲;不走吧,眼下又没有什么出路。

彭绍辉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希望天快一点黑下来,好作最后的决定。

终于捱到吃晚饭的时候。这一顿饭,彭绍辉吃得很慢,仿佛有意识品味母亲做的饭菜。彭绍辉想,此一去还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说不定这是最后一次吃母亲做的饭菜了。因此,本来吃饭狼吞虎咽的彭绍辉今天却有意细嚼慢咽。的确,此一去,彭绍辉再也没有吃到母亲做的饭菜。1939年,彭绍辉的母亲念着喊着彭绍辉的乳名撒手而去。

也许是因为天黑,没有看到儿子不安的神情,也许是知道儿子近来心情不好,母亲只是不住地叫着他的乳名催促道:“满孩,多吃一些;满孩,多吃一些!”

吃完饭,彭绍辉坐在桌旁,默默地看着母亲。

母亲似乎发觉儿子有点异常,还以为儿子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便说:“满孩,累了就早点歇着去吧。”

“哎!”彭绍辉答应着,缓缓地站起身子,走向自己睡觉的屋子。

不知过了多久,夜深了,母亲的屋里也没有了动静。彭绍辉咬咬牙,从床上下来,轻手轻脚走进母亲的屋子,悄悄打开柜子,摸出一套衣服和一把铜钱。母亲问:“满孩,你干啥子哟?”

彭绍辉没敢吭声,也没敢停留,急忙几步到了门外。

“满孩,你就忍心走了?”母亲已经猜出了么儿的心思,哭着说。

彭绍辉知道,如果再待一会儿,定下的决心就很可能被母亲的眼泪所动摇。于是他擦一把眼泪,猛一转身,迈开双脚,匆匆地离开了家门。

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彭绍辉,怀着找同乡毛泽东、为农民报仇的念头,忍痛离开了亲人和家乡,一路上怀揣农民自卫军的红袖章,独自步行到了湘潭县韶山等地。在白色恐怖下,找革命领导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彭绍辉从熟人口中打听到毛泽东在长沙一个学校教书,就匆匆赶去长沙。这时,汪清卫也叛变了革命,毛泽东转移到了武汉。毛泽东到底在哪里?一时间彭绍辉陷入痛苦之中。

当时,白色恐怖相当厉害,四处抓人。彭绍辉举目无亲,又累又饿,正在苦恼之际,他看见不远处竖着一面大旗,许多年轻人围在那里。彭绍辉奋力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国民革命军在招募新兵。彭绍辉想,管它是什么兵,先当上再说。这样既可以度过眼前的难关,又可以学点本事,将来有机会再去找毛泽东。就这样,他成了一名士兵。

彭绍辉当兵后,被编到国民革命军第35军1师1团3营12连。这个连每日三操两讲,长官们动不动就打骂士兵,还体罚训斥,日子很不好过。

不过,这个连从士兵到连长,差不多都是湖南湘乡人。彭绍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这些人多是在白色恐怖下逃出来的农民,有的过去还是农民运动积极分子和农民自卫军成员呢。大家在一起有了共同语言,私下经常回忆农民运动高潮时期,地主老财威风扫地,贫苦人在毛泽东率领下欢天喜地的情景。不过,他们对自己原先的身分都是严格保密的,彼此之间也不问。

一天晚上,彭绍辉保存的农民自卫军红色袖标被班长发现了。这个班长平时对彭绍辉不错,看到袖标后就告诫他说:“小鬼,立即把它烧掉,上面发现了是要砍脑壳的!”彭绍辉很是感激这位小班长。

可彭绍辉心想:别看土豪劣绅现在这样猖狂,将来总有一天,毛泽东会领着穷人干起来,把他们统统打倒的。要是现在我把红袖标烧了,到时拿什么去见毛泽东呢!彭绍辉想了想,装着去烧的样子,到了门口又悄悄地将红袖标藏了起来。

不久,这支部队开到了湖南益阳、南县等地驻防。此时,彭绍辉成了上等兵,经常上街采买。这样,他接触的人和事就更多了。他不但发现了长官们瞄上欺下、克扣军饷的事,还时常听到和看到一些共产党员、农民协会负责人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和杀害。彭绍辉心情非常沉重,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些革命者报仇。当时,军阀内部腐败,互相倾轧,贪污舞弊,欺压人民。彭绍辉原想为穷苦人报仇、杀土豪劣绅才来当兵的,现在却眼看他们屠杀共产党人和贫苦农民。因此心情十分沉痛,整天琢磨著有机会跳出这个火坑。

其实,彭绍辉所在的这个团这时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只不过彭绍辉不知道罢了。团长彭德怀等共产党人建立了党的秘密支部,发动闹饷运动。在彭德怀的劝说下,师长周磐决定创办随营学校。该校由黄公略负责,从黄埔军校派来的黄纯一、贺国中等担任教官。他们对学员很关心,经常和学员讲广州农民讲习所、秋收起义和各地农民运动的情况。彭绍辉被派到随营学校学习后,经常秘密听取学校负责人黄公略讲农民运动,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1928年6月,独立5师奉调去平江“剿共”,随营学校也移驻湖南省岳阳,这时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是贺国中。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彭绍辉也和随营学校一起由贺国中等率领,于7月23日赶到平江,参加了起义行动,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同年冬天,在黄金洞由黄公略介绍,彭绍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平江起义使敌人大为震惊,军阀陈光中、朱耀华等部蜂拥而至,以数倍的兵力猛烈围攻起义军,企图一举歼灭,将革命的火种扼杀在摇篮中。彭绍辉时任红5军7团一名班长,第一次参加了战斗。由于他沉着勇敢,组织指挥出色,很快被提升为分队长。起义部队在修水、铜鼓、万载一带,连日和敌人转战,伤亡很大。1929年初,红5军与当地工农游击队合编。此时,彭绍辉已任2纵队2大队6中队中队长了、他在大队长李实行的领导下,经常带人深入到偏僻山区,白天写标语、印传单,夜间到交通要道和重要场所张贴、散发,拂晓前返回宿营地。彭绍辉率队在平江、浏阳、万载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农民自卫军,发展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一次,2大队由长寿街到芦洞宿营时遭敌包围,拂晓时受到猛烈攻击。在紧急情况下,彭绍辉主动率队承担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他凭着对该区地理、人情熟悉,奋不顾身地抢占高地,将敌全部火力吸引过来。敌人以为彭绍辉的人马是红军主力,便将全部火力压在他们中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