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哥马利传-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兵祝贺。彻底胜利已经在望。我已代表你们向皇家空军发去一份贺电,感 谢他们对我们的巨大支持。”
11 月 4 日上午,隆美尔接到他的参谋长韦斯特法尔打来的电话说,他 右面的意大利师已经瓦解。13 时,当时已接管了非洲军团的拜尔莱因又报
告说,冯·托马将军在前线失踪了,可能已被打死(实际上是当了俘虏), 而他本人则徒步逃脱了敌装甲部队的攻击。隆美尔认识到,他的战线已无可
挽回地崩溃了,于是只好不顾希特勒的命令,于 15 点 30 分发出了全面退却 的命令。次日凌晨,希特勒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发来电报,认可了隆美尔的
退却命令。
11 月 4 日晚,蒙哥马利与被俘非洲军团司令冯·托马共进晚餐,他们 一起谈论 9 月间的战斗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事。晚餐方毕,蒙哥马利立刻令
人收拾餐桌,然后拿出一幅埃及沙漠地图,摊在桌上。他对冯·托马说:“我 的部队今晚将接近富凯,你有何想法?说说,你将如何处置,冯·托马?”
但是,冯·托马不露声色,只是说:“非常之严重,确实非常之严重。”实际 上,英军推进的距离连那一半都还不到。
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真正的追击于 11 月 5 日开始?? 我的最终目标是的黎波里;它曾经是第 8 集团军所经常考虑的目标。”蒙哥
马利命令拉姆斯登指挥的第 10 军担任先头部队;利斯指挥的第 30 军留在出 击地带以西进行整编:霍罗克斯指挥的第 13 军负责打扫战场和收集敌我遗
留下来的所有军事物贤
11 月 5 日凌晨,隆美尔本人到达富凯并在那里建立了司令部,在这一 天昼间,非洲军团的大部分部队、第 90 轻装甲师和若干意大利摩托化部队
也到达了。隆美尔原打算在富凯停留,段时间,以便让正在行军的步兵(特 别是南面的意大利步兵)摆脱困境,但他很快就认识到停留是没有希望的。
11 月 5 日夜间,当隆美尔认清必须抛弃步兵让他们听天由命后,就命令机 动部队向马特鲁港撤退。撤退途中,德军的交通严重阻塞,为英国空军提供
了良好的攻击目标。尽管英空军对德军造成的实际破坏可能不如预期的那么 大,但德军档案却一致认为,英国沙漠空军似乎在昼夜不停地进行空中监视,
给轴心国退却部队的士气造成了很大损害。在“十字军”行动中,大雨曾拯 救隆美尔,而现在大雨又来营救非洲军团了。新西兰师正向富凯冲去,第 1 和第 7
装甲师则向马特鲁分进合击。这时,天突然劈头盖脸地下起暴雨来, 几上钟之内就使坚硬的路面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沼泽。11 月 7 日,整个追击
部队都被迫停止前进。虽然沙漠空军继续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但德军还是 充分利用这 24 小时的喘息时间,使绝大部分的残余部队都能沿海岸公路撤 走。
11 月 8 日,蒙哥马利进入马特鲁港时,发现隆美尔已于头天夜间离去。 在马特鲁港,蒙哥马利险些遇难。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他派遣一个侦察组为他
在马特鲁港一带选择司令部的地址。侦察组中有他的继子迪克·卡弗。当接 近马特鲁港时,侦察组取道前往马特鲁港以东的“走私湾”海岸。不料,那
里还有德军,于是这个侦察组被德军后卫部队俘虏了。要不是蒙哥马利的警 卫队因为一场小遭遇战而停止前进的话,他很可能走上那条通向“走私湾”
的路。如果那样的话,他就可能被敌人俘获。
11 月 8 日上午,盖特豪斯向蒙哥马利报告说,第 10 装甲“是埃及最强 大的师,拥有完整的 B 梯队”,已经作好战斗准备,要求允许该师向萨卢姆
和图卜鲁格推进。但蒙哥马利不愿冒“猛冲”之险,不愿意冒被隆美尔踢回 之险。他觉得隆美尔可能作困兽斗,可能创造另一个奇迹。把英军从“杰别
尔障碍”(有时也叫做“班加西障碍”)向相反的路线猛推回去。蒙哥马利这 样写道“正像一位军官对我说的那样,‘我们过去常到班加西度圣诞节,然
后回埃及过新年。’我决心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其实,蒙哥马利完全没有 必要担心被隆美尔踢回,因为到 11 月 10 日前后,德军主要部队仅剩下大约
4000 人,仅有 11 辆坦克和少量野战炮和反坦克炮。凭这种实力,德军是无 法将强大的英军踢回去的。
