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翻清朝当总统-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用重典,没有人对这部法律中过于严格的规定提出异议,也没有人说处罚太重,动不动就“枪毙”,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太轻 了,为什么贪污五百元共和币以下才判处三十年徒刑呢?直接枪毙不好么?五百元共和币,可是够买一亩好地啦。 

至于郭松龄,在看完这个法案的提要及内容后,只是冷冷的笑了 笑,这种郭氏冷笑,对于熟悉他的下属们,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可惜的是,当时还没有广播,也没有电视,人们对于这个总监察官,还是不太熟悉。 

所以有个家伙很倒霉的被郭松龄抓住了。而且,是在这个法案颁布实施的第二天,时间之巧合,几乎让人以为是他主动配合郭松龄来演一出周瑜打黄盖了。 

其实,他的案子简单的让人发笑,这也充分说明了他的胆子够大。手伸地够长。郭松龄带着极大的好奇亲自审问了他。不过后来他不小心对自己的部下说,那次审讯实在是相当的无聊。那个叫王喜善的原交通总部天津特派专员干脆利索的交代了一切。包括如何索取贿赂 

了多少,甚至往上送了多少,都一五一十地抖落出来 很嚣张的喊,自己和某某人有着某某关系,这关系那关系把郭松龄听的头都快大了。 

没什么好说的,一纸供状,签字画押,郭松龄在他的卷宗上,写了个大大的“杀”字,这个人头。是他当上总监察长后要砍的第一颗,他自然想到,要把动静弄大点。于是先在案发地天津召开了一次公审大 会,然后提到北京如法炮制了一回,公审完毕,押赴刑场,手起刀落,人头分家。 

至于为什么是砍头而不是枪毙,郭松龄是这么给林云解释的:“杀头乃是大刑,震慑作用比起枪毙来好很多。既然报纸上都说这是‘共和第一案’,自然是越轰动效果越好。” 

林云想想也是,同时也懒得跟他解释什么“人道主义”。在他看 来,能震慑人心,起到作用,避免更多地人走上刑场。就已经很人道 了,再说,这年月谈什么人道,不是显得忒虚伪了么? 

虽然对中国来说,共和、民主,都是新生事物,但是不可避免的要打上很多传统的烙印,关于这一点。林云早有预料,因此对官场上的种种积习和弊病,他并不感到意外,但是。他也同样不打算姑息和纵容,在这方面,他把这个重担交给了郭松龄。 

也只有郭松龄这样的冷血无情,才能镇的住那帮家伙。 

而自己所要考虑的,是怎样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正确的道路。他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和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是正确地。但是他有这个良好的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也有着相当的现代知识去避免弯路。 

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林云很清楚的意识到,强兵,首先要富国,而国之富强,不是靠人们地良好意愿就能实现的。在这一点上,他和同盟会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孙中山的意见,是多向外国借款,用以发展民生,这一点也是他所代表的同盟会的大体意愿。但是向外国借款,势必要拿中国的矿产开采权、海关税收,甚至是修建铁路权去抵押,等于给自己地脖子套上一个沉重的枷锁。 

而在整体的经济建设上,他们又拿不出个具体可行的方案,所提倡地,依旧是洋务运动的那套官办工业,对于民族自身的工业发展,并无多少指导性的意见。 

针对这些意见,林云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心提出两个法案。而拟就这两个法案时,他意外的得到了夫人的帮助。林夫人与他在上海分开之后,一直托庇于其亲戚家中,直到林云正式就任大总统前夕,才匆忙从上海赶往北京。 

这两个法案,一个是《国家经济建设实施法案》,一个是《发行国债法案》,而针对这两个法案,国会里开始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大辩 论。

“要我说,直接签署实施就行了,和那帮家伙费什么口舌。”某人一边摸着自己脸上的长长的伤疤,一边冷笑着说道。 

“其实,他们主要还是没有领会总统的意思。”叶猛飞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格外潇洒干练。他取下眼镜,用手帕擦着镜片,“孙先生特别对于国债法案尤为反感,认为此举乃是借国家之名义,搜刮民众之财产。至于那个《国家经济建设实施法案》,他倒不是特别反对。” 

“百里,你的意见呢?”林云转过头看看蒋百里,他很想知道蒋百里的看法。 

“对于这些方面,我从没有认真研究过,所以……”蒋百里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可提。 

林云略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一个人,怎么可能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呢?在军事上他有这样的天赋和努力取得的成就,已经足以傲视古今名将了,何必非要他样样都能帮上自己呢? 