当第 8 集团军还在肃清马特鲁港的残敌时,11 月 8 日传来了蒙哥马利 一直在盼望的消息——“火炬”战役开始了。这个消息对隆美尔来说,是一
个真正的致命打击,它“宣告了非洲德军的灭亡”。与拜尔莱因商议后,隆 美尔得出的看法是:他必须迅速往西撤退??轴心国甚至现在就必须撤离北
非。他希望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一场激战,并且打算撤离昔兰尼加,尽快地沿 苏尔特湾海岸往后撤退。但与此相反,墨索里尼却企图在东面尽可能远的地
方保留一个立足点,而且保留的时间越长越好。
于是,希特勒下令坚守阿盖拉隘道。
11 月 12 日,蒙哥马利把敌军赶出了埃及。他向第 8 集团军发布文告说:
“今天,11 月 12 日,在埃及土地上,除了俘虏外,再也没有德国和意大利 士兵了。??我们击溃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追击了约 300 英里,到达并越
过了边界,把残敌逐出了埃及??但北非还有残敌。至于再往西,在利比亚, 我们还大有可为,而我们的先头部队现在已准备在利比亚动手。我们此次到
班加西及其更远的地方,将不再回来了。”
从文告的落款中,我们看见蒙哥马利已不再是中将而是上将了。阿拉 曼战役之后,蒙哥马利因为“战功显赫”在 11 月 11 日被提升为上将,同时
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蒙哥马利得到了亚历山大的坚决支持并且不断赢得丘吉尔的赞许,因 此对更大的胜利充满信心。11 月 15 日,蒙哥马利夺取了迈尔图拜附近的几
个机场,接着又夺取了德尔纳附近的机场,进一步赢得了首相的好感。虽然 暴雨使迈尔图拜在 11 月 19 日以前不能使用,但重要的护航船队于 11 月
20 日到达马耳他岛,使该岛复苏了。同一天,第 8 集团军进入了班加西。两星 期后,第二个护航船队到达马耳他岛。从那以后,该岛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
危险。
11 月 23 日夜间,隆美尔撤退到布雷加港和阿盖拉地区,开始建立阵地。 蒙哥马利用少量部队予以阻止,自己则停下来检查所面临的形势。这是自 10 月
23 日发起阿拉曼战役以来,首次出现的大的战斗间歇。在一个月的时间 内,蒙哥马利完成了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在预定的期限内突破了阿拉曼防线,
击溃了隆美尔部队,连续追击敌人上千英里,按要求的时间到达迈尔图拜,
解放了马耳他岛。 在阿拉曼战役中,尽管蒙哥马利缺乏明确的追击计划,没有抓住最佳
追击时机,并且有时用兵过于谨慎,但他的指挥却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的正 确指挥下,阿拉曼战役在人员伤亡方面付出的代价只相当于黑格的部队在索
姆河战役的第一天所付出的代价的 1/4。然而,与黑格不同的是,蒙哥马利 在自己所规定的时限内决定性地赢得了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
第、集团军在阿拉曼所取得的辉煌胜利,扭转了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在 北非战场的危急局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英国首相丘
吉尔说:“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再没有打过一次败仗。”1942 年 11 月,欢 庆阿拉曼大捷的钟声在英伦三岛上空骤然响起,经久不息。正是:浴血征战
获大胜,举国上下齐欢庆。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第十三章 横扫北非

千军万马向西征,道道防线被荡平; 闪电攻击奏奇效,敌军覆没战事停。 隆美尔自己明白,他已输掉了非洲的这场战争。但蒙哥马利却没有意
识到他已经打赢了这场战争。 尽管隆美尔奇迹般地把溃散的部队结合起来了,但他对当时的形势感
到绝望。 要是他能够自由行动,他会立即从阿盖拉向西撤退并在加贝斯隘口建
立一个坚强的防御阵地。该地离突尼斯边境和另一支德军只有 120 英里,并 且车辆只能在大海与杰里德盐沼之间的宽仅 12 英里的地带行进。但隆美尔
是不自由的,期望希特勒同意他退却是痴心妄想。此外,他还受到意大利人 的两种限制:意军最高统帅部驻非洲代表团和巴斯蒂柯元帅所领导的一超利
比亚”司令部。与作战初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