“其实,我认为,他们还是没有吃透现在的形势,这也说明,他们对于我们的执政能力,还抱有相当的怀疑。”林云又转过来对杨度说 道:“他们那边,你比较熟悉,还有不少朋友,这方面的工作,你要多做啊。” 

“我认为,他们所以反对这个国债法案,最根本的,还是对外国势力抱着幻想,岂不知洋人的款项,不是那么好借好还的。”林云站起身来,对他们说道:“国家命脉,在于经济之实力,此法案无论如何,必须通过。”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林云所信任至深的。我希望,在这国之初 立,万事艰难的时候,大家能团结一心,互相帮扶,共同度过这些难 关!”林云的目光在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目光中,饱含着信任。 

“请总统放心。” 

“请大帅放心!” 

林云微微的笑了,他的心中,涌动起一股豪壮的情绪,这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即将在蜕变中新生,在烈火中磐 !

第三章 刺林案

还是民主?这个问题林云一直在自问。也许很多人, 把他划为了“独裁者”,但是至少在表面上,他,中华共和国大总统林云,还是受国会的制约的。这一点,通过那两个差点夭折的法案就可以看出来。不过终究是“差点”。 

林云是说动了宋教仁而获得这次国会通过法案的胜利的。本来对于他,林云所知并不多,只隐约记得,此人在历史上,是被袁世凯雇佣凶手杀害的。号称“民国第一大案”。不过现在,他倒是好生生的,而林云也通过各种渠道对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林云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个实干家。 

让宋教仁出任法制局长,这是林云所坚持的。在这一点上,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宋教仁是理性的,做事情也很有条理,对于中国的现状,亦有相当清醒的认识,这些结论,是林云与他会见过几次后得出的。 

其实《国家经济建设实施法案》是个一揽子综合法案,其中包括了两个基本法:《工业振兴法》和《农业发展调整法》。林云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而近代文明是工业化革命对农业国家最根本的挑战。“国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已经成为许多受到西方文明教育和影响的人的共识。宋教仁也不例外。 

“总统先生,作为内阁成员、法制局总长。我个人虽不完全赞同这两个法案,但还是提交给了国会讨论,我地立场,再无改变之可能。”一见面,宋教仁就先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林云笑了笑,对他说道:“这两个法案从草拟到提交国会。宋总长都是亲自参与其中的,许多意见也非常中肯。不过总的来说,宋总长还是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意义。” 

“总统先生的本意,也许是好地。”宋教仁盯着林云,继续说道:“不过请允许我卤莽的问一句,发行国债,真如总统先生所言,于国民无任何损害吗?总统先生何以保证国债能够按约偿付本息?” 

“国债之事暂且不谈。”林云绕开话题。“先来说说建设法,宋总长对于此法案,是否仍抱怀疑的态度?” 

“的确如此。”宋教仁毫不含糊的回答道。 

“愿闻其详。”林云是步步紧逼。 

宋教仁楞了片刻,掩饰般的摘下眼镜,掏出方丝巾擦了擦。“我以为……”他思索片刻,终于抬起头来说道:“此法案乃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于中国目前之现状,殊不现实。” 

话起了头。就仿佛线团有了头,接下来就是侃侃而谈了。 

“比邻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所行者,处处皆法西欧、北美,废强幕、改兵制。土地自由买卖,文化提倡西式,得以迅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